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里耶秦简属秦朝洞庭郡迁陵县地方官署行政文书,学界有关里耶秦简行政文书的研究涉及行政文书的抄录手、传送、收发、拆封、管理、处理、日期签发、缩略、语言文字、书写艺术等方面,这在里耶秦简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里耶秦简还广泛涉及到秦代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很难看到,这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事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工作中常常使用的应用文书。但在目前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对事务文书制作的要求还不太严格。文章论述了当前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事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以供事务文书制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书是公文的总称,它是传达贯彻统治阶级政策法令,联系相处理上下左右各级行政机关公务的一种工具,文书制度是否完善和正常进行,悠关国家的兴衰存亡。唐初统治者为了维系国家机关的运行,保证政令的迅速下达执行,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文书制度,对文书的名称、种类、处理程序、工作组织和制度、都由国家的行政法规明文规定,并以法律为后盾,这对保证文书的质量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整个封建国家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唐代的文书制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敦煌研究院藏《敦煌县正堂申谕》为宣统二年(1910)十二月敦煌县政府下达给王道士的官文,要求王道士对敦煌写经严加管理。敦煌研究院藏《催募经款草丹》则是王道士追索经款的底稿。论文对这两件文书进行移录并对相关史事进行考察,对敦煌学史有一定裨益。  相似文献   

5.
敦煌研究院藏敦研0066、0067、0247、0248、0249、0250、0251、0252、0375号等9件文书,系古佚本<维摩诘经注>.本文对这9件文书的现状、来源、以前的定名作了介绍,并进行了缀合,最后定名为"佚本<维摩诘经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十余件残破敦煌社会经济文书进行了缀合,缀合成六件相对完整的文书,并进行了断代、定名及相关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编号B127:11文书出自莫高窟北区第127窟。文书残宽12.1厘米,残高14.0厘米,残存墨书草体文字8行,内容为一件卖身契约末尾处的证明部分。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件蒙古文买卖人口文书。其书写年代有可能为14世纪中后期,至于其性质,应为私契。  相似文献   

8.
邯郸学院收藏的太行山文书中,涉县连泉村抗日战争时期的契约文书约有14件,虽然数量偏少,但种类多样.其中8件物产典当与买卖契约文书显示出典卖的物产以土地为主,其次是房产,但交易的数量普遍较少,典卖价格可能由土地贫瘠和收成情况决定,且主要以粮食为交换物;6件家产分单,分三次订立,多次析产说明原来的共有财产并未彻底分清,这样可以避免分家后的家道中落.契约订立的参与者基本都是同村村民,且物产交易双方以异姓为主,体现出土地买卖较为自由,并未受到宗法关系等的束缚和限制.而中人的承担者中会有立契者的亲族,特别是反映在过继文书中.此外,这批契约文书也显示出刘氏和赵氏两个家族的不同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这一范围同时关系着司法机关的监督范围,受害相对人诉权范围以及行政裁决范围。通过收集与分析山东省各级法院2013年、2014年一审3802份行政裁判文书,对行政一审情况作一分析并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做出完善。  相似文献   

10.
编号B127:11文书出自莫高窟北区第127窟。文书残宽12.1厘米,残高14.0厘米,残存墨书草体文字8行,内容为一件卖身契约末尾处的证明部分。这是目前所发现的唯一一件蒙古文买卖人口文书。其书写年代有可能为14世纪中后期,至于其性质,应为"私契"。  相似文献   

11.
黄正建 《家教指南》2016,(6):102-108
大谷文书中有数十件占卜文书,但《大谷文书集成》对其定名多不准确。本文以敦煌占卜文书为参照,为其中的6件占卜文书予以定名,认为大谷占卜文书反映出来的占卜类型和方法与敦煌占卜文书大体相同,不同的只是用词与繁简。大谷占卜文书中的某些用词不同于敦煌占卜文书,却与中原典籍相同,或许反映了唐前期吐鲁番地区保存的典籍更多地来自中原。大谷占卜文书中有1件既不见于敦煌占卜文书,也不见于传世唐代典籍,是研究唐五代占卜史极其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从作者《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选注》书稿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选择出的两件买卖人口契和五件租种与买卖土地契,这几件文书在国内尚未刊布过,本刊在此予以发表,以供有关专家、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道胜副教授的《明清徽州宗族文书研究》最近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总数达数十万件徽州民间文书不断问世,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该书以丰富的徽州民间文书为资料基础,以典籍文献为配伍,以历史学研究为中心,采用法律社会史、文书文献学等学科相结合,全面而深入地探讨明清微州宗族社会实态。这是一部较为系统研究徽州民间文书的专著,它的出版发行对于拓展和深化徽学研究,推动利用民间文书进行区域社会实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宁可、郝春文教授辑校的《敦煌社邑文书辑校》一书1997年8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书中收录敦煌社邑文书343件,吐鲁番社邑文书2件;附录与社邑有关的文书22件,涉及社邑的文书的有关部分16件,敦煌莫高窟社邑发愿文与社人题名58件;另附参考论著目录...  相似文献   

15.
敦煌寺院经济文书大多为残卷,故其相关信息如年代、所属寺院等时有缺失。这无疑影响了文书的使用价值。本文将一批相关联的寺院经济文书缀合整理成11件,对每件的年代、所属寺院等考证、复原了更多信息,有利于学界研究使用。  相似文献   

16.
王威 《华章》2010,(18)
文书档案是单位行政办公和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是协助领导对事务性工作进行处理并起到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作用.本文就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做好文书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对提高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P.t.1078bis《悉董萨部落土地纠纷诉状》是一件重要的文书,反映了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一起土地归属纠纷.通过对该文书的汉译和写成时间、涉及人物及其重要事件的考释,可以认为文书内容反映了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处理民间纠纷的一般程序和基本办法,同时认为吐蕃曾在808年为敦煌部分农户分配"籍田"(rkya zhing)并征其赋役,以保证寺院或僧官系统的供给.  相似文献   

18.
《洪碑》和P.3720文献,保存了多通晚唐时期僧官的授予告身和敕牒文书,学界对这些文书的研究,多关注于文书内容,而对文书的本身格式及相关行政运作关注不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考证出P.3720所存"黄牒"文书可能是发日敕类型的敕牒而非告身,同时通过敕牒和敕授告身的文书运作一般程序,复原出唐中央授予沙州僧官敕牒和洪告身的行政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敦煌汉文卷子S.9156《沙洲诸户口数地亩计簿》,是一份写于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田册残卷,其中以“突”为十亩之数,就是这个时期的标志。这件田册残卷,记录了敦煌百姓元琮、武朝副等二十户的占田数。据统计,这二十户中,有十八户的占田数是一人一突;其余两户与此数只差几亩。此外,又有内容相同的S.4491号文书。在这份文书中,登记  相似文献   

20.
宋元以来契约文书数量巨大,其中以徽州为最,但福建(包括台湾)契约文书的数量也不可小觑。我们有必要对已经刊布的宋元以来福建契约文书作简单的梳理。已刊布的福建契约文书汇编整理本主要有:杨国桢整理的《闽南契约文书综录》[1],收集了宋至20世纪50年代共1000余件契约;1997年由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整理的《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2]共收录了上至建文三年(1401)、下迄宣统三年(1911)4750件契约文书;2006年由陈娟英、张仲淳编的《厦门典藏契约文书》[3]整理了上起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下至1954年1117件厦门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