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矿的开发能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当地黄金矿产资源的不断枯竭,也会面临由于长期以来金矿资源开采而引发矿区环境地质污染等问题。本文分析了金矿开采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类型,并提出了解决金矿开采所引发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了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特点,阐述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地质环境利用的重要意义,最终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的具体策略,为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发生频繁,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地质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是应用地质环境防治,保证地质环境不受破坏.同时,我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举措是在分析地质灾害的基础上,相关部门可以针对我国现阶段地质灾害的防治现状,通过地质环境探究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保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生.基于此,本文探索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砂金矿山的无序开采严重破坏了砂金矿区的生态资源,其地质环境日趋恶化。本文概述了砂金矿山地质环境,通过修复河道、覆坑平整、引水淤灌、回填覆土、种草、围栏封育等治理措施,在恢复砂金矿过采区草地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牧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其治理步骤和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水文地质环境和条件能够对地区内的地质灾害形成很大的影响,地质勘查以及防灾减灾的工作人员都在寻找水文、地质的具体影响因素,从而找到各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这样就能够有针对性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来避免水文地质不良情况因素带来的危害影响,从而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控能力和治理能力。在人类发展建设的过程中,各类工程建设都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当地水文和地质的基本情况,这也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6.
地质雷达在地质灾害调查中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对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做好防范对策,减少地质灾害损失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地质雷达以及原理进行了介绍,其次对地质雷达用于地质灾害调查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地质雷达在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的金矿地下开采破坏矿山地质环境的特点:引发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较小;对地形地貌景观的破坏程度较轻,对土地资源占用破坏较严重,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程度最为严重,在采矿生产中,需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以免对环境造成无法挽回的灾难性后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建设项目场地地质环境调查分析入手,依据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确定地质灾害危害性,确定场地作为建设项目用地的适宜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德庆卓嘎  格央  布穷  次仁 《西藏科技》2013,(7):27-29,36
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降水量、气温变化等气象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做好针对性专项气象服务,文章以西藏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为效益分析对象,调查和了解西藏自治区气象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服务的需求,通过确定典型案例,邀请地质监测专家、政府相关人员、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参与,以德尔裴法组织了开展了西藏地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评估与服务效果和需求调查评价,得出了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贡献率。并为今后西藏气象部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监测预警服务能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泰来县由于长期受地质和当地地理环境的作用,导致其生态地质环境较为脆弱,怎样进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加快沙地生态治理与生态地质环境建设的工作是新时期国土工作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0年间,由于社会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先开发、后治理",导致陕豫接壤的小秦岭金矿区矿业秩序混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中国地质调查"小秦岭金矿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调查与评价"项目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及其防治技术研究,形成了多项原创性成果.查明了矿渣型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分布与危害,研究了其成灾机理及防治模式;开展了矿区水土重金属污染及其环境效应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地质调查查明了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通过科学研究、野外试验以及动态监测,深入揭示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并据此提出防治技术.该成果是"小秦岭金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 (1212010741003)"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矿渣型泥石流起动机理与临界条件研究"(40872208)和国土资源行业科研专项"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阻断研究"(200811061)的共同成果.主要完成人有:徐友宁、张江华、陈华清、乔冈、柯海玲、刘瑞平、何芳、赵阿宁、杨敏.  相似文献   

12.
地质灾害的发生无论是对于地质环境还是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都会带来较大的威胁。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如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土地荒漠化等。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由此而带来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针对于这种情况下,为了能够提高地质灾害预测水平,通过将GIS技术应用在地质灾害预测中,其能够将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以此来对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并开展实时监控,从而实现对地质灾害的有效预测。文中从GIS技术概述入手,并进一步对GIS技术在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李茜  朱剑 《大众科技》2015,(1):48-50,53
广西地处我国南疆,属山地丘陵盆地地貌。石灰岩地层分布广,为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因此频发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广西也是一个地下水和有色金属、稀土矿种富集省份,岩溶洪涝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多发。广西地质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是在充分研究广西地质环境管理业务现状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信息化手段统筹地质环境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进行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且地质灾害种类、分布广、影响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至数千亿元。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首要危害。加强地质灾害评估,降低地质灾害危害造成的损失对于科学发展地区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就抵制灾害评估现状及重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是矿山开采的基础工作环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会直接影响矿山开采水平。目前我国的矿山地质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耕地、林地、草地资源损毁严重;二是地质灾害频发,因此这两方面也是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的重点对象。通过先进的遥感技术能够明确的分析出耕地、林地、草地等资源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分布情况,相关人员依据遥感技术分析的情况,再进行全面调查,能够避免很多问题的出现。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矿山地质现状的介绍,进而探讨了遥感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中的具体应用,希望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的矿产开发活动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地质环境带来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开采开发这类人为活动采取了颇为粗暴的方式,硬生生改变了原来的地质环境状态,地质条件和影响因素都出现了极为复杂的变化,因而造成当地自然地质灾害频发。所以在矿山所处地质环境的治理中,要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提高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地质环境与矿山开发的和谐发展,并在防灾减灾中建立应急机制,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及强度的增大,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七台河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工程活动特别是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问题日益增多,危害愈加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制约经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明了七台河市主要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泥石流、崩塌等)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针对当地地质灾害现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煤田地质工作中的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矿区水文地质、普查找煤和煤田预测、煤层气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实践与取得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煤矿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而煤矿的生产安全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由于煤矿作业的特殊性,煤矿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也很难避免,为了减少煤矿地质灾害所造成的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要加强对于煤矿区水文地质勘察和环境地质评价,对其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和环境地质评价工作作为煤矿区的基础性工作,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为四大类。矿区地质环境调查从以下方面展开:资料收集,遥感辅助调查,野外实地调查,最后是数据资料分析整理。矿山地质环境评估分为三级。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具体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和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