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萍 《考试周刊》2009,(22):4-5
试卷讲评课是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师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一矫正”的过程。试卷讲评课既要“讲”,又要“评”。“讲”——既要讲考查的知识点,又要讲答题思路,解题策略。“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好”的,要评出信心,以利于学生继续学习。如何上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是我们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下面具体谈谈我的做法和想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是教育由“应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就必须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师能真正成为课堂的教学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数学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数学抽象过程,概念产生,发展、形成过程的讨论,尝试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假设、检验等.改由教师讲思路为师生共同探索思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探究.  相似文献   

3.
黄会英 《中学文科》2009,(17):112-113
自主学习重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学习,同时强调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学.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自主发展极为重要.过去人们习惯于“讲—学—练”的教学思路,而自主学习则要大力强化“学—讲—练”和“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的教学思路,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要以问题情景、自由讨论和课堂操作作为教学的主线,要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要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试卷讲评课是我们高三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很多教师普遍感到比较困惑迷茫的课型.教师在讲评课中要讲学生看不到的东西,要讲学生未曾想到的东西,要充分挖掘试题的本质,揭示试题的精髓.本文通过对一道模拟试题的讲评来谈谈高三数学讲评课中如何实现从“点”的切入到“面”的拓展,构筑立体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每个学生是否在动口、动手.还要关注在合作小组内,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教师不能摆脱了“主宰者”.又成了“旁观者”。教师恰当的角色应当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应当起到以下几个作用;①帮助学生确定目标;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真实的问题;③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经验和新知识问的关联;④与学生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⑤形成积极的学习气氛;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下面以“年、月、日”这节课为例。浅谈个人在教学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理念的。  相似文献   

6.
一、不要谈“讲”色变现在,你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在各实验区和实验校组织的观摩课、研讨课、展示课活动中,不少教师都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让学生讲,让学生活动,让学生探究。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讲”?究竟应该怎样“讲”?请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的—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师的任务在于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所以,教师并不是不能“讲”,而是要“精要地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着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活动的过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它强调了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数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数学活动。为学生架起亲历“做数学”的桥梁。“做数学”即让学生亲历观察、猜想、实验、推理、交流、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本文以《圆锥的体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亲历观察、亲历猜想、亲历实验、亲历推理和交流、亲历应用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主渠道应放在课堂上,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今后数学教学中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本学期高三(2)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实施了“分组教学法”实验,高三(4)班为对比班,在此谈一些体会,望同行批评指正.1 实验目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析问题、求解问题,达到“2+2>4”的效果,使他们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得到较大提高.2 实验程序(1)分组:把全班…  相似文献   

10.
要上好思想政治这门课,教师除了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在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处理好政治课教学中“放”与“收”的关系,达到导与讲的统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所谓“放”是指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意味着在教学中学生能自己学懂的尽量让学生自学,意味着让学生在摸索中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怎样“放”呢?1.“放”之有“的”“放”首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结合所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放,而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成竹在胸,在课前就要…  相似文献   

11.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很多教师普遍感到比较困惑迷茫的课型.试卷讲评课到底讲什么?应该怎么讲,众说纷纭.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高三试卷讲评课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呢?正如有位名师说得好:“喝牛奶要品出芳草的清香.”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评课中要讲学生看不到的东西,要讲学生未曾想到的东西,要充分挖掘试题的本质,揭示试题的精髓.本文通过对一道模拟试题的讲评来谈谈高三数学讲评课中如何实现从“点”的切入到“面”的拓展,构筑立体的知识网络.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了学生在整个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并提出问题.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引导学生去不断发现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鼓励有不同的观点出现,最后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实行反思.这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过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追问本源、追寻体验、追踪灵感,进而让问题原生,让过程原态,让结论原创.只有引导学生展开富有活力的思考、探究,才能让相关的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思维心理,勾连成学生的认知思维结构.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数学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学会”转向“会学”“慧学”,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真实、更丰实、更扎实.  相似文献   

14.
讲评课,主要指以分析学生作业考试情况,纠正其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课型.讲评课是教学双方“反馈——矫正”的过程,教师既要“讲”,也要“评”.“讲”就是要讲试题考查的知识点、答题的思路、解题的策略,“评”就是要评学生各种解答中“好”在哪里,“不足”的缺陷所在,“误解”的归因分析,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  相似文献   

15.
许颐 《成才之路》2020,(11):56-5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要通过巧设数学问题,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文章以八年级数学拓展课“中点四边形”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支架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波波 《物理教师》2009,30(2):62-63
1问题的提出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物理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是把测验的结果反馈给学生,是调节、优化教学进程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是以分析学生考试情况、纠正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错误、弥补教学上的遗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课型.试卷讲评课既要“讲”,也要“评”.“讲”——既要讲共性和个性,讲思路和规律,也要讲题型和技巧,讲发散和变化.“评”——既要评错误解答,评优秀解法,也要评新题、生题,评陈题演变.试卷讲评课要让学生在物理学习、复习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严格控制教师的“讲”,让学生充分地“议”,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刘国君 《考试周刊》2014,(57):61-61
<正>试卷讲评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是老师和学生教学双方的一个"反馈—矫正"的过程。顾名思义,讲评课就是既要"讲",又要"评"。"讲"——既要讲考查的知识点,又要讲答题思路,解题策略。这往往能够反映出教师教学理念的优劣和教学技能的高低。"评"——既要评"不足"、评"误解",又要评"好"的,要评出信心,有利于学生继续学习。上好试卷讲评课,是教师尤其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数学讲评课枯燥是人所共知的,如何让每个学生愿意听、  相似文献   

19.
过去往往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叫“讲”课,把学生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听”课。课堂上教师怎么“讲”、讲”多少,成了评价课的重要依据。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引入,一些教师又认为课堂教学要少讲”或“不讲”。其实,作为占主导地位的教师,究竟如何讲”,关键要有一个“度”。叶圣陶先生曾说“: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也体会到,…  相似文献   

20.
王兴和 《江西教育》2022,(44):33-34
“数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关系,树立辩证意识;让学生自制情景教具,建立对应关系;设计趣味游戏,引导学生发现隐性规律;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做出科学解释。教师要积极开发多样化的途径,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