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科学认识及其操作过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认识规律,对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进行了系统分析。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是在科学认识和比赛检验的理论-操作系统中完成的,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理论-操作系统。在乒乓球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概念,是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建构的“基石”。对这些基本概念的把握使中国乒乓球技术体系具有理论上的自觉性和实践上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2.
夏娃 《乒乓世界》2003,(5):65-65
每年一度的中国乒协器材委员会和行业委员会会议,将中国乒乓球器材市场上的风云人物聚集在一起,共商发展大计。在2003年4月2日至3日在四川什邡召开的“年会”上,中国乒乓球器材行业委员会秘书长许绍发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乒乓球器材大国”,主要依据是:第一,以乒乓球、球台为龙头的中国乒乓球器材行业,在国际乒联实行一系列改革后,各厂家的底板、胶皮、海绵的研制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配料、材质到工艺流程都进行了较大变革,很多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第二,中国乒乓球器材的生产规模堪称世界第一;第三,外国知名品牌已经全部在中国市场登陆。  相似文献   

3.
1995年之前,中国乒乓球的字典里没有“商业”这个词。1995年之前,中国乒乓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惟一来源是政府投入,从人才的培养选拔到队伍的组建,国家无微不至地承担着园丁和保姆的职责。1995年之前的乒乓球比赛大都由政府拨款,被称为“专业比赛”或者“正式比赛”。寻常的1995年对于中国乒乓球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2,(10):21-21
中央电视台体育竞赛部乒乓球组负责国内外乒乓球赛事转播的具体实施。特别是从1996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加大了对乒乓球转播的力度,从中国乒乓球擂台赛到国际乒乓球挑战赛,从世乒赛到今年开始转播的国际乒联职业  相似文献   

5.
如果乒乓球运动只局限在亚洲或欧洲流行.那么迟早有一天将走向衰落甚至灭亡,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其他地方积极开展乒乓球运动.特别是要大力培养年轻运动员。作为国际乒联青少年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乒联将于2006年9月在北京大学设立乒乓球学校,每年从世界各地挑选一些有天赋的年轻球员到北大去训练。因为中国乒乓球环境是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比拟的,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和中国运动员一起训练,  相似文献   

6.
十年一个轮回.2005.世乒赛第三次登陆中国.来到繁华的上海.来到中国乒乓球的故乡。十年了,“乒坛大姐”王楠经历了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辉煌顶峰到悬崖低谷.从体验乒乓到快乐乒乓.从激情澎湃到成熟稳重.从刚进国家队的小队员到国家队的顶梁柱.楠姐身上一直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执著精神。对乒乓球的热爱使她经历千山万水,走过风风雨雨.直到现在这种超然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张哲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1):75-76,92
起源于英国的乒乓球在中国已经有了40多年的辉煌历史。成就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因素除了有领导的关怀与自身艰苦奋斗的精神外,乒乓球技术自身的不断创新、突破、发展、完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众多乒乓球技术就是当中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正手技术能力。从发球抢攻,到全台正手单面攻,再到左推右攻、两面上手。发展到现今的突出正手能力,没有明显漏洞的战术思想体系,始终围绕着正手技术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总体战术模式,由此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创新与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谁在传播乒乓球的讯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世界》2005,(2):60-63
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乒乓球超级大国里,亲眼在体育馆里看过中国国家队的高手们过招的人也只是极少数,至于看过世乒赛乃至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的人就少之又少。但是中国的乒乓球消息似乎从来就没有耽搁过,总能够在第一时间直达乒乓球爱好者。  相似文献   

9.
情系乒乓     
陈玲 《乒乓世界》2003,(5):i004-i005
在乒乓球迷群中,我就属于那种最基层、最业作也最活跃、最执着的一族、我九岁模拍、身经百战,到如今已经有44年的球龄了,虽说没打出什么名堂来,却从中体味到了乒乓球无穷的魅力和乐趣,我爱乒乓球,爱得不可救药,一天不打球,就觉得没精神;两天不打球,周身都不舒服;到了第三天就像得了病,我老公说我这辈子嫁给乒乓球了,白头到老,终生不渝。  相似文献   

10.
从鹿特丹世乒赛到最近深圳举行的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上,我国选手又一次包揽了全部五个单项的金牌。这是在奥运会两次包揽金牌以来,又一次展现了我国乒乓球选手的实力和能量。让世界乒坛对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刮目相看的同时对世界乒乓球的发展表露了悲观,当一国乒乓球选手独霸世界乒坛,使我国乒乓球事业发展也面临一次新的问题和挑战,是继续独霸世界乒坛,还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面向世界,中国乒乓球发展面临怎么样的问题,就以上问题作者做了一些浅析,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729因变而生     
米多多 《乒乓世界》2009,(5):125-129
1972年9月,729胶皮在天津橡胶研究所诞生。次年4月,中国直板反胶首夺圣·勃莱德杯。从初生,到大球,再到无机,729每每因变而生,与中国乒乓球风雨同行。  相似文献   

12.
贺捷 《乒乓世界》2008,(10):150-150
韦建仁去巴西时,那里没有一个职业乒乓球俱乐部,可以说他是巴西乒乓球的拓荒者、创业人。韦建仁在那里先是过了语言关、生活关.而后一步一步踏实地起家。用他的话说.是按照中国的办法办事——从娃娃抓起。韦建仁带着那些日裔乒乓球爱好者,到巴西的学校去打表演赛,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逐渐办成乒乓球训练班,再从训练班中挑出好苗子。建立俱乐部队,在巴西乒协的支持下进行少年比赛.办俱乐部比赛.再搞全国比赛,将乒乓球运动逐步在巴西推广。在全国比赛中涌现出的优秀人才都被韦建仁精编组队.到邻国去打比赛.取得了一些好成绩,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巴西人看重体育成绩,成绩好了。韦建仁在巴西国内得到了广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2000年岁末,在北京不太寒冷的冬天,在只有20平米的编辑部办公室里,我们三个60年代出生的女编辑──夏娃,晏学宁,陈洁,为了21世纪的第1期《乒乓世界》,疲惫而兴奋地忙碌着。在20世纪,乒乓球从英国走向世界,变成了中国的“国球”。在20世纪的最后40年里,乒乓球为中国缔造了一百多个世界冠军。在20世纪的最后一次奥运盛会上,孔令辉和瓦尔德内尔在令人屏气凝神的一个小时里,将乒乓球技术和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在20世纪的最后一刻,乒乓球增大了两个毫米。很难用语言描述我们此刻的心情。在中国,所有球类项目…  相似文献   

14.
老梁 《乒乓世界》2005,(7):66-66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乒乓王国.这除了中国乒乓球队无与伦比的实力与成绩之外.还源自中国有最广大、最忠诚的乒乓球迷群体.而喜爱某个乒乓球运动员,则是这个群体自娱自乐的重要方式.世界任何一位一流球星.在中国都拥有为数不少的拥趸。随着时间的流逝,偶像球星的人气也在不停地潮涨潮落.从老瓦到孔令辉、刘国梁.再到马林、王励勤、王皓.谁的人气最旺常常是媒体最为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一下谁最火以及个中原因.应该是个饶有趣味的话题。  相似文献   

15.
东亚轴心引领世界乒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宏达 《乒乓世界》2004,(10):38-39
乒乓球运动源于英国,是欧洲贵族精心培育的“网球室内品种”,从大开大阖的网球运动来看,乒乓球也应该是欧洲人的强项,但是,当这项运动传人亚洲,被以使筷子著称、心灵手巧的中华民族、朝鲜民族、大和民族接受并熟知后,以直握球拍发端,乒乓球便在东亚地区生根发芽,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后,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主导力量。当日本海绵拍快攻打法风靡一时,特别是中国乒乓球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乒乓球运动在世界各地的不断普及,作为文化内容之一的乒乓球、拍的收藏活动也在各国悄然兴起。荷兰的阿德里先生对乒乓球情有独钟。他原是乒乓球运动员,当他发现自己无法成为一名世界冠军时,决定改行为乒乓球收藏家。阿德里说,乒乓球看似于篇一律,但它的微妙之处在于商标的千变万化。他早些年已收藏世界各种品牌的乒乓球2000多只,但独缺中国乒乓球。于是他专程以旅行者的身份来到中国,见乒乓球就买,共搜集到数十种红双喜等方块字的中国乒乓球。阿德里的努力受到国际乒联的重视,特发邀请书请他配合一次乒乓球国际比赛而专门展示…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全面总结我国乒乓球运动“九五”期间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从乒乓球健身活动的开展、后备力量培养、竞赛改革、强化训练、乒乓球市场开发、科技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十五”期间全面推动我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郝清亮 《乒乓世界》2003,(10):24-25
与很多次世界乒乓球大赛一样,2003年的中国公开赛也以中国选手的全面胜利而落幕,这种再熟悉不过的结果,让中国队高兴,中国球迷喜欢,而外国人无奈地摇头。但体育比赛就是这样,实力是决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从韩国公开赛到中国公开赛,短短的两周时间内,中国队两次上演大包圆,就是实力使然。  相似文献   

19.
《乒乓世界》2005,(12):58-59
在中国,喜欢乒乓球的人都领略过国球的高度——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赛场屡建功勋,带给人们激情和豪迈:身处“乒乓王国”,几乎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国球的厚度——从城市到乡村,乒乓球是中国人最常见的体育运动。而善于制造热潮,传播快乐的大本营——湖南广电,以强势媒体为平台,将国球的高度和厚度完美结合在一起,隆重推出了“王者风范,国球大典”。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9,(4):10-10
如果说有哪个中国的体育项目在举国体制之下受益最大的话,那一定是乒乓球了。但是乒乓球并没有因此而成为人们想象中清规戒律密布的王国,身处其中的人感受起来,乒乓球的圈子更像是一个家庭。在乒乓球成为国球之后的大多数时间里,这个家庭的家长都是徐寅生。他行使一个家长的职责,但更多的时候却像一个长兄,中国的乒乓球圈子也因此保持着家庭的和谐气氛,而不是向家长制那边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