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很荣幸能创作这套绘本,和孙悦老师合作多次,对孙老师的文字风格已经有所了解。孙老师的童话故事充满了童真和细腻的情感,每个故事都包含着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这套绘本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真、爱幻想的小姑娘——孙小梨。她幻想着自己是进入热带雨林的探险家。  相似文献   

2.
认识王小柔是十年前.那时,她刚出版她在天津《每日新报》的专栏结集《把日子过成段子》,是文坛崭露头角的"专栏女作家".而那时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也不过四年,刚编辑了我策划的第一套书——赵婕的专栏随笔集"纯棉时代".正因为"纯棉时代",赵婕"认定"我是一个好编辑,正好她的朋友王小柔想出第二本专栏结集《都是妖蛾子》,于是赵婕就推荐了我,帮我们结了这个缘.  相似文献   

3.
去年8月份,我作为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在领略了多次投出的稿件都泥牛入海的滋味后,终于在《通信战士》杂志上刊登出一篇“豆腐块”.当我拿给姐姐看时,她竟比我还兴奋.她一边看一边念,还决定给我买个剪报本,当时,我并不在意.认为一篇小稿件,又不是文物,有多重要,值得吗?  相似文献   

4.
陆小华 《军事记者》2002,(10):14-14
我们该如何评价一本杂志的贡献与成就?有时候很难找到恰当的词语。但作为《军事记》杂志的读和同行,也许可以说,一本杂志的影响就是她为自己造就的最好的纪念碑。这样的纪念碑已经远远不是人们经常说的口碑,实在是深藏在人们的心底。许多人说过,他走上新闻工作岗位,是从阅读像《军事记》这样的新闻专业期刊开始起步的。虽然时隔20年,我至今仍然记得一本翻得很旧的小开本的《解放军报通讯》传到我手里的样子,虽然,那是在一所学校而不是军营。  相似文献   

5.
任国芳 《中国出版》2022,(S1):81-84
《多年蚁后》是一本叙事巧妙、充满哲思奇想的童话,讲述了一个名叫童童的男孩,偶然间与蚁后成为朋友,获得抗拒孤独的力量,内心逐渐强大的暖心故事。作为当代文学名家、鲁迅文学奖得主孙惠芬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本书于2021年7月上市,第二个月便入选“中国好书”榜单。“我做梦也梦不到会写一部童话。”孙惠芬在创作手记中如是感慨。熟悉孙惠芬的人都知道,她从来写不了命题作文。她自称是很笨的写作者,创作这件事如同生命的分泌.  相似文献   

6.
我有三本《现代汉语词典》,分别放在长岗镇我的单人宿舍、办公室和随州市区的家里。在我眼里,这“三兄弟”是我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是谁都借不走、讨不到。两年前,上五年级的女儿玉莹自量蛮有把握地向我讨要一本,却吃了“闭门羹”。她小嘴巴一撅:“一个人用几本词典,吃着碗里护着锅里”。我得罪不起“小公主”,只好到书店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呈上”。 其实我并不是“吃着又护着”,只是我实在少不得这些词典。多年来,我一  相似文献   

7.
<正>《汉语大字典》"邮"字、《汉语大词典》"邮"字,均出"驿站"义项,所引书证皆为《孟子》孙奭疏:"邮,驿名。"这一用法明代已出现,袁翼《骈文笺注》"邮亭"云:"《孟子》孙奭疏:邮,驿名。"(续四库本,页425)而在《孟子》孙疏之前,罕见"邮,驿名"之训。而"邮,驿名"这个用法,本身是有问题的。检今本《孟子注疏》,其疏文作:"邮驿名云境土舍也又云官名督邮主诸县罚负。"(中华书  相似文献   

8.
大约是1992年吧,当时房延军兄在《解放日报》编"读书"版,约我写些我所认识的新闻出版界人士与"读书"的小文章。在他的鼓励下,我先后写了褚钰泉、陆谷苇、曹正文、李伦新、江曾培、孙颙、徐雁、伍杰、沈昌文、林东海等十来人。其中沈昌文同志是我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的一天,我送九岁的女儿上学,在车里听玛丽亚·卡拉斯在圣桑歌剧《参孙与达利拉》中的唱段,但女儿纠正我,那应该是“大利拉”,因为《圣经》里是这样译的。我更想不到的是,她接下来完整复述了这段爱情与背叛的故事。为什么读经典?打开卡尔维诺这本书时,我强烈希望找到答案,用以证明女儿在“大书”上过早耗费的许多时间并非虚掷光阴。六岁那年,她已读完全本的《伊利亚特》,但过多英雄的惨死使她对另一部荷马史诗再也提不起兴趣。她对麦克白痛苦的自我分析亦不以为意,反倒留连于三女巫熬练妖丹的方子。“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  相似文献   

10.
你能想象得到 ,“海迪姐姐”的梦想是当一名侦察员吗 ?她迷恋《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喜欢凡尔纳的《我们爱科学》 ,小的时候 ,她跟同时代的孩子一样喜欢《小布头奇遇记》。她看的更多的是《鲁滨逊漂流记》、《小飞人三部曲———卡尔松》以及《长袜子皮皮》。只是后来 ,生活选择了她 ,而不是她选择了生活。然而在轮椅上的日子 ,她靠着书本的引导 ,进入深深的隧道 ,找到生命光明的出口。 2 0年来海迪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 ,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 ,翻译了《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一月,今日中国出版社以“性社会学系列”为名,一举推出了社会学博士李银河的三本著作:《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三本书共计九十万字,是李银河回国十年里所进行的社会学研究的一个展示,但不是全面的展示。在此之前,她出版过《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河南人民出版社)、《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女性权利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除这六本研究著作之外,李银河还有关于性社会学研究方法、以及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译著、编著数种。我本人不是她那个行当的,因为友谊,因为涉足女性研究,彼此也有过相当的交流。在我的女性学者朋友  相似文献   

12.
台湾知名作家蒋勋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今天,我也将以布道的心情传播"大美",而这"大美"来自于一位普普通通的档案人。她就是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初识屠剑虹,是在2008年她被评为档案研究馆员的时候;再识屠剑虹,缘于案头几本多次获奖的编研精品——《绍兴老屋》、《绍兴古桥》、《绍兴街巷》和《绍兴古城》、《绍兴老照片》。近期,我欣闻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于是又一次前往绍兴市城建档案馆。  相似文献   

13.
近读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第一版)《明史》列传,发现二处人名有误,勘正如下:其一,列传第二十五(卷一三七)罗复仁传后有"孙汝敬"传,云:"孙汝敬,名简,以字行,永乐二年庶吉士"(下略)。"孙汝敬"三字左旁标专名线,即认定为人名,其人姓孙。考[光绪]《吉安府志》及[光绪]《江西通志》列传,罗复仁有孙名简,字汝敬,以字行,其行履同《明史》所载,知《明史》误以"孙"为姓氏,致其人似与罗复仁无涉。实则《明史》罗汝敬传为罗复仁传之附传,故传中不载乡贯。《明史》目录及李裕民《明史人名索引》(中华书局1985  相似文献   

14.
《论语》自成书以来,注家风起,有多少注本无法统计。但不管有多少注本,大致脱不开或"我注六经"、或"六经注我"的路子。在当下,国学一直喧嚣,但因国学底子早就丧失,"我注""注我"功力不够,就玩讨巧,撇开文本,直接将《论语》当成"丝"的兴奋剂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于丹讲"。开始看"于丹讲",也满怀兴趣。看了几讲以后,发现她说的《论语》与孔子八丈远,纯粹是给"屌丝"们端上"心灵鸡汤",就不再看了。心想,《论语》被讲到这个份上,孔老夫子若地下有知,还不  相似文献   

15.
"我父亲今年快80岁了,是老军人、老干部,最近这一个月,他吃不好喝不好,为了他的个人档案又操心又跑腿."孙女士心疼地告诉记者,不久前她父亲的一位老战友到家中做客时,带来了一份几十年前孙先生在国棉三厂的档案资料."我还活得好好的,现在竟然见到自己的原版档案了?"孙大爷抚摸着档案里自己年轻时候的照片,心里很小是滋味.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报刊纷纷披露了一个消息:女作家张海迪在推出长篇小说《绝顶》之后便封笔不再继续进行长篇小说的创作。对此,张海迪说:“我从没有说过要‘封笔’这样的词。”张海迪说,身体状况是她暂时不写长篇的原因之一,其次写《绝顶》动用了大量的知识积累,她要开始再一次学习和思考。“我真希望自己的身体能恢复得好一点,让我再一次尝试一种新的写作。”目前,她已开始写一本作家出版社约她写的书“How to study English”。《中华读书报》6月5日载文明确指出“《绝顶》不是张海迪封笔之作。”  相似文献   

17.
之一:相聚何必曾相识有机会参加全国企业报协会在广东湛江召开的新闻研讨会,再约几位企业报同仁为伴,不亦乐乎!好在现在的通讯工具发达,足不出户,便可通南达北地与友人沟通。我一面打电话给《浙江三建报》的孙友,托他去买火车票;一面电告《龙化报》的小马,叫她与孙和《杭橡报》的胡联络。小马真似匹“马儿”,善跑,办事牢靠。她与孙电话里联系了还不放心,次日还要亲自从浦沿赶去杭州看看车票的落实情况。但她与孙没见过面,怎么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刚开始做新闻宣传工作没两年的基层业余通讯员,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新闻写作一知半解,仅凭着一股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便不停地写,其结果是屡投屡败,一篇篇如泥牛入海。我苦闷异常,烦躁不安,甚至怀疑自己不是写作这块料!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厂政工干事送我几本《新闻三昧》。我如饥似渴地仔细阅读,《新闻三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的写作之路,使我受益匪浅。自与《新闻三昧》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后,我与她的感情加深了。我每月都怀着焦急的心情等待她的到来,收到后又迫不及待地细读。《采写经验谈》教会我许多写作技巧;《采访生活》了解了精品、名篇的作者不懈追求的精神;听到《通讯员园地》各路写作人才在此交流、沟通、畅所欲  相似文献   

19.
“刚才大家都吓着了吧,我也感觉到了摇晃。”这是5月12日14:55,成都广播交通台女主播孙静坐进直播间报名后说的第一句话。按照安排,她的节目《914帮帮忙》应该是下午3点开始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在别人打麻将、下象棋、喝酒聊天之时,我却热爱上了爬格子。但是,我对新闻知识知道得不多,不知道新闻五个W,又没有"名师指点",加之新闻知识匮乏,所以那时寄出的稿件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10年前,也就是1998年的春天,正当我迷茫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报刊发行部门发现了一本《新闻爱好者》,我便象征性地翻了翻,当时就被她翔实的内容、实用的栏目所吸引住。尤其是《通讯员园地》、《采编漫笔》、《业务研究》等栏目更是让我爱不释手。认识她真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