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新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以新的角度理解教材,对教学有新认识,对文本解读有新发现。初中语文是中学生深入接触语文知识的核心载体,学生对文本有深刻理解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同时,师生要利用感知与文本产生对话。教师不是简单地生搬硬套教参,而是要用自己的悟读、思辨,进而教授来唤起、激发学生的学与思。基于此,以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为研究对象,从文本解读的必要性到当前学生解读文本存在的问题,自然提出解读策略,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即选择现成的文章,并按照一定的训练目标和线索编排在一起。因此,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综合、完整的信息系统。可见,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是个性化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随意性。文本解读可从解读思想内容、言语形式和风格流派等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文本的思想内容入手解读初中语文文本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3.
深度解读经典,就是要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经典文本的写作背景,创设开放而严谨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能力,使学生在感悟作品的同时获得自身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4.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有自身规律。教师要在遵循教学规范的前提下,对文本展开创新解读,帮助学生厘清文本内涵、结构、外延、主旨等构成要素,形成重要学习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提升课堂教学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环节,如何运用发散思维对文本进行再创造阅读,是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活用教材,培养学生品评文本能力;了解作者,用心把握作者写作意图;智慧解读,发挥文本的教学价值;提炼主旨,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影响经典教材教学解读的因素很多。过去教材编写,文学作品归于文章文体,从文章学角度进行教学解读。新课标实施以来,教材编写重视文学文体,但教学解读的文章学视角依然隐约可见,对文学文本的"这一篇"特点重视不够。文本的教学解读受主流意识形态影响甚大,通过删改、阐释,一些作品的主题被改变。解读者不熟悉作者创作思想、写作背景,不重视艺术观念的更新,导致文本误读。经典教材教学解读存在的问题会削弱学生审美意识乃至个性的培养。要改变这一现状,应当以学者化方式促进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加快知识更新。  相似文献   

7.
杨春妹 《生活教育》2012,(21):54-56
一、问题的思考(一)我们离文本解读有多远在以传统教学思想主宰的教学年代里,老师们似乎是教材的膜拜者,教材是老师们的重要法宝,上课基本上就是照本宣科,多了一份对文本的尊重,却少了一份教师对文本的自身诠释;而在教学观念不断跟进的今天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教材似乎又成了浮光掠影,老师们少了一些对文本的拘泥,但也少了  相似文献   

8.
文学解读作为语文教育的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涵盖的文章主要是散文、诗歌与小说等文学类文本。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文本解读面临的困境,探索初中语文教材中优化文学类文本解读的对策,以期为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解读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教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学力基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着力打造学本课堂,创设学本课堂情境,培养文本理解能力;设计学本课堂问题,培养文本探究能力;组织学本课堂活动,培养文本内化能力;延伸学本课堂训练,培养文本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学生文本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解读语文文本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教师能够从文本中解读出什么样的内容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层次和教学组织方式。故在初中语文教学备课过程中,有意识规避文本解读问题,优化文本解读,选择适合学生思维实际、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文本解读方向,寻找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之间的有效连接点,从而让初中生能够充分的感知文本内容,获得个性化的文本解读体验。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重建文本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领会编者的选文意图、领会作者的独特体会、领会文本的多元价值,实现在语文课堂上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一直不高,究其原因,还是与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方式有关。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当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时,首先不是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而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这就无形中让教师要依赖于参考书,依赖于网络资料,定势的影响让教师自己的东西缺失了,这样再去引导学生对文本解读,也就有局限性了。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引领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在具体文本的解读中提高基本的语文素养。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缺与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的语境中,有一句经典的判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其实对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解析或文本解读而言,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换句话说,对文本的解读,也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应当结合文本的具体特点,进而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的思路其实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现象阐释学强调的实际上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观点。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语文教师课堂上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建构人格。然而多年以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都是条分缕析,为学生分析透彻,使其更容易拨云见雾。殊不知,这种"嚼碎了喂进去"的方式并不利于学生能力与个性的发展,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文本解读,那种解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强化学生的体验。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可以说除了应试需要之外,绝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文本解读上。而文本解读的过程,更多的又是以课文而非课本外的文本解读为主的,面对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文本,如何在引导学生解读的过程当中发现新的意义,或者构建出属于学生自己的认识,这一点是摆在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任务。要高效的完成这个任务.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解读文本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而不是用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解读。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珍视学生内心的个性化感受与体验。一、践行新课标,发挥主导作用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开展个性化的解读文本活动,要把解读文本活动当成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充分的显示教师的主导地位。初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处在初步形成时期,所以  相似文献   

18.
曹长顺 《教师》2014,(21):28-28
正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文本解读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过程。这里所说的文本也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认为,要想语文课堂高效,首先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那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解读文本时,语文教师既要继承传统,又要力求创新。所谓继承传统,就是要阅读理解前人对文本解读的结  相似文献   

19.
曾水浪 《考试周刊》2011,(44):54-55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均是语文知识与人文情感的载体,是一种静态的文本。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的感知、理解、评价、创获,都依赖文本。教师个性解读关系着三维目标的达成程度。师生通过观照文本及心灵对话,实施静态文本解读,实现教材的知识架构与人文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如何承认并善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全面立体式的解读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已经成为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得不面对的话题。结合教学实例,从自主质疑、理性疏导、允许个性三方面阐述了基于差异的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策略,能正视差异,开展多元化解读,更好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