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二十年代,上海的娱乐文化已经十分发达,其内容十分丰富,在黎锦晖等人影响下产生的流行歌曲,成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内容,黎锦辉由于在流行歌曲方面的开创之功、重大贡献,被称之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者"、"中国流行音乐之父"。  相似文献   

2.
张娜 《今传媒》2011,19(2):112-113
户外广告不仅塑造着都市外观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构筑了都市内在精神,对都市形象有重要的形塑意义。本文以上海户外广告为例,探讨户外广告对上海都市形象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革命文学作家对于民国上海都市空间具有独特的精神体验,上海对于革命文学作家而言不仅仅呈现为罪恶"渊薮",更意味着子夜"战场"。  相似文献   

4.
卓影  萧静 《出版参考》2004,(12):52-53
民国建立,在世纪之初稍微开了个头的妇女解放运动开始深入人心。妇女解放运动首先从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开始,新式婚礼在都市里流行开来。  相似文献   

5.
张顒 《今传媒》2013,(2):42-44
本文通过透析田子坊中的构成元素、形成特性,看田子坊在上海都市文化消费中所构成的独特消费环境与文化优势。田子坊作为上海都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传播窗口,其本身成为一种城市传播的媒介,聚合上海都市文化因子,打通都市文化与都市人的文化沟通路径,多角度、多层次的塑造了上海都市文化的消费路径与文化感观,成为了上海都市的一种文化隐喻。  相似文献   

6.
李扬  张建军 《文化遗产》2016,(3):120-127
与国外相比,中国的都市传说研究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我国民俗学者尚未建立起本土的都市传说类型索引体系。西方学者围绕着真实性、主题、类型、结构等诸多方面对都市传说的分类系统展开了讨论。布鲁范德《都市传说类型索引》的面世,成为了西方都市传说分类和索引研究的里程碑式著述。同时,它对于中国都市传说的分类工作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创始人,黎锦辉的贡献之深、影响力之大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黎锦辉从先前的儿童音乐创作到大众流行歌曲方向的转变,从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到《家庭爱情歌曲100首》的创作发行,他对于中国音乐的贡献引发学界的众多探讨,同时引起笔者对于其流行歌曲流行的传播角度的分析。本文以黎锦辉及其早期流行歌曲作为研究对象,以历史资料和个人分析为依据,以传播学的5W视角为文章框架,对于黎氏音乐在当时的流行歌曲轰动成因与效果做出深刻探讨。  相似文献   

8.
从网络流行歌曲看网络对青年文化价值的传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流行歌曲是依靠网络传播的原创歌曲,是网络文化的一支新军。本文选取了www.tom.com上48期flash排行榜上共93件网络流行音乐样本,对网络流行歌曲这一新的网络现象进行了定义和分类。从中分析了青年人对政治、社会现象、青春、爱情、幽默观的态度,及网络流行歌曲中传递的青年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都市类报纸周末版是报纸改革的试验田。读书栏目是都市类报纸周末版的灵魂之一。都市类报纸周末版的品牌意识、社会职能意识等是办好报纸的重要因素。办好读书栏目有助于提高报纸质量、提升报纸声誉,进而扩大报纸阅读面和拓宽报纸阅读群体。  相似文献   

10.
陆晔 《新闻大学》2012,(2):80-85,135
影像都市特指以影像中介的城市,是作为实体都市空间的影像和都市的影像再现的相互建构.2010上海世博会作为临时性博物馆和超大型主题公园相结合的现代都市复杂景观,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和展馆内外普遍使用的影像技术,使其成为影像都市的特殊标本.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发现,影像都市的特征,经由建构与再现、观看与体验共同呈现,并通过其间的互动,参与都市意义的维系、协商、冲突、再造.基于技术的影像奇观,是都市的表征,也作为—个重要相面构成都市自身.由于影像自身的多义性和复杂性,使得参观者有可能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经验做为参考框架,对都市的特征和内涵进行多元解读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墙薇 《大观周刊》2012,(31):337-337
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都市生活已渐渐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反映对象,都市生活经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人们在都市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的感受方式和经验方式,也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文学表现之中,原有的文学审美方式正悄然的发生着变化。然而,在都市文学繁荣的背后亦存在着隐忧。本文试从以都市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中梳理出新的审美方式,用全面的眼光研究其变化,使文学创作在都市变迁中仍然保持欣欣向荣。  相似文献   

12.
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也就是说,诗歌(古代的流行歌曲)具有现在大众传播学所强调的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调节身心的功能.流行音乐广播节目是以传播流行音乐为主,并由专业流行音乐节目主持人操作的音乐广播节目,成为千千万万固守音乐的歌迷乃至爱乐者关注和聆听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谢珺 《东南传播》2016,(5):83-85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都市影像作为都市形象的重要建构方式之一,逐渐呈现出对历史、现实进行完美想象加工的趋势,在都市影像的生成过程中,奇观化与怀旧化成为两种主要表现手法,形成了两种鲜明的都市影像风格,然而,这两种风格未必是对当下都市影像的最佳反映。笔者将以魔都上海为例,对都市影像在都市媒体形象建构中的影响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都市类报纸占据报纸市场的重要地位和份额,如今面对数字化技术的冲击和自身的局限,都市类报纸的发展遇到一定的瓶颈。如何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下与时俱进,守住并拓展生存空间,是摆在都市类报纸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分析都市类报纸面临的现状基础上,从数字化转型和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两个维度对都市类报纸拓展生存空间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谈对流行音乐的引导吴嘉麟随着改革开放和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作为精神产品之一的流行歌曲,特别是以港台风格为主的流行歌曲,以其曲调流畅悦耳,节奏明快跌宕,内容浅显易懂,直抒个人心态,易学上口,也容易引起共鸣等特点,而受到不少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喜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行音乐在创作和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与前进,使得当代音乐的发展不仅在形式方面呈现出了多元化趋势,在音乐元素上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形势。本文首先就流行音乐进行了简要概述,然后就流行歌曲中音乐元素的多样性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州杂志"与都市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宁 《当代传播》2004,(5):75-78
都市媒体在引导与推动都市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杂志"是<南方都市报>运作得相当成功的城市文化专刊.它在报纸业务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改革,不仅满足了城市读者对于文化的多元需求,而且倡导了积极、健康的都市文化生活,在提升传媒自身文化含量的同时,也推动了都市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都市化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市文化往往代表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在都市文化中,有一股不容轻视的力量,那就是都市媒体的崛起。以都市报、都市电视台为主的都市媒体,日夜不停地把信息传递给都市人群。  相似文献   

19.
韩静 《新闻世界》2011,(10):173-174
近年来,网络歌曲以其明快的旋律,通俗的歌词,直白的情感表达,迅速"走红",出现了一批传唱度极高,深受网民喜爱的歌曲。网络歌曲一方面属于商业制造的一环,另一方面也是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而许多关于流行音乐的研究都发现,爱情是流行歌曲的主要类型。本文分析了网络歌曲所呈现的爱情观,并探讨相关文化现象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9,(5):42-52
民国中后期,摄影成为都市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休闲方式,该现象何以形成?以美商柯达公司的《柯达杂志》(1930-1937)为中心,文章试图提供一项答案。作为企业宣传的一部分,柯达公司通过该杂志向读者传播了摄影知识与技能,也灌输了摄影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替代的休闲价值。借助编读互动、公开征稿以及组织竞赛等方式,围绕该杂志形成了以业余摄影爱好者为核心的都市趣缘群体,摄影活动占据了他们的业余时间。就此而言,依托商业力量的消费话语是摄影实践嵌入日常生活的重要助力,大众传媒则是其关键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