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地位,高中阶段需要对《边城》进行整本书阅读。基于核心素养,深入探讨《边城》整本书教学策略:根据语境感悟言语,增强语言的理解力;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提高思维的品质;多角度解读文本,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拓展认知视野,理解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情感体验、阅读鉴赏、思维训练、人文情怀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旨在通过审美体验、鉴赏、评价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基于此,从“审美”“立美”“创美”三个角度,挖掘文本审美元素,建构审美形象,催生审美成果,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审美素养在阅读课堂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3.
"整本书阅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重要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文化传承与理解"旨在培养学生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整本书阅读"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合适自己的读书方法.  相似文献   

4.
程然 《现代语文》2009,(9):41-4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在“感受·鉴赏”方面获得发展:“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散文文本既是文学作品的精华部分之一,也是学生爱读、乐读的部分之一。学生想象力与审美力等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有序、有效的散文文本的阅读鉴赏。阅读鉴赏散文文本,是学生感受艺术形象、品味语言、积累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提高思想与艺术境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持续、有效的散文作品的阅读鉴赏,  相似文献   

5.
整本书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视角出发,结合当下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以《苏东坡传》为例,从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鉴赏、文化自信四个方面探讨了实现人物传记类作品整本书阅读教学进阶的具体策略,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6.
将整本书阅读分为“泛读全书,自主通览”“精读一篇,体悟鉴赏”“跳读勾连,专题探究”三个阶段实施,以《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整本书阅读导读实践为例,阐述指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名著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细读文本中探索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方法,进行创意表达,获得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罗静 《亚太教育》2022,(2):142-144
《红楼梦》是我国经典文学名著,利用《红楼梦》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对培养高中生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整本书阅读相融合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简析了信息技术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并从趣味导读、梳理文本、设置任务、展示成果、专题鉴赏、引入资源等方面,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红楼梦》...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课堂往往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缺乏审美教育,呈现艰涩呆板的样态,忽视了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培育,弱化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自《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要求,这就是要求语文的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语言训练与学习的层面,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审美体验、评价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鉴赏,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荷塘月色》是中国散文史上经典美文,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合乎文本的  相似文献   

10.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整本书阅读是新版课程标准提出的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一个。如何将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更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是语文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何立欣 《考试周刊》2023,(10):123-126
当下高中英语教材以“文选式”阅读为主,前后逻辑关联弱。整本书因其内容与结构的完整性、主题的建构性与教育意义的现实性而发挥独特价值。本研究选取小说《黑骏马》,规划与组织“感知与梳理,亲近整本书”“鉴赏与思辨,迈入整本书”“联想与品悟,悟道整本书”“创新与勾连,跨越整本书”等项目,促使学生持续阅读与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2.
李秋菊  赵盛东 《甘肃教育》2022,(22):108-113
整本书阅读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本身具有拓展性和整合性,与其他五个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提升审美创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立足于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理念,坚持“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主要从群文阅读的角度、整本书主题探究和培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三个层面,论述了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重“实用”轻“审美”。为此,在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红楼春趣》一课时,教师可基于学生的审美心理,通过启美阶段、探美阶段、鉴美阶段和创美阶段的教学,引导学生感受这篇文章的语言之美、人物形象之美、风筝意象之美,同时开启学生探究原著《红楼梦》之美的阅读之旅。这样,由一篇文章到整本书阅读,从课内到课外进行探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吕梁 《教育》2024,(2):64-66
<正>一、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语文核心素养,是在“双新”背景下提出来的语文学习要求,而阅读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主要采用的是教材解读的模式,单篇为主,很少进行课外整本书阅读。早在1942年,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中就指出:“国文教材似乎该用整本的书,而不该用单篇短章……退一步说,也该把整本的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相似文献   

15.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育人方式和培养目标有了明确的界定,也指出语文核心素养旨在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多方面的培育,培养“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学生。阅读能力,作为重要的学习力,不能仅仅依靠单篇阅读、片段阅读、碎片化阅读来提高,而是需要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来提高。但笔者发现,初中阶段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教育教学活动依然比较匮乏,或者说流于表面。本文以整本书阅读活动作为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儿童心理学及广义的儿童文学视角来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具有童稚之美。其“自然”母题蕴藉悠远;语言表达契合婴幼儿“执拗敏感期”的行为模式;意境呈现朦胧美,贴近人类“婴儿期失忆”的身心特点与“模糊”的交际策略;句式满足少年“愉悦”的阅读动能;内容彰显时代对儿童读物所要求的“文化”品质。把握上述风格属性,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作家的思想魅力,有的放矢地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唤醒学生的率真情感,达到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初中语文教材名著导读环节是“整本书阅读”的具体体现,其作为深度阅读的优质载体,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其审美素养发展。但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一些教师采取与单篇阅读教学相似的方法进行授课,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实效性降低。因此,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整本书教学中,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深度阅读素养培养,制定科学的整本书阅读计划,帮助学生了解整本书阅读价值,丰富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鉴赏,涉及作品的阅读;创造,关系学生的写作。鉴赏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是鉴赏的升华。当下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现状怎样呢?本文基于区域性"中小学写作核心素养现状调查"项目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古诗词阅读是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重要形式。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古诗词,占据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引入语言运用情境,创设鉴赏任务,开展创造性活动,探究古诗词的内涵与情思。  相似文献   

20.
从体验、评鉴、创造这三个方面,解读、实践“审美鉴赏与创造”,有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先解读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语文核心素养,又提出了对“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实践路径思考,由此围绕体验、评鉴、创造,深入分析了“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领域的优化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