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前,第一届“埃及文化周暨埃及综合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埃及文化部副部长法齐·法赫米·哈迈德在开幕式上分别讲话,他们热情洋溢地高度评价了中埃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合作成果,共祝埃及文化周在中国圆满成功。埃及驻华大使阿里·侯萨姆丁·希夫尼及其他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首都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亦藉埃及文化周之机向中国公众致函:“勿庸置疑,强化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与交流的机制,表明不断开放、互相理解、互相参与对于铸造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性,而其基础正是和平、…  相似文献   

2.
2009年11月7日,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埃及朋友及工作于开罗中国文化中心者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清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于百忙之中,来到与金字塔遥相对望的中国文化中心,参观考察并兴致勃勃地为9位获“文化交流贡献奖”的埃及友人颁奖。  相似文献   

3.
泛舟尼罗河     
很小,我就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那时,我就渴望亲眼一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魅力无穷的狮身人面像和雄伟壮观的古代神庙。今年,我终于有机会一圆自己童年的梦想了。提起埃及,一定要说到尼罗河。是尼罗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她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94%的人口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埃及面积的96%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水源几乎完全来自尼罗河。从飞机上俯瞰埃及大地,尼罗河犹如一条玉带,绵延不断地向前流淌,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粮田,恰似尼罗河两侧绿色的长廊。除此之外,便是一望…  相似文献   

4.
真主对埃及似乎格外厚爱.赐给那里的人们充分的闲暇,让埃及人有时间泡在咖啡馆里.悠哉游哉地啜咖啡,抽水烟,侃大山,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至今仍留存着古代帝王的坟墓和宫殿的宏伟遗迹。在埃及尼罗河畔的一片旷野中,有两个高达二十一米的巨大石像,一左一右地巍然端坐在那里。在荒郊野外人迹罕到之处,孤零零地矗立着这么两个高大的石像,使初次见到它们的人,心里产  相似文献   

6.
埃及的纸草     
在埃及尼罗河畔的三角洲地带,茂密地生长着一种叫纸草的水草。如今。这种草只零零散散地残存在埃及遥远的国境边缘——尼罗河上游地区,还有西西里和叙利亚等地。这种草长年生长在河水不到一米深的浅滩里。半圆三角柱形状的茎呈绿色,有人的拇指一般粗,全长为二米左右。对埃及人来说,纸草自古以来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一。他们曾用纸草作成食品,用它的汁做饮料,用它的茎做衣服、鞋、柴、绳、帆布、船等。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二章里曾记载着  相似文献   

7.
古埃及人笃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够复活,直至永生。这种观念深刻地反映在埃及一则古老动人的传说之中。相传古代埃及有一位英雄叫奥西里斯,他是天神与地神的儿子,也是埃及人的国王,在他的统治下,埃及人民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奥西里斯有个弟弟叫塞特,他嫉恨哥哥的威望与地位,想害死哥哥以夺取王位。塞特想出了这样一个诡计:他请奥西里斯和许多人来赴宴,席间,他搬出一只华丽无比的箱子,说谁能够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很多客人都试过了,但都不合适。轮到奥西里斯时,他刚躺进去,塞特就盖上箱盖,加以重锁,把…  相似文献   

8.
散布在埃及各地的金字塔神庙、古墓,是人类远古文明最重要的一环。墓碑上、棺榜上、寺庙墙上,以及普通百姓家中的古器皿上,镌刻有无数象形文字。千百年来由于无人认识这些象形文字,使得古埃及文明被深深地藏在历史中。19世纪初叶,一位语言天才成功地破译了这些象形文字,从而使灿烂的埃及古文明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弗朗索瓦·商博良这个名字,自此成为人类考古历史上最耀目的金星。天才少年商博良生于1790年12月23日,父亲是一位残疾书商。裙褓中的商博良使书商夫妇和邻人惊讶不已,因为他的眼角膜和皮肤是黄色的,脸也酷似埃及…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11,(12):91-91
在埃及卢克索省政府和现任省长伊扎特·萨阿德博士多次提议下,埃及总理谢拉夫下令,由萨阿德省长牵头组织埃及旅游部、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及卢克索省多名官员和相关领域部分专家成立工作组,并投资10亿埃镑重启因受埃及革命影响而停滞的卢克索省大旅游工程。该工程的部分项目将参考古埃及法老时期原貌修复现存文物遗迹。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宏伟的埃及金字塔是由数以万计不幸的奴隶建造的,这些奴隶被迫排着一字长队,在监工皮鞭的淫威下永无休止地拖拉着建造巨大墓穴所需的数吨重的岩石。但是现在英国考古学家罗莎莉·戴维告诉人们,情况并非如此。她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劳动大军是由独立的工匠们组成的,他们显然属于中等阶级。戴维是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埃及古物学者,她反复分析了1887年传奇式的英国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从埃及一个名叫卡哈恩的城镇取来的文物,这些文物证明约在4000年前卡哈恩  相似文献   

11.
触摸卢克索     
卢克索是埃及最有魅力的地方。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曾有机会光顾埃及的国人,虽带着亲见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欣喜满足而归,比其他人多了一份触摸埃及古老明的自豪。但却因未曾去过南方的卢克索,便可任由别人哂笑其枉赴埃及,没有触及埃及真正的历史魂脉。  相似文献   

12.
马哈富兹(Najib Mahfuz)是埃及小说家,也是阿拉伯世界最著名的小说家,他不但擅长写长篇小说,而且对短篇小说和戏剧也作出了贡献。他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在开罗,一直生活在埃及,大部分时间在文化部门任职。马哈富兹曾在开罗大学攻读哲学。他在准备攻读研究生课程时,即动手写作短篇小说。1939年,他结集出版了第一个短篇小说集《疯狂的传闻》。这部最早的短篇小说集中的那些作品,明显地表现出马哈富兹一直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个人与荒谬的本性。可是,这个集子发表以后,马哈富兹又把兴趣转向了古代埃及历史。他写下三部以古代埃及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甚至还打算继续写作这类作品。马哈富兹改弦易辙,把思想转向开罗旧城  相似文献   

13.
依人 《世界文化》2003,(3):20-21
从三十年代开始,以开罗为中心的埃及电影便一直雄霸整个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市场,在最高峰时期,当地有150家电影公司,每年制作三、四百部影片。和印度电影一样,埃及电影一向也是以歌舞片和通俗喜剧为主。但在五十年代中,埃及崛起了一批以尤塞夫·沙轩、阿布·塞以夫等为首的写实主义导演,令埃及电影走上了国际舞台,而且备受欧美影评人的重视。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埃及电影开始日走下坡,每年产量锐减至十几部。但在最近的三年里,埃及电影又再次繁荣起来,大有复兴之势。三年前,沙轩在一次访问中指出:“阿拉伯电影的确面对不少问题,不少我们必…  相似文献   

14.
爱的方舟     
时间:春末的一个傍晚。 地点:某城市。 人物:郝大妈 柳柳 [布景:舞台上是一家小副食商店。 [幕启:电闪雷鸣,雨声阵阵。柳柳抱着小书包,孤零零地靠着街边的墙根避雨。郝大妈边做着防雨措施,一边不时往侧幕望。郝大妈谁家的孩子呢?下雨了也不回家?  相似文献   

15.
阿水 《世界文化》2010,(6):16-18
<正>传说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兼具美貌与智慧。但从埃及出土的钱币上看,她凸额、厚唇、尖下巴、鹰钩鼻,远非人们想象中倾国倾城的美人。即便如此,她也曾让凯撒大帝、罗马将领安东尼臣服在石榴裙下。据考古学家称,除了智慧外,这和她高超的美容和保养技术有很大关系。埃及人对埃  相似文献   

16.
1983年3月18日,埃及举行了筹备已久的艾资哈尔大学一千周年纪念会。艾资哈尔大学是埃及开罗的一所目前拥有六万五千余名学生的综合性大学。它是伊斯兰世界的最高学府和最大研究机构、学术和文化中心,是世界上为数极少的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艾资哈尔大学的千年历史,可以说是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中世纪史的缩影。它对伊斯兰文化和阿拉伯语的研究、发展、推广和捍卫,对埃及科学、  相似文献   

17.
6月的埃及正值酷暑,而比酷暑更热烈的是埃及观众的眼神。浓烈的“中国红”闪烁在尼罗河畔深邃的眼睛里,在开罗实验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福建民间美术展》获得极大成功。作为“中华文化北非行”系列活动之一,2004年6月14—20日,《中国福建民间美术展》在埃及开罗举办,中国驻埃大使吴思科、文化参赞徐志国、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方家林、福建省艺术馆长吴志跃、埃及哈尔旺大学校长阿迪勒博士、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奥马尔博士及各界名流数百人,出席展览开幕式。埃及《金字塔报》、《共和国报》,中国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驻埃记者、《今日…  相似文献   

18.
从埃及回来已经有几个月了,在埃及拍摄的几百张照片一直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呆了几个月.不是因为没有好的照片,是因为埃及的题材太神圣了,神圣以致沉重.如同卢克索神庙里的不朽的石头.让我这几个月来每天都能感觉到它们的份量.以致我不敢轻易触动我笔记本电脑里“我的照片”中拍摄的“埃及”子目录。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古代文明的长河中,古埃及文明当属最悠久、最厚重的一支。由于古埃及文明的巨大而神秘力量的感召,近两个世纪来,各国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探险家趋之若骛,纷至沓来。浩瀚炎热的大沙漠,千辛万苦的旅途,无情地消磨了他们的精力和锐气。碍于数千年的时空阻隔,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谜团,现代人的智慧和力量显得欠缺和渺小。但只要探索就会发现。法国与埃及关系在18世纪末叶的巨变,奠定了埃及学的历史发端,也造就了两位埃及学的伟大先驱——多米尼克·维旺·德农和弗朗西斯·商伯良。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分支,埃及学涵盖古埃及的历史、宗教…  相似文献   

20.
埃及时间今年10月28日晚,开罗国家歌剧院内气氛热烈,伴随着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奏响的欢快旋律,埃及“中国文化周”正式开幕。埃及“中国文化周”系中埃两国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埃及副总理、埃中友协主席尤素夫·瓦利和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此前,他们还为“中国造型艺术展”而共同剪彩。胡斯尼部长和孙家正部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胡斯尼部长说,埃及的古老文明值得骄傲,世界上同样拥有这样骄傲的国家,当首推中国。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尽管埃中两国相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