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缩小城乡教育信息化差距、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介绍了城乡教育信息化差异的背景,并在借鉴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教育差异的信息化解决策略: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师发展策略和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信息化差距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城乡信息产品的需求差异分析、供给差异分析,指出要想很好地解决城信息化差距问题,就应从经济入手,缩小城乡差别,均衡投资与消费各方的利益,以促进农村信息消费市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鑫 《情报杂志》2008,27(3):71-73
通过运用个体差异分析理论对信息势差产生与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信息消费主体条件差异性对信息势差形成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了信息势差存在的消费主体差异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何志兰  吕青 《情报杂志》2007,26(9):32-34
对信息势差的含义与表现形式进行了简要分析,探讨了信息势差一定程度、一定时期、一定层面内存在的哲学、结构及社会的多重必然性,研究了信息势差适度存在的合理性判断与自我认可、社会认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发展均衡化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教育信息化环境构建均衡、 教育软硬件覆盖均衡、 教育资源开发均衡、 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和提升均衡、 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运行均衡这五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以助推教育发展均衡,实现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孵化网络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描述了创新孵化网络内知识双重扩散过程;同时考虑网络关系边权演化和知识势差等因素,提出三种知识扩散方选择策略并进行模拟仿真。结果显示:具有无标度特征的创新孵化网络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整体知识水平和知识均衡度;以知识势差为扩散准则的实用策略可暂时提高网络整体知识水平,但会降低知识均衡度;从长远来看,综合考虑知识势差和关系强度的融合策略是提高网络整体知识水平以及均衡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迪  何茂霞 《现代情报》2010,30(6):167-170
文章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出发,以政府信息公开为视角,用博弈的方法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下电子政府G2C模式的博弈模型。通过对电子政府G2C模式的博弈分析,认为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偏离,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势差有扩大趋势,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晓曼 《科技广场》2013,(6):132-136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工作之一,强调尤其要"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农村地广人稀,硬件投入不足,再加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导致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缓慢。本文试图从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现状、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操作性和优势所在等几个方面来论述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依托,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可能性。研究目的在于以有限的投资换来农村教育信息化在短期内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GIS技术,研究地形起伏度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域差距的影响,得出地形起伏度大的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相比地形起伏度小的地区要差,证明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与地形起伏指数有直接的相关性。为以后义务教育均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姬洪军 《现代情报》2003,23(4):58-59
文章阐明了信息技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指出了我国信息化建设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巨大差距,论述了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市场化是加速实现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