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副词、体标记、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副词、体标记、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副词,“有”可以和体标记、副词、时间词、形容词等连用,也可以单独运用。通过“有”的运用,进一步验证了将“有”定位作“副词性确认标记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标记和强调。前者可以标记“反诘”和“揣度”两种语气,通过是否与句末语气词同现,这些标记副词可以分出等级;后者可以加强追究的疑问语气,其主要成员是“到底”和“究竟”。“究竟”的强调功能大于“到底”。  相似文献   

5.
“见”字被动句中的“见”,有副词说,有助动词说。本文同意助动词说,但认为“见”更似焦点标记,“见”标记它所引导的核心动词。核心动词是句子的信息焦点,是由于“见”的标记而突出的。  相似文献   

6.
本对副词作状语带“地”的问题作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只有情态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语气副词等作状语可以带“地”,这些副词作状语带“地”与否不仅与副词的音节有关系,而且与副词的构成方式以及修辞等都有关系。章还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重叠式副词作状语多带“地”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苟子》的范围副词有28个。按不同的语义范畴,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总括副词、限定副词、类同副词。进一步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入手,对《苟子》的范围副词进行功能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小类内部“凡”、“唯”等副词的特征与其他副词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中的双音程度副词从结构形式上可以分为三种:同义复合,加词缀,源自词组。同义复合是原本可以独立运用的单音程度副词的同义组合,其结构形式不很紧凑,从汉魏六朝到明清均有不同的形式出现。其特点一是涵盖的面广,二是出现的形式多,三是一些形式的使用时间不很长。加词缀的形式是原本可以独立运用的单音程度副词加前缀或后缀形成的,前缀只有一个“可”,后缀有“其”“生”“地”等,主要应用于中古和近代汉语中。源自词组的形式主要为表示程度高和表示程度比较两类,其特点是出现频率一般不高,虚化的过程较慢.但是多数形式沿用到了现代汉语中,是影响最大的一类。  相似文献   

9.
程度副词“极度、极端”在句法功能上具有唯状性,主要修饰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以及部分短语;“极度/极端X”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且“极度、极端”与中心词X之间可插入状语标记“地(的)”。程度副词“极度、极端”都是从名词虚化而来,虚化的动因在于“超越一般”的语义基础和充当状语的句法位置两个方面。二者虚化为程度副词时间很晚,是在民国时期,其语法化程度也还不够彻底,使用频率也不及“极其”和“极为”这两个典型的极性程度副词。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副词是一个封闭的词类,单音节副词相对更少,但兼类却达到40%左右。逐个考察这些单音节副词,就会发现它们绝大多数是副词形容词兼类和副词动词兼类,而且共同的语义特征是表示相对模糊的主观程度。如果把词类和句子成分对应看成是一种标记模式,那么单音节副词的兼类现象恰恰处于一种有标记和无标记的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1.
《百喻经》是中古时期口语色彩较浓的佛经故事集.其中的完成体标记系统包括4类成员;完成体副词、完成体语气词、完成体动词和完成体助词。在细致描写的基础上.结合完成体标记的发展情况对各个完成体标记成员“既”、“已”、“矣”、“耳”、“竞”、“讫”、“得”、“却”等进行溯源厦流的探讨.可以归纳出备类标记体成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范围副词有28个。按不同的语义范畴,可以将它们划分为总括副词、限定副词、类同副词。进一步从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入手,对《荀子》的范围副词进行功能特征和语义指向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各小类内部“凡”、“唯”等副词的特征与其他副词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3.
杨正超 《天中学刊》2011,26(6):66-71
唐河方言中的否定标记[mu33nai42]和[mu33[]iou24]的本字分别是“没得”和”没有”其中“没有”和普通话中的“没有”功能相同,既可以作动词又可以作副词;而“没得”则只承担了其中动词的功能,但比“没有”作动词使用频率要高。它们都经历了从受古汉语词组“无得”或“无有”类化为“没得”或“没有”的过程,然后词化为动词,“没得”在共同语中进一步虚化为指代性否定副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保持”义副词的语义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统计分析、语义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描写并探讨了这类副词在语义方面的特点。根据动作、状态在时间上间断与否,“保持”义副词可分为无间断“保持”和间断“保持”两类;根据动作、状态间断后保持的性质,间断“保持”又可分为恢复义的间断“保持”和间隔重复义的间断“保持”。在对“保持”义副词的研究中,我们还发现有些“保持”义副词可以表示“实现”义。  相似文献   

15.
“再”“重”“复”都可作副词,都有“重复、再次”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但又有细微差别,各有一些固定搭配,因此有必要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语言学刊物上发表了几篇谈副词(主要是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名词的章,有的比较客观,肯定副词可以修饰名词,又未把话说死,提出了“副 名的情况不是单一的,解释和规范不宜简单化”的看法,有的论述了“副 名”有形象性、简炼性、新颖性的特点,又表示了慎重的态度,说这种结构能否站得住脚,“还要经历一段长时间的考察”。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 有 NP”结构中不是所有的程度副词都能修饰“有 NP”结构,本文选取了较为典型的程度副词,考察了程度副词对“有 NP”结构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名词的性质、“有 NP”的褒贬性、量度词语的隐现、比较项的省略、“有”与体态助词的组合、“有 NP”所处的句法位置以及肯定与否定都是影响该结构受程度副词修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邵阳话中,反素词“来回”除了可以用作动词、名词、情状副词外,还具有情态义和篇章义,这在汉语方言中较有特色。其表示情态意义的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与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其他反素副词具有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但不一定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而可能是通过隐喻途径直接产生的词义引申现象。“来回”在语气副词用法形成后发生了语法化,还产生了话语标记等用法。由反义对立式动词性语素组合起来表达情态义,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中,词尾-ly通常作为区分副词和形容词的标志。事实上,这两个词在意义上和用法上是有很大区别的。hard既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做副词;而hardly只能做副词。hard做形容词时,意思为“坚硬的”、“困难的”、“艰苦的”,做副词时,意思为“努力地”、“猛烈地”、“紧紧地”;而hardly做副词时,意思为“简直不”、“不十分”、“仅”等。  相似文献   

20.
陆琳 《现代语文》2009,(11):27-29
本文对北大语料库和人民网副词“都才”连用时可以被替换成“才都”的语料进行了逐一分析,对可以被替换的语料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副词“都才”连用时的一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最后分析得出“都才”可以被“才都”替换的两个条件,即“都”的意义和副词凝固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