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电视新闻报道整体工作来看,新闻采访是决定整个电视新闻质量的基础。新闻采访作为整个电视新闻的前提,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新闻节目的报道质量。电视新闻采访记者除了要有过硬的新闻报道专业知识外,更要具备有助于提高采访质量的采访技巧。只有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采访技巧的新闻工作采访人员,才能为电视新闻提供高质量的报道素材。  相似文献   

2.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报纸特别是党报、专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的新闻报道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新闻报道方式单一、不重视新闻价值缺乏创新性的问题;新闻报道中"报喜不报忧"的问题,以及对所报道的专业业内知识不了解或是了解不透彻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把握几个大方向,首先,记者本身一定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里的专业不仅指作为媒体人的专业,还要掌握其他政治、生活、经济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其次,一些媒体人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做到将新闻真实全面的报道给受众,真正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最后要打破常规,追求创造性报道,吸引受众眼球。  相似文献   

4.
邹跃华 《新闻记者》2001,(10):55-55
地市报因所处地位不同 ,不可能在重大科技新闻报道中与中央、省级报纸比肩 ,而且由于读者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 ,对纯科技报道可能不太容易接受。那么地市报记者在科技报道上是否就难有作为了呢?从笔者多年来的实践看 ,地市报记者的科技报道天地广阔 ,关键在于如何定位 ,也就是说 ,地市报记者科技报道的重点应放在普及的层次上 ,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始终贯穿于日常报道之中 ,在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报道中加以体现 ,这样会在读者中起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 ,推进政府的科学决策。前几年 ,笔者的两件新闻作品《农民孙世根建…  相似文献   

5.
出镜记者的形象和修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洁 《新闻前哨》2008,(9):56-57
优秀的出镜记者,既要能够准确把握电视传播规律,又要具备很高的新闻素养,除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广泛涉猎政治、经济、科技种种。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面对观众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只有博学谦逊的出镜记者,才能在电视镜头前挥洒自如,才能报道出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6.
徐晓东 《新闻世界》2013,(11):31-32
与市场化的媒体和新兴媒体相比,一些行业报"官"气十足,报道形式单一,内容与其它媒体雷同,彰显不出报纸的个性化优势。为此,行业报特别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新闻报道策划,以新闻策划提高行业报的指导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7.
    
《传媒》2010,(8):30-37
话题一:传媒从业者应具备的专业精神以及新传媒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徐炯: "智慧立报"与报纸重生 在报纸面临多媒体时代挑战的情况下,报业的发展面临非常大的困境,报纸报道发生性新闻的功能已被电视、网络夺走,报纸已不是获取新闻的首选媒体.  相似文献   

8.
行业报与综合性报纸相比,报道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因此行业报的副刊办起来难度要大一些。如何在“报纸大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专业味”特色,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是行业报副刊编辑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 行业报副刊应面向职工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好副刊,使其起有效地发挥配合“正刊”新闻的特殊宣传功能,需要我们既要把握行业报副刊的特性,又要重视处理好副刊角色面临的问题。 报纸副刊与其他版面既有共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这种特色,除了表现在思想性和新闻性之外,更多的则表现在文学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副刊的功能上。 传统的行业报副刊,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形式单调,但与职工群众的生活较为贴近。近年来,面对新闻改革的大潮,行业报的副刊也在悄然变化,即更加面向群众,贴近生活,而且内容丰富,版面美观。  相似文献   

9.
与综合性报纸相比,行业报的价值和优势在于它的新闻报道角度更专业,内容更具深度。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报业竞争的结果,一个是行业报特性所决定。如今,报业竞争非常激烈,各报抢新闻的势头也愈演愈烈,不仅有日报、晚报,还出现了午报、晨报,可以说新闻时时在发生,报纸时效性也在步步提高。当某一新闻事件发生后,读者可以从多个新闻渠道了解新闻事件的进程,于是,有人说,行业报在时效性上与日报、晚报相差甚远。还有什么必要放“马后炮”呢?  相似文献   

10.
阎威臣  付静 《新闻窗》2013,(4):64-64
近年来,我国电视媒体事业发展迅速,新闻媒体称为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场新闻报道是一种与观众面对面的互动报道形式,记者以直接出镜的形式,进行现场新闻报道,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让观众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实际情况来看,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报道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等。所以,新闻记者要做好现场新闻报道,首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并做好报道的前期策划等工作,以确保现场报道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据了解,目前读者对报纸宣传的意见,呼声最高,反映最强烈的是:要彻底摒弃低劣的配合性宣传、言之无物的“长而空”报道及跟着社会舆论起哄的“炒新闻”。对此,尽管大多数新闻界人士与读者有共同认识,但反映到报纸版面上,此类报道却总是“制而不止”,有时甚至出现愈演愈烈的苗头。究其原因,乃是一些记者背离了新闻的传播规律,固守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新闻报道“惯势”所致。由此可见,记者要跳出上述新闻报道的怪圈,步入按新闻规律办事的轨道,在激烈的舆论争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语言要求规范、简洁、准确、生动,这是每一个报纸从业人员都了然于心并努力追求的.但在新闻工作实际中,往往因为时间紧张、细心不够、专业不懂等原因,记者、编辑在报道语言上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石油报的报道语言实际,对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及处理办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语言要求规范、简洁、准确、生动,这是每一个报纸从业人员都了然于心并努力追求的.但在新闻工作实际中,往往因为时间紧张、细心不够、专业不懂等原因,记者、编辑在报道语言上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南石油报的报道语言实际,对常见的语言表达问题及处理办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专业类报刊是相对于新闻类报刊而言的,登载内容相对具有专业性,读者群相对固定。专业类报刊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使它与新闻报刊有了很大的区别。新闻报道的范围一般限在本行业、本专业。所以说,专业类报刊的新闻性比新闻类报刊要略差一些。但是,对于本行业、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科学,文化知识,报道就要详尽,具有专业性,以体现报纸的特色。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专业类报刊的发展,许多从未接触过新闻出版的非新闻出版专业毕业的人员加入了新闻出版的队伍,这些编辑、记者,一般都掌握一门(或几门)专业知识,对自己所学专业都有比较深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学科也有一定的了解,尤  相似文献   

15.
专业报要参与报业竞争,甚至要在与视听、网络等立体媒介的竞争中争取立足,困难是显而易见的。由于专业报大多不是每天出版,在新闻时效上无法与综合性报纸抗衡;由于专业报受行业性质限制,在取材上无法与综合性报纸匹敌;由于专业报的读者受专业兴趣的制约,其受众的宽泛也远不能与  相似文献   

16.
在军队新闻战线上,基层新闻报道骨干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像专业新闻记者有固定的发稿平台,不像媒体从业者能以新闻为本职工作,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专业知识……简言之,基层新闻报道骨干是以“业余”身份干着“专业”工作。因此,只有具备过硬的能力素质,基层新闻报道骨干才能胜任新闻工作面临的多样化需求,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干出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7.
王丹宜 《今传媒》2005,(7X):42-43
无论是哪个行业、哪个企业所办的报刊,作为一份新闻纸,都必须按新闻规律开展采访、编辑、组版等工作,但受到自身条件所限,目前企业报普遍存在新闻源少、报道面窄、宣传队伍弱、报纸规模小等问题。反映在新闻报道上,集中表现出新闻性弱、鲜活性差、时效性慢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是要把握好新闻报道的选题和角度。因为把握好新闻报道的选题,就可以解决报道什么的问题,把握好新闻报道的角度,可以解决怎么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产业报因受其成长背景的限制,其新闻报道一直存在着一些特定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报纸质量的提高,从而严重地制约了产业报的发展速度,使产业报远远落后于其他报纸。因此,要使产业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就要遵循新闻规律,强化新闻意识,拓宽新闻报道的范围。产业报要克服指导原则上的混乱现象,遵循新闻规律,强化报纸的信息属性和服务功能。新闻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具体到产业报而  相似文献   

19.
如果按照行政关系的隶属划分,同样是新闻记者,就有了综合性报纸记者和行业报记者之分。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个中短长不待细说。实际上,报道领域只有分工,没有高下。真正优秀的记者是不分行业的。专业素质高的行业报记者,应该是放在整个报道格局中都不逊色的。  相似文献   

20.
和综合性日报相比,产业报在时效性、可读性和社会性诸方面,无疑处于劣势。但产业报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一条明显的优势就是,在本行业及相关行业范围内,它的新闻报道,比起综合性报纸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办出特色一张报纸要满足读者的新闻、消遣和释疑需要,这是各报共有的功能,产业报也不例外。而唯有服务功能,则因报纸服务对象不同、需求不同,而显示其特有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