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梅 《宁夏教育》2011,(9):21-23
银川市兴庆区唐徕回民小学在办学实践中,以"做最好的自己"为主题,探索和实施学校文化育人理念,让学校文化引领师生发展,发挥师生自身生命的最佳潜能,建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目标追求,用智慧追求高品质的学校生活。一、文化育人的理念:让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教育工作首先要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做最好的自己"就是要立足于人的发展需求,使每一个人都能按照所设定的目标学习、工作和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和提高,时刻展示最好的自我。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市市庄路小学以"文化育人"为指导,营造"文化育人"的校园氛围,使校园充满文化气息,使广大师生感受到了校园精神生活的甘甜和心灵的愉悦,同时激发了师生爱校及乐教、乐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学校要发展,应提升内涵、增强内功,激发办学活力。学校应创建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校园文化,优雅的办学环境,欢快昂扬的大课间活动,丰富的教学教研活动,这些才能展示学校的办学形象和师生的精神风貌。更要显示出"勤学、求真、扬善、健美"的勃勃生机。这一切都应通过不懈追求的"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提升内涵"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全面培养过程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文化是职业文化、技能文化和环境文化的综合体,要在行为教育中体现育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观和价值观在物质与精神上具体化的文化形态,是长期创造、不断积淀的产物。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文化,反映出学校的传统和特点、个性和特色、思想和精神。学校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核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归宿,要尊重学校传统,以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标识;要有故事和情感,能融入师生血液,滋养其精神和灵魂;要积淀深厚的底蕴,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推动学校内涵发展,提升育人品质。  相似文献   

6.
校史,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是师生共同形成的创业史、育人史.学校的办学史是留史、资政、育人、创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校史文化记载着学校的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是全校师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一、缘起:校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所名校的发展,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师生的行为无不印上学校历史的印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抓住历史的根基,把校史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7.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铸就师生幸福的校园生活,我校以乒乓特色文化为辐射,通过乒乓文化建设、乒乓校本课程建设、乒乓活动文化建设、乒乓制度文化建设等,全方位打造学校乒乓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建设师生共同的文化家园,创  相似文献   

8.
学校文化大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它们又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研文化、课堂文化等几个方面。我们学校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就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环境文化,包括静态的物质环境文化和动态的人文环境文化。形成积极开放的物质环境。我们从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等物质文化入手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每  相似文献   

9.
学校作为教育的环境,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血脉,是师生的精神家园。育人功能是学校文化的本体功能。强化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如下几个方面:塑造精神文化,彰显特色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构建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0.
和谐,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作为教育的一种目标,就是要把学校建成最适宜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让学校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师生的全面关怀。建设和谐学校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内涵,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为铸就师生幸福的校园生活,我校以乒乓特色文化为依托,通过乒乓文化物化建设、乒乓校本课程建设、乒乓活动文化建设、乒乓制度文化建设等,全方位打造学校乒乓特色品牌.真正实现“以乒乓特色兴校,用国球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建设师生共同的文化家园.营造和谐的学校文化氛围.突出学校文化的个性化、序列化、人文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反映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也体现出一种独有的校园精神,它让学校的师生凝聚起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念,遵循相同的行为准则。本文试图提出了三条途径来引领学校文化的建设:一是讨论制定独特的校训;二是利用校训来统筹规划;三是利用校训来深入实践。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决定着学校各种群体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信仰,一个团体一旦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就能应对任何时势的变化。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以师生人格境界为内容的精神文化,以师生的行为为内容、以制度规范为形式的制度文化,通过学校建筑、设施、校园环境体现的物质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生成关系。这种互动生成关系的具体运转状况,实际就是学校文化的生态结构,其核心层次是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5.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是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创造文化的场所,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靠什么联结在一起呢?当然靠的是文化。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主流的价值趋向,弥散于师生的生活之中,常常体现出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崇尚什么、摒弃什么。  相似文献   

16.
济南高新第二实验学校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了"品慧"文化,推动了农村起点学校的城市化进程,不仅激励全校师生创造了不凡的业绩,更重要的是学校已经成为师生心灵的家园、生命成长的沃土。正是"品慧"文化的力量助推了学校的成长、成熟,为下一个十年走向卓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文化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就如何通过丰富学校文化,提升师生素养谈了几点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姜晓华 《江苏教育》2014,(11):21-23
<正>教育的本质在于"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力的形成。优秀的学校文化蕴藏着一股巨大的隐性教育力量,师生正是在"崇尚美好人性,塑造完美人格,追求幸福人生"的学校文化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科学和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相似文献   

19.
阳春小学是北京市丰台区的一所完全小学,学校以"促进师生健康发展、成功成才"为办学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健康文化。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是师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外部条件。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以邓小平"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与学校多年来的特色发展为指导,以全面发展及特长发展为目标,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健康发展和学校的综合发展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现代大学的管理需要依靠学校文化。如何形成学校文化,需要构建愿景、内化愿景、落实愿景;如何将"文化"落实到"制度"上,需要依靠人本化管理,营造学习型组织。学校文化应以育人为本,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这样才能将学校文化与学校教育、管理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