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 导语:国家的海洋安全与海洋文化,总是密切相联和相互作用的。维护海洋安全是海洋文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海洋文化对海洋安全又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以及海洋战略地位作用逐渐凸现,海洋安全也随之  相似文献   

3.
<正>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地球表面的70%以上被海洋所覆盖。我国是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党的十八大已经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水声是人类迄今为止所知道的唯一能在海洋里远距离传播的能量形式。其他物理媒介,如可见光、电磁波、  相似文献   

4.
海洋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的共同遗产;海洋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海洋。为此,联合国把每年的7月18日定为世界海洋日。海洋科学家更是提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6.
系统论述世界六大新兴海洋产业(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深海资源开发、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和邮轮经济)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因地制宜;二是加强金融和财政政策对新兴海洋产业的支持力度;三是实施引智计划,抢占全球技术市场;四是开展深海资源调查,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新兴海洋产业是世界海洋经济的未来,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成为新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基于2007年—2017年我国11个沿海省市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分析海洋科技创新、海洋全要素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自我增强机制;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双向促进关系,相互促进效果较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大于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洋全要素生产率,海洋全要素生产率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通过发挥自我增强机制的提升作用,提高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全要素生产率的相互促进效应,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经济质量,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2011—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市海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并引入时滞效应分析创新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中资金投入比人员投入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海洋科技创新效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海洋科技创新效率省际差异较大;海洋科技人员素质对于创新效率有1年的滞后效应;海洋科研经费投入强度、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外商投资利用水平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正相关,海洋科研人员素质与海洋科技创新效率负相关;海洋科研投入强度和海洋产业结构水平分别是影响高效率和低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2月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完成中巴印度洋联合海洋地质科学考察,返抵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这是"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入列后的首个远洋调查科考航次。"海洋地质十号"调查船是我国自主建造的全新一代高精度具有钻探功能的综合海洋地质调查船,自2017年12月26日入列以来,累计海上作业262天,稳定航行  相似文献   

10.
海洋科学哲学是人类对海洋自然和海洋科学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反思的成果。海洋科学哲学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的性质;同时,具有沟通海洋自然科学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的纽带作用。本文基于海洋科学文化理念,探索海洋科学解释、海洋科学哲学主要问题及海洋科学哲学的海洋文化转向。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被中国科协确定为浙江省唯一的"县级科协联系点",依托辖区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特色鲜明的海洋产业以及得天独厚的海洋教育优势,区科协紧抓机遇,务实创新,强化活动载体、基础设施、示范体系和组织网络"四大建设",做精海洋科普这一特色品牌,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以海洋科技为主调,唱响科普宣传主旋律海洋是海岛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宣传普及海洋科普知识  相似文献   

12.
《百科知识》2013,(22):2-F0002
<正>一只法国探险队驾驶一艘科学考察船,用36个月的时间对全球海洋进行了探测,发现了150万种海洋新生物,许多尚未被命名。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些。桡足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类非常小的甲壳类动物,是海洋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相似文献   

13.
海洋文化具有深刻的科学思想底蕴,海洋文化的科学思想发韧,重要的工作是:剖析和发扬海洋文化所显现的珍贵的科学思想价值;发掘海洋科学文化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精粹;将科学文化的珍贵思想意蕴加以传承和弘扬.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关怀,这之间是有韧度和张力的,做好这一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正> 海洋灾害是自然灾害的一种,是由海洋作用形成或引发的、能造成生命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事件。但本文所述的海洋灾害不同于一般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法。一般自然灾害以致灾因子划分,如气象灾害、水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而我们所讨论的海洋灾害,既有“海洋作用”这个致灾因子,又有海洋区域为背景。它既包括气象,也包括水文、生物以及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海洋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构建海洋科技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赋权进行实证分析并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借助空间计量模型对海洋科技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我国沿海省份地区海洋科技竞争力具有明显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差异性;海洋科技对社会经济支撑作用最明显的3个省、市分别是天津、上海和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人才结构,海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和科技素养对海洋科技竞争力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盖美  岳鹏  杨苘菲 《资源科学》2022,44(8):1645-1662
海洋环境保护是助推海洋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本文基于熵权TOPSIS法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进行测算,借助重心模型刻画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得出以下结论:①环渤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存在较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偶有波动;但空间异质性显著,南部经济区较高,西部经济区较低。海洋生态环境质量重心整体呈向西再向北迁移的趋势,各经济区内部重心移动差异性明显。②从地区整体效应来看,对海洋生态环境直接贡献强度排序为:环境规制>生活水平>科技水平>科技投入>0>碳排放量>农业污染>工业化水平>劳动力结构>废水排放,对其他地区的溢出效应影响排序为环境规制>0>碳排放量>劳动力结构>工业化水平>废水排放。③分区域来看,各影响因素在不同经济区的作用效果不同,西部经济区产业结构、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环境规制、生活水平提升海洋生态环境水平;南部经济区经济发展、科技水平、科技产出、生态优化、环境规制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效果明显;北部经济区生态优化和环境规制推动地区海洋生态环境发展。研究为环渤海地区沿岸省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性的定量测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马健 《科学与管理》2011,(5X):25-27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对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需求。山东是全国海洋科技力量的富集区和国家海洋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但人才结构不合理,由此带来了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突出问题。要为蓝色经济提供人才支撑,必须打造海洋科技人才战略体系,编制发展规划、制定人才目录、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打造海洋科技人才示范基地,形成以项目带动引智、以引智促进项目、以基地聚集人才的良性互动新机制,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基地,完善蓝色经济区研发体系,加快蓝色经济中的产业技术突破和成;彩转化;构建海洋科技人才组织形式,面向“产学研用”组织成立海洋领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有关部门和沿海7市海洋人才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商合作机制,统筹推进沿海7市海洋人才队伍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离不开重大海洋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海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两大原动力。在分析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构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探寻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祖籍山东莱州.从小生在海边,长在海边;至今生活过、工作过的地方都近海边;从事海洋科学的研究:名字中也带一个“海”字……连武光海也笑言,”我可能是老天注定与海有缘吧。”谈到海洋科学,武光海兴致颇高.“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海洋科学研究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地观测:其次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