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晏学宁 《乒乓世界》2001,(10):22-24
8月22日下午我走进国家队训练馆,看见刘国梁正用孔令辉的横板与威海环翠区俱乐部的吴广打比赛,孔令辉站在一边观战,还不时给双方支招。只见刘国梁一边拉球一边对孔令辉说:“这块球板怎么这么‘肉’?你用这个板打球可真不容易。”这时,吴广把球打到刘国梁的反手位,刘国梁漂亮地用反手敲了一板直线,打得吴广措手不及,观战的人大声叫好,刘国梁自夸道:“我用直板都能敲,横板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文献   

2.
赵晖 《乒乓世界》2004,(7):16-16
1996年奥运会前,阎森作为10名攻擂手之一参加了“CCTV中国乒乓球擂台赛”。4月20日,他首次在电视直播中亮相对阵孔令辉。赛前我问他,和孔令辉战绩如何,他说技术上有差距,如果拼下第一局也许还有得打。第一局比赛阎森拼抢积极主动,只以22:24惜败,第二局则一点儿机会都没有,很快以11:21输掉。第二年的世乒赛男单半决赛上,阎森负于老瓦,也是同样状况。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阎森这个人能比较正确地估价自己。  相似文献   

3.
特别报道     
冷门:唐鹏3:1孔令辉 (时间:4月20日男团第三轮;比分:11-9,11-9,3-11,13-11) 新人:唐鹏,20岁,右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北京华联商厦俱乐部。最好成绩为2000年全国锦标赛男团亚军, 1999年亚洲少年赛男团冠军、男单第3名,1998年全国少年赛总决赛男单冠军 点评:这场球唐鹏在场上非常兴奋,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完全抱着拼的态度。技术方面,唐鹏发球比较好,比赛中孔令辉吃了不少他的发球,这样唐鹏在前三板上占据了主动。打相持球时,唐鹏非常凶,可发力可不发力的球都积极发力,给孔令辉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北京华联商厦俱乐部教练张雷  相似文献   

4.
陈洁  夏娃 《乒乓世界》2005,(5):59-59
梅兹初露锋芒是在2001年大版世乒赛上。在男单32进16的比赛中,他与孔令辉打满了5局,尽管最后惜败,但他正反手强有力的爆冲致使孔令辉的球板出现了破裂。那年他刚满20岁。  相似文献   

5.
喜欢孔令辉的人一直很多。自天津世乓赛上他夺得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至今,他收到上万封球迷来信。不少读者给我写信,问孔令辉的通讯地址。回过信后,又有人再来信。于是,因为孔令辉的缘故,我和一些女高中生、女大学生成了朋友。“你说孔令辉到底是什么性格的人?”问这话的女孩子专程从天津赶到北京找我,她三句话离不开孔令辉。关于这位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我差不多可以对答如流,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把我问住了。很难说孔令辉的性格到底是开朗还是内向。大多数场合他话不多,但是他和一些同龄伙伴谈天说地时,又能感受到他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6.
“虽然没有瑞典人参赛,但是我们的对手还是不少,而且孔令辉、刘国梁、马林都有伤,比赛并不好打。”——尹霄 “每次比赛要预测冠军都比较难,如果非要说的话,我想中国队的几个年轻球员会有机会。”——陆元盛 “这次参加比赛设有什么想法,就是一场一场地打。预测冠军,我想王励勤、马林、刘国正和萨姆索诺夫有希望。”——孔令辉 “这次我们队去五个人,每个人实力都不错,所以我没有给自己定什么具体目标,我想只要能够打败遇到的外国选手就可以了。”——张怡宁 时间刚刚进入21世纪第10天,从不寂寞的国际乒坛便在日本横滨展开了…  相似文献   

7.
卡塔尔之行,最让我感动的一瞬间是在回国的飞机上,王皓谈到孔令辉的时候。“这次比赛我们同住一个房间,有很多我不懂的地方他都会教我。打完比赛,孔令辉会帮我分析在场上出现的问题。比如对朱世赫这场球,我对旋转的处理不是很好,而他打削球比较好,他就告诉我怎样去调节o”  相似文献   

8.
长城汽车中国国际乒乓球擂台赛第二场比赛于2月3日在江苏昆山进行,男子比赛孔令辉以3比0战胜荷兰的凯恩,女子比赛李楠以2比0击败张莹莹。 参赛运动员于2月2日先后抵达昆山,凯恩首先到达赛地后,仍然按欧洲时间安排作息,2日很晚才睡觉,一直睡到3日下午一点(这时欧洲是早晨)。起床后凯恩来到赛场,江苏队朱江与他对练了一个多小时,这次凯恩依然由他的教练、原中国国手杨建华作场外指导,在运动员挑选比赛用球时,凯恩挑了一会儿,表示自己不太会挑球,让孔令辉来选择,结果孔令辉又把这一权力移交给了杨建,结果孔令辉又把…  相似文献   

9.
上期载:是上天成就了孔令辉,还是孔令辉自己成就了自己——这是一个让人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但现在任何人——我、你、孔祥智、孔令辉恐怕都不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 * * “孔令辉的确很幸运。小学上的是继红校,上小学后正赶上学校成立乒乓球队,他的班主任也特别支持他在乒乓球队,所以乒乓球队成立第一年他就进去了。这时省  相似文献   

10.
尽管前4局孔令辉3比1领先,但场上并没有显出他占多大优势。之所以能领先,一是孔令辉在思想上比较集中,二是战术上用得比较正确,先给施拉格的正手,然后再送他反手。后来施拉格能连赢3局,反败为胜,主要暴露出孔令辉在前三板上没有优势,相持也比不过对方。在比分咬得不是很紧的情况下,孔令辉的正手还有一定的优势,一旦比分咬紧,正手的使用率下降,整体的威胁也就要差一些。双方反手相持时孔令辉也没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最早的篮筐,因 为是用来装蜜桃的 竹制篮筐,篮筐下部有底,每次将球投进去后都要搬梯子爬上去把球取下来才能重新开球继续比赛。 反反复复搬梯子爬上爬下取球,成了当时进行篮球游戏的一大累赘,于是,不少人有过改进篮筐的想法。不久以后,奈史密斯在与同事们的合议下,经过多次改进,终于创制出世界上第一副以金属材料做成的。底部没有封闭但其口径比球小的球篮。使用这种球篮比赛,每投中一球,比搬梯子取球方便多了,因为它只需用竹竿带球捅出篮筐。但是,即便如此,此时还没有人想到要投进球后使球自动从篮筐里落下来。 1893年,…  相似文献   

12.
让直板“疲于奔命”——孔令辉反手侧拉接调右压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晖 《乒乓世界》2005,(10):100-101
这组图体现了孔令辉灵活的战术运用——先压马林反手再空正手,然后再压马林反手,落点上的变化非常大。这种战术套路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作为依托。马林在接发球上无法夺得生动,于是他作好了下一板拉的准备。在这样的前提下,孔令辉利用假动作,通过反手侧拉的技术打落点,压制住马林,这种出其不意的进攻和落点变化意识报有威胁。随后孔令辉反手一“抹”,用旋转和落点优势,迫使马林大范围跑动击球,这样就为下一板进攻创造了绝佳的机会。孔令辉的这套战术运用是横板打直板的经典体现。  相似文献   

13.
Dreamer 《乒乓世界》2012,(10):126-129
这一套W8型号是老Wilson中的老大哥,约生产于40年代。和当时流行的乒乓球板套装一样,附有球网、球和球例(规则)。以砂纸为覆盖物,是带有大芯的硬三夹板结构,和以后的三夹老Wilson大为不同。收藏这盒球板时我有个教训,打开盒子时,我的手开始红肿,而且多日不退,最终去看医生,医生说是给一些不知名的小东西咬到了。从此,每当得到一些很老的球板时,我都会戴上口罩和医用手套来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4.
《乒乓世界》2010,(4):18-22
去天津打“直通莫斯科”队内大循环的前一天,郭跃得知自己不用参加比赛了。训练时孔令辉在她旁边的球台给需要参加“直通”的刘诗雯和姚彦喂球,郭跃和饶静文互相发多球,发完一盆球,两个人要聊上几句,看她表情挺轻松的,不像是在聊训练情况。  相似文献   

15.
一笑而过     
在第45届世乒赛团体赛之前,我从不相信自己会喜欢遥不可及的人。但那次比赛却使我深深地记住了两个人——孔令辉和刘国梁。 随后,在备战奥运会的时候,小辉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而国梁却走入了低谷。当一好一坏的消息传出时,我只能将它们相互抵消。不过,孔令辉和刘国梁并没有让我失望。那就是——他俩都站到了男单领奖台上。尤其是孔令辉,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冠军。那一刹那,我实在忍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那一刻,我终于明  相似文献   

16.
尹霄 《乒乓世界》2006,(12):16-17
孔令辉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当然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最关键的,还是他的技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男队正处于低谷,当时我们的横拍基本是陪练为主,模拟欧洲的打法,陪主力对抗训练,直拍正胶才是重点队员。在直拍正胶受挫之后,中国才开始探索横板之路。孔令辉,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17.
“在这些球员里,我的年龄要大一些,个子也高一些,守门的忧势就多一些,个子高是防任意球的一个条件,尤其那个时候我们都是小孩子,我也曾经因为身高优势扑出过不少球。我组织了几个人做人墙挡球,但是大卫出乎意料地将球旋过人墙之后直挂死角,我当时都愣住了,想这小子是怎么练的这招?那个球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后来他出名后踢的很多任意球我也看过,技术上虽然精湛了不少,可是那股杀气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他罚任意球的时候我是知道那个球的线路的,可就是防不住,可能是球太快了,而且他罚的球总是不可思议地变线。”这个儿时的对手说出了所有守门员的心声,防守贝克汉姆的任意球成了守门员最不愿意做的差事。“我现在已经不踢球了,可是每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他进球,我都会非常高兴。最近我见过他一次,看到我他还是过去那样,有些腼腆,但是丝毫没有球星的架子。跟老朋友敢耍大牌,哼哼,我揍他!”  相似文献   

18.
金鉴 《集邮博览》2010,(5):67-67
一次我给我非常崇敬的漫画家华君武老先生去信,当时我仅仅是请华先生在方便的时候,在我寄去的空白纸片上签名留念。华先生接到空白纸片后,居然为我画了一幅漫画,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为此我深深地感谢  相似文献   

19.
从1988年进北京,十多年来孔令辉一直住在运动员大楼里。直到2000年,25岁的孔令辉才在北京东三环附近买了一套三室一厅的住房,父母从哈尔滨到北京过年时可以有个栖身之地。孔令辉忙,当教练的父亲孔祥智也忙,所以装修房子的事情就交给母亲谷淑霞了。12月中旬的一天,谷淑霞又匆匆赶到北京,这一个月,她在两个城市之间已经往返四趟了。谷淑霞是个快言快语的人,尽管孔令辉不喜欢张扬,一再嘱咐母亲不要跟人提他做过的事情,但是毕竟我们很熟了,谷大姐没把我当记者,聊着聊着,就把儿子做过的好事给“抖落”出来了。“从悉尼…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09,(1):70-70
2008年底的国家队教练员竞聘,由于孔令辉参与竞聘女队主教练,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关注,也有一些朋友向我求证各种各样的猜测。事实上,孔令辉事先就跟我交流过,告诉我他想竞聘女队主教练。在我来看,孔令辉有这方面的要求,来竞争女队主教练是件好事。我想每一位中国乒乓球女队的教练可能都会有这个想法,只是更含蓄一些,没有表现出来。在北京奥运会的周期里,我和孔令辉之间的合作,以及与其他教练的配合都非常默契。孔令辉是一个老运动员,当教练员的时间不长,我也很希望能够把我当教练的经验都传给他,希望他能更快进步,将来能够挑起中国乒乓球队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