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泳世界冠军晁娜是个十足的漂亮女孩儿。 1米79的身高,流线型的身材,本来就够让人羡慕的了,晁娜还长了一张秀美的面孔:细弯的眉毛,透亮的笑眼……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那一头很有层次的乱发,棕黄相间的,几乎是整天和一池碧水打交道的游泳和跳水运动员特有的,但晁娜的似乎更有形,也更好看。  相似文献   

2.
宋晓波何许人也──宋晓波,原北京女子篮球队队长一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口京味普通话,当算个地地道通的北京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宋晓波的脑子里;北京人爱首都,就像中国人爱祖国。所以,1974年,当响当当的全国第一军旅八一队和急需招兵买马的北京队同时向她招手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北京队。她为北京女篮带来了最辉煌的时期:1975~1979年,身为队长的宋晓波率领队友两夺全运会冠军;1979年和1981年,她和她的北京队杀出重围,两次登上全国女篮甲级联赛冠军的宝座。──宋晓波,原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  相似文献   

3.
刘国栋 《新体育》2008,(10):34-35
脸上的红霞已经褪去,身上很少见到粉色或者红色——颜色较暗的服装倒也与她的肤色相配,一头短短的头发让她在一群“马尾发”中非常醒目,很少笑,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毫不留情地张开……然而,当33岁的奥克萨娜·丘索维金娜结束完美一跳,夺取跳马银牌之后,体操馆沸腾了,全场观众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超越了对于冠军的礼赞。这掌声,是对丘索维金娜33岁“高龄”仍有如此竞技状态的赞叹,更是对她身上散发出的伟大母性之光的赞美。在北京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是一个奇迹,让所有知道她的人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4.
流星思凡 《乒乓世界》2006,(10):I0012-I0012
看文章之前,和“流星思凡”有很长时间的语音聊天,她的声音有些懒,一听就是个很乖的孩子,她说她之与牛剑锋是“特殊时候遏上特殊人”,经历了一些人生痛苦的小“流星思凡”让小编我像她心疼牛牛那样同样心疼着她。偶尔也会俏皮两下的小“思凡”,小编姐姐希望你可以快乐的生活!这里我送给你一首歌:王筝的《我们都是好孩子》,感觉那是一首你会喜欢的歌。 “思凡”真的是很爱牛牛,两句话离不开牛牛,张嘴闭嘴的“牛牛精神”。为了牛牛“思凡”学会了很多事,她通过网上的知识自学会了photoshop,还自己做了一个“剑露寒锋”的网站。也做了很多事,从05的7月到06年的7月,在全乒乓的“剑露寒锋”版块上她做了整整一年的版主;05年给牛迷们做了DIY的牛迷衫;今年她又做了新款的设计,并且拥有她的牛迷衫的牛迷从4人增至了十几人;平时牛牛有什么信息,她都会发短信告诉给大家:还和3、4小牛迷保持着信件的来往;她还说以后要经常给牛迷们搞活动……这个有个性的小姑娘,不想我把这些事写出来,她说做这些都是心甘情愿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田野 《网球天地》2014,(9):54-55
在广州星河湾网球俱乐部见到郑赛赛时,她正在跟男球员进行训练比赛,刁钻的球路、多变的打法、精准的落点,让球网对面高她一头的男球员抵抗起来很是吃力。7月底的广州,酷热难当,一盘比赛打完,郑赛赛的衣服可以拧出很多水。汗水也顺帽沿往下滴答。她心里很清楚,正是这一滴滴汗水的付出,才让她在追梦路上的每一步走得异常坚实。  相似文献   

6.
柏强 《新体育》2003,(1):42-44
主力前锋胡晓桃受了伤,宫鲁鸣从八一队调来一个瘦高个儿当替补。 这瘦高个儿,短发爽利,肌肤白皙,两眼水汪汪,像个伶俐的广告模特。打起球来她满场狂奔,作风硬朗,很不惜力,可刚来时,宫指导却不屑一提地说:“她脑子里有水,不清醒,差得远。”于是,把她放在第六人的位置上。 谁知世锦赛上,这瘦高个儿大出风头,9战中有6次得分达到两位数。对西班牙一战,她刚一上场就以两个三分球赢得满场掌声,并使中国队以15比8领先对手7分之多。第二节西班牙队将比分缩小为18比19时,又是她的一记后仰投篮让中国队将比分差距再度扩大;中…  相似文献   

7.
《游泳》2015,(1):50
2015年1月10日上午,游泳冠军韩雪、齐晖、晁娜、张宇、陈祚齐聚北京未来广场,出席水孩子"未来之星"世界游泳冠军见面会,共同助阵中国婴童水中运动的发展!水孩子是首家系统进行水育早教课程专业设计的品牌,此次盛会得到世界游泳冠军的大力支持,为中国婴童水中运动教育行业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世界游泳冠军与水孩子品牌掌舵者贾哲先生一起开启了"2015年  相似文献   

8.
昌平区位于北京的北部,昌平县城距北京德胜门仅有32公里,是北京的卫星城之一。县城的位置又恰巧处于华北平原最西北部的边缘地带,她的东面和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平原;西面和北面,是连绵起伏的巍巍群山。  相似文献   

9.
百希达寄语     
《乒乓世界》2008,(5):139-139
百希达互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腾晔:我的偶像是王楠。很庆幸我的小名和王楠姐姐的一样啊!很喜欢她!因为她的球技和韧性,也很感激她,因为是看了她的比赛和采访让我明白了人生要向前看,不能沉醉于过去的荣誉中,也不能让任何失败和困难阻止了前进的脚步!借此机会祝福王楠姐姐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创佳绩,小楠楠永远支持大楠楠姐姐哟!  相似文献   

10.
张娟娟 《新体育》2009,(2):31-33
回味让人振奋,温习使人深刻。虽然北京奥运会已经远去,但是接连战胜三名韩国顶尖选手,一偿中国几代射箭人夙愿的场景,仍然是奥运冠军张娟娟脑海中最华美的乐章。让我们跟随她的笔触,再次重温那个激动人心的雨天,感受体育中输赢之外的撼人力量。  相似文献   

11.
张巍 《围棋天地》2006,(11):76-76
李丽会下围棋,棋力大概有业余3级,学习围棋半年以上的孩子她恐怕就要下不过;李丽会给孩子讲课,最擅长的就是介绍棋盘和棋子,讲到滚打包收恐怕自己就要糊涂了。但是这丝毫也不影响她从事围棋工作,因为她最拿手的是让小朋友喜欢上围棋,将孩子引进围棋的大门。  相似文献   

12.
半个北京人     
韦瑞萍(Robyn Wexler),一个地道的旧金山美女,多年的瑜珈运动让她保持着良好的身形。韦瑞萍第一次到中国是1995年,当时为了学一门外语的她独自来到北京,在首师大进修了半年的中文。半年中,她去了不少城市游玩,也渐渐喜欢上了中国。1999年,韦瑞萍重返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异国生活旅程。如今,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韦瑞萍,在北京享受着瑜珈,事受着东方古都的风貌。韦瑞萍的瑜珈运动生涯已经有近10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卡塔尔世乒赛时,福原爱第一次为了让人签名而撕下自己球板上的胶皮,偶像王楠的签名让她欢呼雀跃,那次比赛之后她戏言,自己如果到中国国家队,只有给人家送水的份儿。  相似文献   

14.
郎平,这是一个 人所共知的名字,而须赘述。她作为北京申奥代表团 的一员,亲赴莫斯科渡过了 终身难忘的四个日夜,她的 耳闻目睹记录在字里行间,这 几篇日记既是她心灵的写照, 也是申奥成功恢宏场景的拾遗 补缺。发表在这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焦志敏,一个让人很难忘记的名字,原因有三:其一是她上个世纪80年代辉煌的乒乓球事业;其二是在中韩未建交的情况下,嫁给韩国乒乓球运动员安宰亨;其三是缘于她今天的双重头衔--北京某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国某公司北京分公司老总。  相似文献   

16.
宋斐 《乒乓世界》2005,(9):32-34
她并不爱打乒乓球.因为在她看来.自己更适合去做生意.她有着极佳的把握机遇和风险投资的能力;她爱美,以至于一度被认为在八十年代“领导了中国女队的流行潮流”;她战功卓越.征战乒坛十年.四获世乒赛冠军,她的高抛发球和反手推挡几乎成为了标志性的技术动作;她其实很脆弱,“汉城奥运会名单风波”让她不得不找了个理由西去意大利。十年之间与中国乒乓界彻底隔绝;她骨子里非常好胜,在亚平宁半岛上.她当过教练,做过玩具外贸,经营过中餐馆.因为她想证明自己在乒乓球之外的价值;她37岁时,生下了自己的儿子,为了他,她可以放弃一切;在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她终于回归到了乒乓球这个圆点上,她放弃了意大利的永久居留权.出任八—乒乓球队代理大队长一职。  相似文献   

17.
宋斐 《乒乓世界》2005,(6):46-49
有一种感动,来自欣慰;有一种宽容,源于理解;有一种告别,因为满足。2005年5月5日早11点,王楠成了整个万体馆最幸福的人,那一万零一朵玫瑰和数千双为她挥舞的双手,如炽热的烈焰,让她在女双半决赛获胜后难以抑制奔腾的热泪和感慨,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18.
李庆玉 《新体育》2003,(12):24-25
伤病让江永华的车轮过早地“偏航”……奥运会自行车项目的变化以及北京的“一双慧眼”,又让她回到了“航道”。几近而立之年,她尝到世界冠军的滋味.而今,她又把目光盯在了雅典奥运会  相似文献   

19.
刘皓 《新体育》2007,(7):28-29
20多年前,一篇名为《扬眉剑出鞘》的报告文学让栾菊杰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从1984年奥运会上夺得女子花剑个人金牌的那一刻起,她就在中国的奥运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古人云,五十知天命,可栾菊杰偏不信,侨居加拿大多年的她再次出现在国内公众面前时,竟宣布将力争出现在北京奥运会上,而且是以运动员的身份。  相似文献   

20.
吻别健力宝     
10月某日,当朱广沪带领他的“健力宝”弟子们登上北京飞往东京的飞机时,机场冷冷清清,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们此时正在为奔波于亚洲上空的国家足球队牵肠挂肚,没有人对第三次赴巴西的健力宝队投入太多的热情。一位山东青岛的女球迷,刚刚结束她北京的旅行。此行的目的是去见让她魂牵梦绕的健力宝队,但她没有成功。1997年10月,在中国,健力宝队已经不再是大部分球迷关注的焦点,但那些与他们同龄的球迷却仍然对“健力宝”这3个字挚爱难舍。以下是一色作者刚收到的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寄来的信,写信的是一位医学院的女学生,叫焦波。“我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