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北京体育大学篮球专业毕业,毕业后在181中学任体育教师,后在NIKE中国公司市场部任职。1999年成功运作王治郅登陆NBA,使其成为参加NBA的亚洲第一人,夏松因此声名鹊起。随后,夏松又将巴特尔以自由球员的身份送到NBA,2003年,夏松经过艰苦操作,又将名气不大的薛玉洋成功输入NBA,但篮管中心随后发表不支持薛玉洋加入NBA的声明又让此事搁浅。  相似文献   

2.
2.11米的身高、醒目的黄色束发带、招牌式的犁田小辫、黝黑的皮肤。NBA球场上,拥有这样特征的球员不在少数。 在7月16日上海波特曼丽嘉酒店的Marble Hall,这样的外貌特征只属于一个人:杰梅因·奥尼尔。 这位NBA新生代的球星首次亮相上海,身份是2004耐克篮球“斗秀场”——节奏篮球的使者。在这场将在上海、广州、杭州、深圳、南京、温州、福州、昆明、北京、长春、沈阳、哈尔滨、武汉、成都、西安、青岛、大连等17个城市火热上演的青少年暑期篮球盛宴中,共有2800余支球队、一万余名球员参加,规模空前、战事激烈。而杰梅因·奥尼尔——或者,我们更爱亲昵地称他为:小奥尼尔,就是专程来为该项比赛加油助威的。 凭借对篮球节奏的深刻理解,曾经的“NBA最年轻球员”正走向自己的黄金时代。今天小奥尼尔作为“节奏篮球”的使者,就将与来自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的亚军上海南模中学队的球员、街头篮球手、街头涂鸦艺人、HIPHOP舞者一起交流“节奏篮球”的心得。  相似文献   

3.
板凳崽 《当代体育》2003,(38):14-15
2003年9月21日,第22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哈尔滨开赛了,在观看日本队的比赛时,我很奇怪,为什么报名单上没有田卧勇太的名字。因为在三个月前,我刊的特约作者“板凳崽”曾经给我发来一篇稿子,说日本有一位球员很厉害,将要到NBA试训,于是我知道了田卧勇太的名字。但说实话,当时我并未在意,我认为凭他的身高,要打进NBA无疑是“痴人说梦”,于是稿件便压了下来没有刊登。 2003年9月27日,NBA宣布23岁的日本球员田卧勇太(Yuta Tabuse)正式加入丹佛掘金队,成为继三位中国球员王治郅、姚明、巴特后第四位敲开NBA大门的亚洲球员。与前三位中国巨人不同的是,田卧的身高只有1.75米,他的成功为亚洲千万球技出众但身材有限的篮球少年打开了另一扇通往篮球殿堂的大门! 这是我一年前的文章,现在补充了田卧在NBA的奋斗之路,大家可以看看,没有好身材,没有好体格,在篮球场上什么优越性都没有的日本青年,是怎样抱定梦想不放松,是怎样对待追求和挑战的。在中国,大概有成百上千的选手先天条件比田卧选手好,但想想我们又是怎样得过且过的。为什么没有梦想?为什么那么轻易地放弃梦想?为什么有人要扼杀别人的梦想?——作者  相似文献   

4.
克克 《新体育》2008,(11):36-39
2001年.王洽郅成为中国球员的NBA第一人.形单影只。一个赛季后.巴特尔也来了.中国球员有伴了。再转过年来,姚明以状元身份登陆NBA.那个赛季出现他、王治郅和巴特尔三名中国球员在NBA并肩作战的壮观景象,被《纽约时报》形容为”移动的中国长城”。三个大个子,  相似文献   

5.
在高手如云的篮球世界里,不但球员与球队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就连赞助商们也会瓜分为这块大蛋糕而上演一番血战。如今耐克与阿迪达斯依旧是NBA最大的装备赞助商,李宁、匹克等中国品牌也占据着一定的份额,而Under Armour(安德玛)在布兰登·詹宁斯成功打出NBA市场之后,本赛季更是  相似文献   

6.
夏松身上有一种张扬的个性。大学时长发飘飘,抱着吉他狂追女孩子;毕业后却成了勤奋踏实的上班族,是北京市的优秀青年教师、耐克公司的出色员工;如今的他,轮廓分明的板寸、一口地道的美语,已被公认是中国体育经纪人的第一人,他今天的名声,与几位同NBA结缘的中国球员密不可分:王治郅、巴特尔、薛玉洋。他是他们NBA之旅的奇迹创造者。  相似文献   

7.
《篮球》1997,(9)
我国参加首届耐克欧洲篮球训练营的三名年轻篮球选手是金立鹏、陈可、姚明。他们三人在巴黎的训练得到主管乔治·雷威林的充分肯定。雷威林是最优秀的美国大学篮球教练之一。“中国球员使首届耐克欧洲篮球训练营更为杰出。”他说,“公平地说,金立鹏是训练营中最好的得分后卫,陈可和姚明同样出色。他们的场上技术和训练态度给教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8.
1998年门月初,笔者到美国参加耐克篮球市场会议,其间NBA劳资大战正酣,而美国媒体、球迷、俱乐部、球员、商家对NBA封馆的反应各不相同。媒体倾力报道NCAA每天的报刊、电视的NBA报道几乎大同小异:谈判进程,谈判结果,而最终的信息“总是没有实质性进展”。由于劳资双...  相似文献   

9.
易建联,这个干净俊朗的小将一次一次掀起着篮球场上的热浪,也一点点提高着观众对中国篮球未来的期望。而对于阿联来说,最让他喜悦是那件新得的“秘密武器”——Nike Pro贴身运动服。作为耐克的签约球员,易建联总能够比其他人更早地尝试到耐克最新科技带来的革命性体验。谈起他的秘密武器,他反复说着“舒服”这个词,“这是我第一次接触  相似文献   

10.
遥远 《当代体育》2003,(2):50-50
两年前姚明现在的美国顾问比尔·达菲曾说过姚明选秀排位至少在前五名,而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而比尔·达菲却深信不疑。他表示说前五名只是他当时最保守的估计,现在事实证明他的话没有错,当他第一次见到姚明时就清楚他将来的前景,他绝对是一个篮球天才。他用了一个中国人并不很熟悉的概念:“姚明比现在NBA绝大多数球员拥有更高的‘篮球智商(BASKETBALL IQ)’”。我们可以把这看成是一次“篮球猜想”命题的推出。无独有偶,同年前NBA著名中锋比尔·沃尔顿在12月底的《ESPN杂志》上,撰写了一篇长篇报道,专门介绍与他颇有渊源的姚明,对姚明的篮球前途十分看好。因为姚明初入NBA时,费城76人队的NBA名帅拉里·布朗曾认为姚明“很像当年的沃尔  相似文献   

11.
拯救美国梦     
杰里·科朗杰洛。在“梦七”名单未出炉前,我相信,只有那些资深的“篮球疯子”知道这个名字。2006年3 月5日,正式的“梦七”23人集训名单出现后,他被人称作“疯子”。这个“疯子”从2005年4月27日到2006年 3月5日,10个月的时间,他由东到西飞遍了美国,与无数NBA球员接洽,笔记本上不断有球员  相似文献   

12.
在2000年奥运会之前,也许在美国人的眼里只有美国篮球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篮球,因为由NBA球员组成的美国队连续两次极其轻松地拿下了奥运会冠军和一次世锦赛冠军。在1998年世锦赛上,虽然美国队临时拼凑了一支全部由非NBA球员组成的阵容,但依然获得了铜牌,这更进一步增强了“美国篮球天下第一”的信念。可是,在2000年奥运会上,由NBA球员组成的“梦之四队”遭到了其他国家球队的顽强抵抗,尤其在2002年世锦赛上,“梦之五队”更是创下了美国篮球的“新低”——仅仅获得第六名,从而令美国篮球开始正视整个世界篮球的发展。以下就是美国篮协在其官方网站上对参加2004年雅典奥运会比赛的其他国家篮球队的介绍和分析,这个举动在其他各次重大比赛前是极其罕见的。  相似文献   

13.
雪尘 《新体育》2011,(3):22-25
当姚明因伤整个赛季都停摆后,许多人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名中国球员易建联,期望他能够扛起中国“移动长城”在NBA的大旗。  相似文献   

14.
在认识街头篮球之前,篮球对我而言 一直都是光明的。看看每个NBA球员,一夜 之间,平步青云,一生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终日都被包围在鲜花、美女和耀眼的镁光 灯下,与我们仿佛隔若两世,可在接触到丹 尼尔斯的故事后,我发生了些改变。其实还 有更多不幸的人,他们同样打篮球,甚至球 技不输于NBA球员,可因为身世、生活环境 的因素,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在所有有关街头篮球的报道中,几乎 所有的人都认为“山羊”是纽约有史以来最 伟大的街头篮球球员,但他的命运过于悲 惨,终其传奇生涯到头换来的只是“没有打 过NBA的最伟大的球员”的怨叹。但丹尼尔 斯不同,他同样经历过贫穷、毒品、犯罪和 黑道,可最后他挣脱而出,最终尝到了跨进 NBA殿堂的滋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篮球乌托邦     
在没有N BA的日子里,你希望看到一个崭新的篮球联盟吗?球员自己建联盟,实现自救,这堪称是个绝妙的乌托邦设想。斯塔德迈尔的梦想乔布斯的去世令世界永远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梦想家,但世界不会因此而寂寞。阿玛尔·斯塔德迈尔现在正陷入一场疯狂的梦想计划中。如果NBA停摆继续无限期拖延下去,他想带头自建一个篮球联盟来和资方抗衡。即使斯特恩、巴克利等人都对这个提议嗤之以鼻,认为那只是老虎吃天的妄言,但是当1946年  相似文献   

16.
如果是在法国巴黎时装演示会的T型台上看到他,你会确定这人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法布里斯(2002年世界男模大赛冠军);即使置身人声噪杂的酒吧间,谁也不会怀疑一身西服革履、打着几千美元一条“名贵之天”蓝色领带的这个人有贵族血统;甚至当他在NBA篮球场上来个空中转体360度的精彩反身大灌篮后,大多人都会怀疑——这人是不是来错了地  相似文献   

17.
《篮球》2006,(11)
8月上旬梦七队的广州之行,是NBA球员进入国际大赛之后,美国国家队首次访华,在中国刮起了一阵篮球风暴。今年8月中下旬,"大鲨鱼"奥尼尔和麦格雷迪相继访华,进一步开启了NBA球员的商业之旅,直到9月下旬巴蒂尔来到北京,与中国运动品牌签订代言协议,才告一段落。翻开中美篮球交往史可以发现,NBA巨星访华,给中美篮球交往增添了不少亮色,推动了中美篮球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体育博览》2013,(10):115-115
匹克球星再掀NBA篮球风暴!8月27日,“为篮球而生”2013匹克球星中国行在北京拉开第二季帷幕。三位NBA明星球员——肖恩·巴蒂尔、卡尔·兰德里和蔡司·秦皇岛、九江等七座城市。  相似文献   

19.
高昌明 《新体育》2007,(10):11-11
NCAA(美国大学生联赛)是美国最精彩的联赛之一,也是NBA最重要的人才储备库,NBA球员80%以上都来自NCAA。1992年以前,美国派NCAA球员参加国际大赛,就拿到过世界冠军。正是NCAA联赛的高水平,才为美国打下了非常坚实的篮球基础。截至今年9月,中国只有一名球员参加过NCAA联赛——马健,他虽然最终未能加盟NBA,但90年代初经历过NCAA锤炼的马健回到国内,立刻用他高一超的球技和特立独行的风格掀起了一股马健旋风。今年9月,第二位踏上NCAA的中国球员出发了,季祥在6月李宁公司举办的篮球训练营中脱颖而出,获得MVP(最有价值球员),也获得了前往美国夏威夷大学打球、参加NCAA联赛的机会。在季祥即将飞往美国前,本刊特约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20.
马钺 《篮球》2004,(11)
尽管位置不同,但巴特尔、陈信安、刘炜和田卧能太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属于NBA朝不保夕的一群人。赵传在那首《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中唱道:“每一个晚上,在梦的旷野,我是骄傲的巨人,每一个早晨,在浴室镜子前,却发现自己活在剃刀边缘……” 巴特尔、刘炜们的心境大抵如此,“非保障合同”就像一把剃刀悬在脖子上,使他们时刻感受到商业法则那冷冰冰的本性。说不定什么时候一通电话,赖以糊口的工作就丢了。NBA有的是年薪千万的巨星、一掷千金的浪子,然而为谋生而打球的人也不少,据巴特尔的经纪人夏松说,NBA像巴特尔那样,合同没有保障的球员起码有上百名,这些球员构成了NBA的最底层。 边缘球员和NBA既接近又疏远,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的年薪大都在100万美元以下,而NBA的平均年薪是240万美元。他们从没有所谓的“忠诚”概念,因为他们的饭碗永远都被扔来扔去。进进出出NBA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飘洋过海来中国的CBA联赛谋生,比如热队的“鸟人”安德森。 尽管境况窘迫,但边缘球员对NBA往往有一种朝圣似的热情,打篮球是他们谋生的手段,同时也是他们理想的寄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