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笔者都要带师范生到小学实习,而几乎每次都有人问: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见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四册31课)中的“白日”写的是夕阳还是朝阳?老师们为什么会提这样的问题呢,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经过了解我们发现:现在老师们手中有好多种参考书,对“白日依山尽”的解释很不统一。有的说:“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明亮的太阳”,“依”是“从”,“山”乃“中条山”,“尽”是“山的尽头”,整句诗的意思是“明亮的太阳从中条山的尽头升起”。有的说:“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是“苍白无力的太阳”,“依”是“靠着、挨  相似文献   

2.
2001年人教版初语五册教师用书第23课《满井游记》的课文说明中,有一段话:“他(袁宏道)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第,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这一段话中的“床第”让人迷惑,为什么有的地方写作“床笫”(读为zǐ)呢?到底是“床第”还是“床笫”呢?先来看看“第”到底是什么意思吧。在《说文解字》里查不到“第”,但能查到“弟”:“韦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属皆从弟。”《说文解字译述》(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475页)中的“弟”字条还有一…  相似文献   

3.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同办公室有个语文老师的办公桌抽屉总是锁着。在当时那种清贫的环境中,我实在猜不透他的抽屉里锁着什么宝贝。后来某次闲聊的时候他自己道出了谜底:“抽屉里是教学参考书,不锁起来,学生拿去了,我还讲什么啊?”原来如此!教师和学生上课都拿着教材,老师怎样才能显得比学生高明呢?自然是把教材上没有而教学参考书上...  相似文献   

4.
“可以上课了吗?”教师弯下腰亲切地问。学生们回答:“可以。”其实.教师在问这个问题前.已经让同学在说ABCC式的词语了.同学们说出了很多.比如自雪皑皑、雷声阵阵、杨柳依依、春风徐徐等。许多人都以为在上课了,上课的铃声也已经响过了。假如这个时候,有人说.老师.不是已经在上课了吗?那一定会让教师感到不舒服.说不定旁边的同学也会戳他一下手肘:要你多嘴!如今,  相似文献   

5.
时下,青年教师队伍里出现一股“跳槽”风。能歌善舞者,跳!擅写会画者,跳!学有专长者,跳……或阴或阳,或明或暗。某师范学校1985年毕业分配出去的50名教师竟“跳”走了近三分之一,可谓百仙过海,各显神通。 教师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进行的又是创造性劳动,当然不乏各种人才。但在学校里并非无用武之地,用不着竞相“流动”出去。能歌的,何不教学生歌唱美好的新生活?会画的,何不教学生描绘多彩的明天?善写的,何不教学生书写出一个崭新的世界……教育天地  相似文献   

6.
初语第三册《祈使句和感叹句》里,有这样一个例句:“借你的笔给我用一下好吧?”附录《句子用途表》里,也有这样一个例句:“能把你的笔借给我用一下吗?”把这两个句子都归到祈使句里,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7.
这两年中,连续两次执教《项链》一文,原先已产生的问题又在头脑中萦回,那就是:《项链》一文中玛蒂尔德的形象究竟是悲剧呢,喜剧呢,抑或正剧呢? 现行的《教学参考书》和有关材料,都是归入了头一种,说是全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前面写女主人对奢华的追求,后面写她由此造成的悲剧,其中有对玛蒂尔德的同情。 虽然最后提出了“同情”二字,但对于最终仍是悲剧的论断,我很感疑惑,是以班门弄斧。将浅见说来,以就教于方家。 从短篇小说的创作来说,莫泊桑可谓是饮誉于全球的艺术大师。他的两篇杰作《我的叔叔于勒》和本文在我国都入选为中学教材。这两篇精品刻画的都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39~41页。教师甲:师(拿出一个正方体,六个面上分别写着“我、们、爱、数学、‖、”然后问学生):你找到了几个面?每个面上分别写了什么?生:我找到了六个面,这六个面上分别是:我、们、爱、数学、‖、。师:“我”与“们”在同一个面上吗?生:不是。师:“数学”在同一个面上吗?生:是的。师:在同一个面上,我们就可以说“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在同一平面内)师:观察“‖”与“”有什么不同?生:“‖”两条直线没有相交,而“”的两条直线却相交了。师:你说的非常棒!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叫做…  相似文献   

9.
虫乎?人乎?     
“哇,这是什么虫啊?”陈炳霖问道。他整个上半身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只有两只眼球跟着虫子骨碌骨碌转。周围的一圈人立刻凑了上去。陈炳霖桌上果然有一条很奇怪的虫。极细小,深褐色的,一伸一缩地蠕动着。“真是好奇怪的虫!”“而且,它爬起来好有个性哦!”这虫爬着爬着,还会竖起身子来瞧瞧周围。我们一群人把目光都聚焦在它身上,七嘴八舌地讨论着。陈炳霖拍了拍前桌翁来逸。翁来逸转过身来,盯着桌子,“啊!哇!妈呀!”他突然大声惊呼,整个人一下子弹开好远。直到晚自修开始,翁来逸都在左顾右看,担心有虫子爬到自己这边来。我便跟他开玩笑。“要…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断一:上课了,我出示一幅孔雀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学生们立即说:“这是孔雀。”我问道:“你们知道哪个少数民族男女老少都喜欢跳孔雀舞吗?”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是藏族,有的说是新疆,这时,有位学生回答傣族。我马上对他肯定并表扬:“对,你真棒!现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公输》篇里有“胡不已乎”一语,课本上没有注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教学参考书》把它译作“为什么不停止攻宋呢?”我们认为这种翻译是不够妥当的。理由如次:《公输》开篇第一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将以攻宋”,就是“将要拿去攻打宋国”。可见云梯还没有投诸  相似文献   

12.
“我不能改变别人,但我能改变自己!”“朋友们都说我是不撞南墙不回头,我说我就是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因为我把南墙撞倒了,我为什么要回头?”“要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才能热爱学习。”“做语文老师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作家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了王泽钊编写的《新语文》,共三册,每册有64篇课文,共150万字,每篇课文的结构都包括作品、注解、作者与作品、问题与思考、课后一得、换换脑筋六部分。该书打印稿曾在青岛市四所省级重点中学作为试点使用,学生的高考成绩位居全市前茅。青岛啤酒集团等一些企业也将选用该书作为人文素质培养的读物。络腮胡子,一头卷曲的过耳长发。1958年出生,1984年从教,从教期间换了4所公办学校,至今共送走17届高中毕业生,高考成绩在青岛市里一直名列前茅。其人其语其书  相似文献   

13.
一天下午 ,我到书店买书。一十岁左右的小男孩 ,央求他的母亲买本《语文参考书》。我不解他买此书的意图 ,遂问 :“小朋友 ,买了啥用 ?”小男孩朗生答道 :“抄课文段落大意 ,抄中心思想 ,抄……”。我愕然了 ,内心阵阵作痛。十多岁的孩子买《语文参考书》 ,而不买《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文学名著 ,这说明有的教师上语文课时重结果 ,轻过程 ,热衷于支离破碎的教材分析 ,将充满人性之类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学。“参考书”顾名思义仅供参考而已 ,切不可把它当作寸步不离的拐杖。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 ,有的教师还把《语文参考书…  相似文献   

14.
他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他好像不适宜做教师;他真的当上了教师,而且是全区“希望杯”竞赛获得一等奖的青年教师。一1986年。四十中学高中三年级六班教室里,即将毕业的学生们畅谈着自己的理想。团支部委员赵毅说:“我立志报考师范学院,将来做一名人民教师……”话音未落,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赞同,有的响应,也有的提出不同看法。“你神经性耳聋,听不清学生说话,能当老师吗?”“你学习不错,为什么非要报考师范院校呢?”赵毅深沉地回答:“正是由于我耳聋,从小就得到老师们加倍的爱。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当我烦躁时他们安慰我,当我苦恼时他们体贴我,12年的学习生活是在老师们的爱河中度  相似文献   

15.
眼睛近视的儿童能成为“三好”的学生吗?在一个小学里,为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据说有一个儿童,品行优良,学业成绩很好,体格强壮,够得上“三好”的标准。当学校里评选“三好”学生的时候,有的教师把他提出来。但遭到有的教师反对,理由是:他是近视眼。虽然是先天的遗传,但生理上既然有缺陷,就不能说是“身体好”。  相似文献   

16.
<正> 高中语文第一册的《察今》一文中,作者在叙述了“循表夜涉”的故事后,评论道:“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对这句话中的“主”字,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文言文译注》,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解释》等好多版本,都将其解释为“君主”.我认为,无论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还是从其内容说,这种解法都是不妥当的,而把它解释为“主张”才是恰切的.  相似文献   

17.
李老师疯了。他逢人便问:‘我是公办还是民办?’当别人以惊愕奉迎的口气回答他是‘公办’时,他拇指一伸:‘你是大好人!’而当别人回答他是‘民办’时,他就同你纠缠不休。李老师怎么了?他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 原来,他是个老民办,在一所乡中代英语。民办转公办之风吹拂已久,唯独没有吹到这位默默耕耘的民办英语教师身上。1992年教育局进行摸底,发现英语教师数量众多,而且这些教师由于平时致力于  相似文献   

18.
小猴跳绳     
冬天到了,大森林里决定举行一次跳绳比赛。小动物们都很高兴,急忙赶到动物商店去买绳子,店里的绳子一下子就卖完了。森林里到处可见小动物们在练跳绳。小猴子因在山上摘桃子,回来晚了,没有买到绳子。小猴子走到小山羊那里,小山羊正挥动绳子跳得起劲。小猴子说:“小山羊,把你的绳子借给我跳一会儿好吗?”小山羊瞪了他一眼:“不行!我正练着呢!”小猴子又去找小黄狗。小黄狗正跳得伸长舌头“哈哧,哈哧”地喘着气。小猴子说:“小黄狗,把你的绳子借给我跳一会儿好吗?”  相似文献   

19.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他就会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学习数学知识也一样,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我在这方面的体会是:“数”海无涯“趣”作舟. 一、开讲生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导入虽然是短短的几分钟,但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教学“分类”时,我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好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如玩具、图片、水果等,问:“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该如何摆放呢?”学生们顿时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有的说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有的说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还有的说把好玩的东西放在一起,好看的东西放在一起,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起……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引导学生探求新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把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20.
大学实习时,我上过一堂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们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挑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还有的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