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塔式精馏炉在铅锌冶炼过程中承担着净化分离的重要任务,其产品铅纯度可达99.999%以上,锌在99.995%以上。精馏炉最重要的部分莫过于碳化硅塔体,其耐用程度直接影响到炉体的寿命。而就塔体砌筑质量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言,最重要最容易出问题的莫过于塔盘灰缝。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水电站引水压力钢管800MPa级高强钢依赖的现状,国内自主开发了型号为WSD690E的800MPa级高强钢,并首次规模用于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压力钢管工程。经焊接性试验、焊接工艺评定和工程实际应用,证明钢板的加工性较好,焊接裂纹敏感性不高。在焊接线能量,预热、层间、后热温度适当的情况下焊接,接头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焊缝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客车运行安全,文中提出针对不同型号及尺寸的螺柱采用拉弧式螺柱焊方法进行实验并研究其性能变化结果。首先,运用BMK-16i拉弧式螺柱焊机对小尺寸螺柱与钢板进行焊接实验,在实验中采用两类小尺寸螺柱进行拉弧式螺柱焊接,获知利用氩气保护方式的焊接接头强度较未采取保护的焊接接头强度高,在焊接位置加热至480℃时,可获得质量较好的焊接接头;其次,采用BMH-22SV螺柱焊机实行大尺寸螺柱焊接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出直径大于等于16 mm的螺柱在进行焊接实验时性能稳定性差,表现出不融合和接头内部氧化等缺陷现象,对接头处焊缝实行微观后,出现熔合接头部位过热情况且形成了飞溅组织,导致接头处强度差。通过上述实验可获知利用尺寸合适的螺柱在一定加热温度下可形成性能较好的车体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4.
铁素体不锈钢轧制生产中要求焊缝高效可靠。传统的焊接方式多采用氩弧焊,焊后焊接接头晶粒易粗大,韧性低、有晶间腐蚀倾向,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大压下率的焊缝轧制生产需求。故本文以441铁素体不锈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通过观察焊缝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结构、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晶间腐蚀试验以及轧制模拟试验。结果表明441铁素体不锈钢对焊接线能量敏感,采用合理焊接工艺规范,能获得质量良好焊接接头,其性能可以满足大压下率的焊缝轧制生产。  相似文献   

5.
秦志云 《大众科技》2010,(6):156-156
介绍了用电子束焊焊接汽车空调压缩机铝合金活塞部件的工艺方法,就焊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焊后零件通过拉伸、气密、金相等试验分析,电子束焊接工艺有利于提高铝合金活塞焊缝质量。  相似文献   

6.
正应用盲孔法对中厚板机器人横焊接头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横向残余应力分布呈现为拉应力,且在焊缝区域附近应力值较大,焊趾位置应力值达到最大为235MPa,达到母材的屈服强度值;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呈现为拉应力,在焊缝中心区域达到最大值385MPa;远离焊缝中心位置时,应力值逐渐变小,但仍表现为拉应力。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多的焊接工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制的焊丝,以TIG焊接方法,制备了成型质量较好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焊缝金属。通过XRD、金相显微镜和XRF研究了不同时效温度对焊缝金属物相结构、显微组织和元素含量及分布状态的影响,通过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时效温度对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缝金属主要由富铬的α’相、ε-Cu和NbC相组成,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马氏体的晶格常数先增大后减小;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细小的析出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马氏体板条间距增大,时效温度为621℃时,Cu元素脱溶生成ε-Cu,部分马氏体开始发生分解转变为逆转变奥氏体,析出相数量增加;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Cu、Cr两元素含量增加且分布越来越均匀;力学性能试验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硬度和抗拉强度下降,冲击韧度提高。焊缝金属力学性能主要受显微组织形态、析出相大小和数量两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常规6-12t 5052-H112铝合金板材卷制筒体的纵缝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是不开破口单面焊双面成型,但此工艺对16t铝合金板材卷制筒体的纵缝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是难以保证压力容器焊缝焊接质量要求,现通过对16t 5052-H112铝合金板材卷制筒体的纵缝变极性等离子弧焊接工艺不开破口单面焊双面成型,分析工艺参数和方法对焊缝质量的影响,并制定出具体焊接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此类筒体的纵缝采用氦氩混合气作为保护气条件下不开破口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此筒体纵缝焊接过程中受热不均导致焊缝背面局部未焊透、咬边、错边或烧穿等焊接质量问题,保证了焊接质量要求,超声波、着色、X射线探伤等检测完全合格,能够满足平高集团特高压、超高压开关筒体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碳酸锰在氩气中的热重分析为理论依据,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碳酸锰在氩气中热分解最终产物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锰在氩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可以分为:(1)在300℃前,碳酸锰的质量损率失约7.5%,此过程是碳酸锰因受热而失去吸附水或者结晶水;(2)在300~500℃之间,失去吸附水或者结晶水的样品质量损失率最大,其质量损失率约为30%,其热分解产物为粒径约为50 nm左右的Mn O球形颗粒。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成型及其组织性能之间的联系,本文以双热源埋弧自动焊焊接工艺参数对其焊缝成型及组织性能的影响为例进行了适当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双热源埋弧自动焊接电弧焊焊缝的熔深熔宽随着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等焊接能量的增加而出现加大情况,同时在晶粒粗大区域出现熔合区最高硬度值。而双热源焊接参数下的焊缝成型及组织性能也随着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的变化而出现适当变化。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焊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别采用钨极氩弧焊、激光焊、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变形镁合金AZ31B,系统分析焊接接头的组织及性能。结果发现,氩弧焊的焊缝表面成型较好,但接头深宽比小、热影响区宽且组织晶粒粗大,试样的抗拉强度较低;激光焊接头深宽比大、几乎不存在热影区、组织晶粒细小、基本无焊接变形,试样的抗拉强度较高;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焊缝的表面成型接近氩弧焊,其深宽比及组织晶粒度接近于激光焊,且焊接变形小,接头强度抗拉强度接近母材。激光-氩弧复合热源焊接技术充分利用了激光和电弧相互作用的优势,克服了二者的不足,无论是在接头质量,还是在生产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是一种高质高效的镁合金焊接工艺。  相似文献   

12.
提高常规气电焊工艺水平是发展气电焊技术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以此为研究重点对气体保护质量及配比与焊缝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气电焊辅具进行研制。通过分析和研究对气电焊工艺气体质量保护提出针对性意见,并为不同气体配比条件下的焊接参数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废催化剂中回收可再生资源,不仅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本文对从含银废催化剂中回收高纯银粉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还原率99.99%,可直接获得高纯度的银粉,金属银纯度可达99.99%,经处理后的废催化剂含银量降到了0.01%。所生产的银粉纯度高、分散度高、活性高,产品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承建的西澳SINO铁矿项目中有四台破碎站需要组装焊接,其中有绝大部分是类似于H型钢“T”型焊缝。根据设计要求,所有焊缝均为一级,并进行100%超声波检测。为确保焊接质量,首先应根据材质、结构形式,选用合适的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等工艺参数,同时采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进行检测。本文以设计要求、制作工艺和检测标准为基准,以H型钢“T”型焊缝焊接、检测为例,对焊接工艺、检测方法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以ST07Z钢板和5052铝合金为例,进行了激光搭接焊试验。利用MATLAB软件得到了熔池几何形状分布,进而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工具分析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断口形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焊缝成形比较理想,无气孔、裂纹等明显缺陷;接头区域中出现台阶状区域,该区域异种金属材料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分界线;界面结合主要借助钢母材表面上液态铝的润湿、铺展、填充等作用;焊接接头抗剪强度平均值为27.90MPa;焊缝断裂形貌整体表现出韧性和准解理混合型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T2紫铜和Q235进行氩弧焊熔钎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铜侧开坡口有利于焊缝成形;焊接电流升高时,钢侧热影响区易出现组织粗大;在钢与焊缝界面发现泛铁现象;焊接电流为180 A时,焊缝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汽车后副车架多为焊接件,为防止焊缝失效,焊接工艺设计和对关键焊缝的识别显得尤为重要。以某SUV后副车架为例,利用有限元拓扑优化技术识别出该后副车架关键焊缝,针对关键焊缝形态进行焊接工艺优化,并对其进行疲劳耐久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后副车架能顺利通过台架及路试,满足整车疲劳耐久安全需求。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5,(18)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是使用焊丝作为熔化电极,采用氩气或二氧化碳或富氩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的电弧焊方法。当保护气体是惰性气体Ar或Ar+He时,通常称作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简称MIG焊;当保护气体为纯二氧化碳或以氩气为主加入少量活性气体O2或CO2或O2+CO2时,通常称作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焊,简称MAG焊。对于MIG/MAG焊接方法,在焊接过程中有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而不同的熔滴过渡形式则适用于不同的焊接位置,不同的板厚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低温下在Mg-Li合金表面沉积Ti/TiN复合薄膜,薄膜厚度约为1.6μm,靶材是纯度为99.99%的钛靶。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M263A电化学系统等技术分析了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形貌、及在0.35wt%NaCl中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复合薄膜的腐蚀电位较合金基体正移82.6mV,腐蚀电流降了一个数量级,析氢速率也明显减小,说明Ti/TiN复合薄膜提高了镁锂合金的抗腐蚀性。  相似文献   

20.
张淮  孙柏洲 《今日科苑》2007,(22):72-72
通过对CO2气保焊、富氩气保焊、焊条电弧焊3种焊接方法进行焊接接头试验和对比分析,以及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证明了CO2气保焊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CO2气保焊焊接操作技术及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对CO2气保焊焊接工艺设计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