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安全、稳定、充足的供应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油气资源开采环境向高温、高压、高酸性、高含硫方向发展,常规的油气装备已不能满足苛刻条件下油气资源开发的需要,尤其对油气装备中的核心部件--橡胶密封件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相关产品及技术被国外少数大公司所垄断,技术处于封锁状态,且产品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成为制约我国油气资源安全与正常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开发苛刻条件下油气装备用橡胶密封材料及产品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原油生产过程中,实施油气开采,以获得最佳的油气产量,才能够满足油田企业的需求。本文着重分析油气开采技术的进展,促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技术的进步,不断研究和应用油气开采新技术措施,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随着海洋深水油气资源的大力勘探和开发,与天然气水合物相关的海洋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不仅会堵塞海底运输管道,而且有可能导致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灾害。水合物的分解会使海底地层产生超孔隙压力,导致海底地层结构强度破坏,引发气体泄漏、海底滑塌等工程事故,加大深水工程的灾害风险。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泡可能是BP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的直接原因,水合物的出现也致使BP公司利用"控油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井口的方案失效。鉴于此,在勘探开发我国南海常规深水油气资源时,需要对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进行勘探,开展水合物风险控制研究并监控和建立水合物风险的预测技术和预警系统;从而稳步实现对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替代能源的开采利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地区石油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也赋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据估算西部地区有石油资源415.9′108t,占全国石油资源的39.33%;西部地区有天然气资源247400′108m3,占全国天然气资源的65.1%。而2000年西部地区的石油产量2805′108t,仅占全国当年石油产量的17.22%,与其资源不相匹配。目前西部地区石油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9.83%;天然气资源平均探明率仅为5.9%,油气资源勘探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加快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部分弥补东部地区的石油产量递减,缓解我国石油需求增长与石油供给的矛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地面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生态系统脆弱,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度很大,油气勘探效益难以保障。去年中央已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借“西部大开发”契机,在自主勘探开发的同时引进外部技术和资金,加快西部油气资源开发。同时应该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矿权管理法规,规范油气开发秩序,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世界油气资源变化特征和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总瑛 《资源科学》2010,32(9):1704-1709
油气资源量是一个动态的量值,世界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条件的改善,扩大了油气资源的领域,世界油气储量和产量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 势。1991年-2008年期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增长了39.80%和39.56%,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 增长了24.27%和53.16%。随着勘探、开发、储运和加工配套技术的进步,天然气将继续得到快速发展,21世纪初是 天然气发展的黄金时期,预计在2025年前后世界能源消费将由石油时代进入天然气时代。预计今后相当长时间 内,世界油气剩余可采储量仍将保持上升态势,21世纪世界油气资源总体上是充足的,不会出现油气短缺,油气产 量完全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美兼具石油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大国的双重身份,而美国不仅是世界最早进行石油工业化开发的国家,而且更较中国早进入石油净进口国行列数十年,因此其关于油气资源的税负态度、关于油气资源利用的政策,对我国这个后来者均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首先对中美油气税制进行宏观对比,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基础;然后借助"政府收益比"指标,对中美石油税负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中美油气行业内不同税制,不同地域,石油、天然气两类项目下税负的高低及原因,最后对中美油气领域主要税种、税率分别对比,分析了差异。研究的目的旨在借助对比分析的手段,找出中国油气上游税制改革的方向,给税制的建设者以建言,拓宽其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石油与天然气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伴随着含油气盆地中的中层和浅层油气田的长期勘探与开采,全世界各大主力油田大多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剩余资源潜力小,在中-浅层含油气盆地取得大突破已经越来越难。而深层、超深层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全球新发现油气田不断向深层、超深层发展,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不断增大的勘探开发难度是目前面临的重要挑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对石油天然气的迫切需求,在进一步进行石油天然气勘探的同时,科技界为改变已开发油气田因采收率不高而致使60%以上石油难以有效开采的现状,1988年以来,已逐渐形成油气储集层地球物理分支学科的研究轮廓。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内的油气资源严重不足和原油进口量的逐年增加,使国内面临严重的油气安全问题.因此,开发海外油气资源,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将是今后我国石油公司的战略重点.基于国际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与国内相比,具有综合性风险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应用蒙特卡罗模型进行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量化勘探风险,指出对我国石油公司乃至其他外国石油公司从事国际油气勘探开发项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7~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行业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区位熵等指标,对中国油气资源产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测算,并从行业和区域两个视角分析中国油气资源产业的区域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集聚水平明显高于石油加工业;新疆、陕西、黑龙江、天津、山东等中国西部、东北以及环渤海地区省市是我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主要集聚地;石油加工业则主要集中在山东、辽宁、广东、江苏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此,从行业和区域等两个角度提出实现中国油气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地域广阔、地质条件复杂多样,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勘探、开采一直以来面临着源源不断的挑战。早期,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相对匮乏,人们大都凭借经验寻找油气田,然而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初期呈现分散状态,必须经过迁移、聚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藏,这就使油气工程开发成为一件资金、人力投入高度集中,同时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能源,是不可再生产的地下资源。自从人类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以来,曾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过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就是今后油气业的发展,无疑仍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陆地上油气资源的日益减少,20年代以来,世界近海大陆架油气的勘探开发,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海洋沿岸国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油气已经成为了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品,石油开采技术也被大家所重视,提高油品的区块产量是提高油品整体产量的先决条件,有学者提出的压裂技术不仅是长庆油田配套开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油品区块产量的主要技术,针对不同的油井区域不同的压裂应对技术已经有了完整的技术模式,已经为长庆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技术手段,本文主要对长庆油田常用的压裂技术方式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研究结论指出今后压裂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前石油使用量的逐步扩大,石油开采也在不断的寻求更加先进,更加快捷,效率更加高的方法。怎样合理的对油田资源进最大量的开采使油气公司的产值效益得到最大化,已经是当前社会中不可避免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石油已成为日常生产中的主要原料。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技术含量要求也在逐步的扩大、计算机作为当前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产物,在油田开发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正海上石油平台是综合性的海上石油开采平台,其主要用于浅海、大陆架等区域的海上石油勘探作业。新时期我国加大了对于南海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从而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海上石油平台用以完成南海油气田的勘探与开采。海上石油的勘探与开采将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如何在海上石油平台有限的空间内完成开采废水的循环处理,减少污染的排放是考验海上石油平台设计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分析海上石油平台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就多工艺污水处理设备在海上石油平台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阐述。海洋资源是待开发的一块处女地,海洋中有着大量的资源,油气资源在其中仅仅占据着很小的一部分。海上石油平台  相似文献   

16.
石油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确保石油的长期供给,就要不断地发现新油藏。迄今为止,地球到底还有多少石油资源可以供人类生存使用?中国的油气资源还有多少开发的空间?为了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有一群人奔走在祖国大地上,穿梭在沙漠、荒原中,为祖国的油气开采事业,默默贡献着光和热。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让我们了解了地球深层的真正面貌。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王治国就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一位青年科研工作者。“不管是石油、天然气还是矿产资源,我们都无法用眼睛直接看到,还需要借助一些工具进行探测。现如今我们做的工作就是通过激发地下的震动信号,然后再以数学反演的方式将地下形态成像,就像给地球做C T一样,对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进行探测。”他说。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内江科技》2012,(2):116+127
川东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为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主力区块之一,川东北天然气为典型干气,常规的气测解释图版效果不佳。钻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储层物性,本文在气测图版中引入钻时,建立了钻时甲烷图版,能够很好识别储优质储层,对录井油气解释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量是油气藏勘探开发工作的物质基础,储量计算及其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各阶段最核心的目标评价。在油气藏勘探至开发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储量计算,这是贯穿整个油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任务。详细了解和掌握地下油气资源及其分布,是制定合理开发方案,技术决策及投资规模的根本保证。因此,准确的计算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童晓光,男,1935年生,浙江省嵊州市人,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辽河油田勘探开拓者之一和中国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开拓者之一。他曾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总地质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副局长、国际勘探开发合作局副局长、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地质师;现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公司高级顾问、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博士生导师、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上世纪50年代共和国第一支勘探队的驼铃声惊醒沉睡亘古的大荒迄今,柴达木以石油、钾肥开发为标志,经过50多年的开发建设,形成石油天然气、盐湖化工、有色金属、煤炭开采等基础工业。西部大开发以来,柴达木资源开发的区域和领域不断拓展,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不断提高,基本具备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条件和工业基础。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2005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委联合批准柴达木为全国首批13个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之一,自此,柴达木盆地进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