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对学生思想进行升华的政治类课程。但在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强,因此提高民办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谢国日 《文教资料》2013,(13):117-118,138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培养的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必须有效融入民办高职思政教育。当前,民办高职院校生源多元化、学生价值观多样化、十八大精神宣传模式单一化等因素影响了十八大精神有效融入民办高职思政教育,必须探索有效的融入途径,综合运用思政课课堂教学、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平台,使党的十八大精神真正进入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头脑。  相似文献   

3.
张莉 《林区教学》2020,(5):16-18
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思政课肩负的“立德树人”使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以及高职学生学情的共同要求。在现有条件下,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的操作方式,将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思政课是高职学生职业观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思政课教师在培育学生职业观方面依然存在着忽视思政课对学生职业观塑造作用、教育内容偏差、教育能力较弱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整合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等,从而加强思政课对学生职业观的培育能力,提升其就业力。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不仅要紧扣其课程本身的政治理论性,还要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导向性。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以职业发展为基点,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整合实践教学内容;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创新实践教学途径;以知行统一为原则,建立实践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8,(1):99-102
地方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当前在高职院校中,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本文从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师本身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和总结当前地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职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政府、各高职院校和思政课教师应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期达到合力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学理念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基本教育理念及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时必须注重职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突显高职院校的实用性及职业性特点。思政课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应树立职业教育理念,彰显职业化特点,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职业教学理念为视角,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结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思政课教学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四史”教育有机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然而,“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情况不容乐观,部分教师对“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融入的内容缺乏系统设计,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不够优化,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四史”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研究策略,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教师的融入意识和能力,从规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创新“四史”教育融入模式,积极探索“四史”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进行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思政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补充了“技能化”的教育模式,完善了崇美向善的职业诉求。当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实施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认知感和教学水准有待提升,教师在授课中对思政教育素材开发深度不够,课程思政缺乏课堂授课与课下实习沉浸式联动,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思政教育不到位,课程思政教育评价机制体系不够科学系统。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是:提升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加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力度,完善课上课下双向联动育人机制,在顶岗实习实践中筑牢理想信念,建立科学系统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地方,如何能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充分发挥其作用意义重大。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高职院校由于职业性质、发展方向和学生素质的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归纳,并分析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方法路径,力求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亚楠 《文教资料》2013,(2):179-180
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在思政课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高校都做了研究和大胆的尝试,在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形势下,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推陈出新,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现行的思政课教学范式无法适应类型教育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三大特征。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新范式应该是:开放化的教学场所、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个性化的课程结构、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实践化的教学考核。实施高职思政课教学新范式的路径有,加强高职思政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高职思政课以“职业人”为导向的学科内涵建设,加大高职思政课“智慧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形成高职思政课“多元主体”联合育人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针对高职生源特点,详细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为提高实效,高职院校一定要创新观念,树立大思政课观,打造思政课教育教学大课堂;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材及教学内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争夺话语权。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是主渠道。针对我国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现状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感染力、吸引力、实效性以及针对性得到有效提高,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改革必要性进行分析,并对思政课主题式教学改革进行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思政课教学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学不但可以满足学生对思想理论的需求,亦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在新媒体环境下,以往的思政课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都与现实需要产生了较大的偏差,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为此,调整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发展方向、实施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依据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新特征和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应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完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思政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并将思政课堂与网络、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孙逐 《成才之路》2023,(11):41-44
护理职业观是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成长至关重要,影响着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和未来发展。部分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存在职业理想模糊、职业责任欠缺、职业情感淡漠等问题。思政课教师应以思政课为依托开展高职护理专业职业观教育,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拓展高职护理专业职业观教育的内容宽度和思想深度,提升高职护理专业职业观教育水平,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7.
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民办高校纷纷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更加符合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文章在大思政的内涵上,对当前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研究,从"大思政"教育的概述"、大思政"教育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所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水平,为我国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思政"课践行"服务学习"教学模式之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开展"服务学习"模式的实践教学,乃是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实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一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基地与专业实习基地统筹运作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对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将企业与德育教育工作有机结合,把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教育整合贯通,从而培养出“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技能的新一代革命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刘绍斌 《考试周刊》2007,(47):110-111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正视困难,找准定位,明确高职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色之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试方式等方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努力提高高职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尽快走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