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利 《新闻与写作》2004,(11):42-43
国际广播自诞生以来近一个世纪,作为国家重要外交辅助手段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工具,一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而这种竞争集中表现在对听众的争夺上。因为听众是一个电台的综合实力和指标的反映。因此,各国际广播电台,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对外媒体,为了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听众,昼夜不停地在太空中展开了一场争夺人心的“电波战”。  相似文献   

2.
广播在与报纸、电视媒介竞争中要了解自己的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构成和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节目为听众服务。大学生听众群体作为特殊的听众对象,了解他们的状况及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节目做出调整与改进,其意义不仅是完善节目自身和满足大学生听众的需求,而且对于广播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如何发挥自身的传播优势以自己的优质名牌节目争夺受众市场,繁荣广播业,也具有启示价值。 一、大学生收听广播的基本状况 听广播在大学校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行为,可以说是大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有相当多的同学甚至把听广播当成是自己的业余…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播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广播的主要元素一节目、听众、广告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媒体在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用高质量的节目吸引受众和争夺广告份额。节目质量决定着电台在广播媒体市场的地位和竞争实力。因此,近年来,对广播节目质量的评估越来越为各广播电台所重视。而如何建立严谨、规范又便于操作的节目评估体系也成为各台的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4.
当今传媒的竞争,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其根本是争夺听众。有了广泛的听众,电波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如何争夺听众,我们作一些浅显的议论,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媒各自具备其他传媒无法替代的优势.充分挖掘属于自己的优势时,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广播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尤其是广播新闻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一、现代城市给广播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城市的扩大和膨胀、人口的增加,使广播有了用武之地。可以说,现代城市的发展为广播提供了一个立身之地,也为广播新闻的竞争提供了一个战斗空间。广播需要听众,失去听众,也就失去了价值.现代城市人口的大量集中,在某种意义上是广播听众的集中.集中的人口、集中的听众为发挥广播优势创造了条件.在亚…  相似文献   

6.
分众化是社会转型期受众的显著特征。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任何一个媒体都不可能占据整个市场。当大众传播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分众化的受众成为媒体争夺的起点和落点。作为"分众"的听众与广播媒体存在什么样的互动,听众作为传播活动的起点和落点,其转型期分众化特征对广播媒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广播面对分众化的听众如何更理性、自觉地进行传播,这是当代中国广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广播媒体的竞争,说到底是人的竞争。众多广播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的份额,建立属于自己的听众群,纷纷苦思冥想,甚至不择手段,打出各自旗号,欲以此提升收听率,扩大影响力,但收效甚微。问题的症结在哪里?那就是广播人在参与竞争的过程中,重市场份额和收听人群,而轻一线记者心理素养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加之,广  相似文献   

8.
王健  晓别 《视听纵横》2005,(3):117-118
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主动的信息搜寻。作为广播媒体,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首先要注重发掘和维系听众的注意力要素。应该结合自身优势从扩大规模、增强权威性和方便听众、增加效益等方面做章,发掘和维系广播听众的注意力资源。  相似文献   

9.
认识听众、重视听众,研究听众,是我们每个广播人的基本职责,在大众传媒多样化和媒介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个问题尤其显得重要,本文围绕这一问题,集中分析和探讨了听众在广播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今传媒的竞争,表现在各个方面,但其根本是争夺听众.有了广泛的听众,电波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如何争夺听众,我们作一些浅显的议论,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1.
《中国广播》2004,(8):32-42
广播媒体在拥有多项优点的同时,也有着易逝性、线性传播的听众被动接受和有声无图等缺陷。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哪家媒体最能争夺受众的“眼球”,最能实现互动性以及信息的可点播、易查找,哪家媒体就能占领竞争中的高地。因此,具备这些优势的网络新兴媒体,成为其他传统媒体在竞争中  相似文献   

12.
品牌是媒体的代言人,在市场经济和媒介传播过剩的今天,广播节目的竞争正逐渐转化为节目品牌的竞争,谁拥有响亮的节目品牌,谁就拥有更多的听众。广播品牌的直接作用就是引起听众的注意,提升广播的公众影响力。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全省11家市台共同推出的《强省之路燕赵行》大型联合采访报道活动,就是树立强势品牌,提升自身形象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河北广播史上首次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广播新闻协作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3.
如今,"广播互动"这一概念,已从节目范围扩展为营销范围。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作为实践,它的地位和作用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广播互动"是广播电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完成宣传、服务、引导、监督等社会功能的同时,扩展自己影响力,提高美誉度的有力武器,是争夺市场份额,实现媒体生存竞争的一块上马石。"广播互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点,通过听众参与节目,丰  相似文献   

14.
提高节目质量,吸引更多的听众,一直都是广播人关注的课题和努力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媒体间竞争的加剧,在争夺受众的大战中并不占优势的广播似乎已更有必要加强对节目的策划,以在更深和更高的层面上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从而谋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广播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节目策划,节目策划也始终在广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广播改革大潮的涌起,节目策划更是可  相似文献   

15.
广播业的发展与节目评估 广播业目前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市场。其市场化程度仍在不断的深入。广播业市场有三个基本要素:节目、听众和广告。广播业未来的竞争就是节目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听众的竞争。就是市场的竞争。广播业市场的三个要素中。节目是核心要素、关键要素。因为节目的质量决定了一家电台在广播媒体及其它媒体间的竞争地位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贴心”广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刘伟在传播媒体的竞争中,竞争的核心是争取受众。笔者认为:一切的竞争最终在于人,人在于心.贴近的核心是贴心,只有“贴心”才能使广播与国内千百万听众的心紧紧相连。一、“贴心”广播三进程及其辩证关系1.知心──“贴心”的大前提...  相似文献   

17.
如今,各媒体在相互竞争,广播能否在这个空间占有一席之地,能否留住听众的注意力,关键是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能否适应听众的需求。单单在广播这一领域,原有的广播听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各广播专业频率纷纷设立,为各层次和爱好各异的听众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他们可以选择喜欢的电台,选择喜欢的节目,选择喜欢的主持人,从而使广播与广播之间,节目与节目之间也存在争夺听众的情况,这种状态下,在边疆民族地区,做有特色的节目,做富有浓郁民族文化的节目,可以成为广播选取的理想的对象性节目。  相似文献   

18.
谢彧 《中国广播》2007,(5):49-51
中央台对台广播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获得了台湾听众的认同,成为他们了解祖国大陆各方面信息的重要广播媒介。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广播争取听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台湾岛内有一百多家的广播电台抢夺着有限的广播听众市场。面对岛内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央台对台广播要在岛内占有更多更广的听众群,关键就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19.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对于广播媒体来说,客户是听众和广告主,而现有的广播商业模式主要是以单位时间的收听率吸引广告主,产生效益,完全放弃了对听众这一客户群的经营。这种传统的以单一广告创收打天下的商业模式因为广告播出时间的有限性和广播媒体自身的局限性,形成了广播经营创收的“天花板”。  相似文献   

20.
空间舞台,独领风骚田连元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有人担心电视取代广播,而在屏幕上家喻户晓的著名评书演员却说──广播,是拥有亿万听众的空中舞台,而长篇广播评书便是这舞台上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她以长篇连续、题材多样、雅俗共赏、生动感人等特点倍受听众青睐。我从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