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晓风是台湾继苏雪林、琦君之后的著名散文家。其作品充满了故国之思,表现出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眷恋之情。在作品中,作者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和基督教精神相互融合,表现出对"爱"的阐扬。这种阐扬对五四时期冰心等人的散文,形成了某种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2.
冰心创作上富有特色的风格,使她在"五四"以来灿烂的文学星河中,成为一颗独放异彩的巨星.她的个性和艺术特色更集中体现在散文创作上.而在丰富多彩的散文作品中,她为儿童所写的那些篇章格外显得绚丽夺目.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现代散文可追溯到1925年,取得了显著的文学成就。其题材较为广泛,大致可分为写大陆、写台湾、写海外三类,代表性作家有赖和、张我军、张拓芜、郑明女利、琦君、尹雪曼、梁实秋、陈若曦、王鼎钧、林语堂、余光中等。散文创作的繁荣是与台湾散文理论的建设与促进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冰心散文的语言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作家群体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她写诗歌、小说,也写散文,成就最大的是在散文方面。她的散文,尤其是作品的语言艺术,有着独特的风格,它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性特色,而且显露出作者较高的文学修养和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做一个畅销作家并不难,但从事真正的纯文学创作而作品畅销的作家却极少,琦君就是这极少数作家中的一位。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最近台湾对30年来图书出版情况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作品最畅销的男女作家分别是林清玄和琦君。琦君名列十大女作家之首。三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儿童文学、词研究等近30本,有散文被选入中学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其人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相似文献   

6.
琦君有台湾的“冰心”之誉,其作品大量与母亲有关,数量无人能及。琦君写得最好最感人的文章几乎都是写她母亲的,她母亲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虔诚的佛教信徒。在琦君看来,她是女儿心灵的保护神,是传统美德的典范。琦君大量写母亲的散文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中国现代散文创新理论的考察和海峡两岸散文创作的分析,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海峡两岸现代散文的创作表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样式,大陆现代散文创作较突出地体现了“载道”的文学精神,台湾现代散文则较多地表现出“言志”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琦君是20世纪50——90年代台湾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她的散文创作最注重接近普通人的心灵,数十如一日诠释着“平凡人生”。追忆和随感是琦君散文的主要内容。平静、简约的疏淡之美是其创作主要风格。  相似文献   

9.
台湾散文是中国“五四”新文学现代散文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现当代散文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本文通过梳理台湾散文发展的创作走向,对台湾近五十年的散文发展进行分期,对每一阶段重要作家的创作情况、主要作品进行分析评述,就海峡两岸散文创作的共同特征及一般规律进行对比分析,突出介绍分析了台湾散文在特定的时代氛围和历史条件下,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又不断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葛逸凡女士是生于大陆、后居台湾、1965年移民加拿大的作家,著有《欣欣向荣》(1971)、《金山华工沧桑录》(1989)、《时代.命运.人生》(2003)等小说和散文。《金山华工沧桑录》(大陆书名《他乡风雨》)是首部依据加拿大华工史而创作的中文小说,荣膺台湾海华文学奖第一名。作者还曾荣获台湾《文坛杂志》文学奖短篇小说第一名和2008年冰心文学佳作奖。本访谈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作家的书香童年;第二部分描述了作家对台湾文学的阅读和参与,以及其广阔的英文阅读面;第三部分结合加拿大少数族裔生活讲述了作家对所居城市Kelowna的深刻感受及其自传体创作;第四部分讨论了代表作《金山华工沧桑录》的内容、风格和创作过程;第五部分呈现了加拿大华人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以及作家与洛夫、痖弦等文学名家的交游。本访谈对于真切了解作家写作心理、华人文学和加华文学历史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女性散文自“五四”以来就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当代都市女性不仅继承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还在散文的写作上独具特色。本文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上分析了当代都市女性作家的散文创作,总结了其独有的审美特征,肯定了当代女性散文独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当代台湾散文进一步继承中国“五四”新散文传统。第三代、第四代散文家在师承前辈作家创作的基础上,勇于开拓,探取散文的新境界,形成台湾散文“在水一方”的格局。以乡愁散文见长的余光中、王鼎均、许达然以及女作家代表张晓风、三毛、简(女贞)等成为散文界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3.
尽管“五四”运动是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的,但民族传统文化对“五四”时期的作家冰心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源远流长的。清新自然、精巧细腻、委婉含蓄的“冰心体”实际上仍是中国“女红”。冰心散文以真情感人、童心动人的特色受到传统文学,特别是明代公安派、清代袁枚等人的“性灵”说的影响。冰心善于化古典诗词的意境、词汇、音节、韵律入散文,实现了她“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14.
《春酒》是台湾女作家琦君创作的散文。分别从民风、人情、细节、人性、语言五个角度入手,品析《春酒》之美,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所包含的追思之情。  相似文献   

15.
琦君是台湾文坛“一颗闪亮的明星”,一株不老的长青树。从散文到小说到评论再到儿童文学,一路走来,她似乎总能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也许是因为她的散文写得太好了,以至于人们对她的小说失去了应有的关注,其实,琦君不仅是著名的散文家,也是位杰出的小说家。随着电视剧《橘子红了》的热播,作为小说家的琦君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了解,所接受。讶异之余,我们不禁生出对作家的一种仰慕之情。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琦君仍旧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不断推出新作,而与她同时期的作家则多已搁笔。因此,琦君不但是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对台湾当代散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台湾女性散文家,这种影响至为明显.其"爱的哲学"是50年代以降台湾众多女作家创作的共同主题;其典雅清丽、委婉温柔的艺术风格,台湾女作家也多有继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五四以后,"人"的发现使儿童从成人的玩偶和附属中解放了出来,儿童开始进入新文学者们的创作视域,由此出现了一批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是五四后第一个有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文学作品至今仍受追捧;丰子恺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站在"儿童崇拜"的立场进行儿童题材创作的文学家。他们的儿童散文创作在写作立场、文本挖掘重点、抒情言说方式都存在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张秀亚,既是台湾“十大女散文家”之一,也是台湾关文传统的主要开创者之一,被瘟弦誉为“美文”大家。其散文创作时间长达五十年,可分为三个时期。她继承了“五四”散文传统,又不拘一格,融会中西,主动创新.对当代台湾美文传统的开创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台湾作家桂文亚是当今海峡两岸儿童散文创作的重要代表。她的校园散文借用了小说的叙事技巧,着力于建构自我人物形象,在保持儿童本色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她自觉的“社会性”意识,并南此带给校园散文理趣之美、人性之美和真善之美,使作品更具感染力。这是桂文亚少儿散文创作的风格,也体现出桂文亚对其童年的透视和对少儿的人文关怀之情。  相似文献   

20.
琦君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大家,在台湾文坛上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威望。文章试图从散文题材的拓展和社会角色的转换两个方面来阐明琦君在其散文创作中挣扎和突破,从而重新认识琦君在散文史上的位置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