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一年秋,从友人栾贵明先生处得知杨绛先生在重新校定她的《干校六书》和《将饮茶》,我们萌发了由我们重印这两本散文集校定本的念头。经联系,我和总编辑登门与杨绛先生面商。杨绛先生很怀疑这两本书是否还有销路,担心我们再出校定本会赔钱。我们一再说明根据我们的预测保本没有问题,杨绛先生便答应我们试试看。谁料我们在一九九二年二月出版了《干校六书》和《将饮茶》的校定本后,一时竟供不应求,初版一万册不到两个月便告罄,四月份不得不再印三万册。 由此次出书起始,我成了杨绛先生家里的常客。每次去,钱钟书先生、杨绛先生都是热情相待,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以来,杨绛创作了不少纪事散文,都是有关她个人生活经历的。《“遇仙”汜》、《控诉大会》、《第一次下乡》、《丙午丁未年纪事》、《干校六记》,依次记叙了学生时代、三反期间、大跃进时期、“文革”和下放干校的经历,集中反映了杨绛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的主要生活.是她一生中难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正《干校六记》是薄薄的,和书架上的《洗澡》、《我们仨》相比,毫不起眼。所谓"六记",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和《误传记妄》六篇,记述钱钟书、杨绛夫妻二人于"文革"时期从京城下放干校"劳动学习"的散文。杨绛文  相似文献   

4.
<正>1980年末,钱钟书在给杨绛《干校六记》一书的小引中郑重指出:"《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他觉得杨绛漏写了一篇"《运动记愧》"。在他看来,作为参与运动的一般群众(事实上他们夫妻应当归属于受冤枉、受挨斗的右派群体中),他"惭愧自己是个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杨绛没有忘记钱钟书的殷情嘱托,在1984年3月,她认真写下《老王》一文。文中,她怀着一颗内疚不安的心,回忆了在文革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与一位长期关照他们夫妇的三轮车夫老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老王善良人性的赞美与感激之情,同时也  相似文献   

5.
杨绛先生的散文向来得到很高的评价:"严谨的写实作风使她的散文浑然本色,亲切可感;对道德尊严的执着追求使她的散文充满了人格的感召力;有距离的审美观照、美丑善恶互现手法形成其散文清雅隽永、豁达冲淡的艺术风格;理性与感性紧密交融的语言使其散文既富理趣又颇具小说神韵。"《老王》是杨绛写于198年的一篇散文,在选入中学课本后引起界内人士的极大关注。关注焦点是大家公认的作品文眼:"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在京病逝。先生以105岁高龄悄然告别人世,全国广大读者陷入悲哀。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们仨",终于团聚了。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我们思虑再三精心策划的"读书·致敬人物"选定为杨绛先生,而杨绛先生终其一生,是完全担当得起这个称号的。让我们走进杨绛先生的精神世界,去领略杨绛先生的书香生活。在我们看来,纪念杨绛先生的最好的方式,无疑是读她的作品,接受她  相似文献   

7.
93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在出版了<我们仨>后,依然深居简出,每天在三里河南沙沟的寓所里看书写字.只是在傍晚时分,才由一个孙女辈的保姆陪着,到外面散散步.2004年是<堂吉诃德>问世400周年,同时,包括<堂吉诃德>中译本在内的<杨绛文集>也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4月下旬同广大读者见面.我作为责任编辑,在工作中有幸与杨绛先生有所接触.众所周知,钱锺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一贯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杨绛文集>即将出版了,我们希望她能出席该书发布会或接受记者采访,但她平静地说:"没有必要嘛,我是一滴水,不是肥皂沫,吹不成气泡的."然而,当我提出要登门拜访,请她谈谈<堂吉诃德>时,她却没有拒绝.  相似文献   

8.
丁玲的《“牛棚”小品》(最初发表于《十月》1979年第3期。后收入《丁玲文集》第5卷)和杨绛的《干校六记》(三联书店1981年7月版),实在是当代文学中写“文革”的散文珍品。“文革”这头怪物闯入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十年,造成了难以数计的大大小小的悲剧,两位年已古稀女作者以她们丰富的阅历,优美文笔,痛定思痛,写出了“文革”中亲身遭遇。  相似文献   

9.
杨绛作为一位小说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了八卷本的《杨绛文集》。杨绛在《自序》里自谦地说:“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其实众所周知,杨绛先生不论是创作还是翻译都是用“心”在进行的,尤其是散文。她的散文文风恬淡、平和、睿智,似水,又胜酒,淡泊中寓着浓郁,平静中饱含深情,干净明晰的语言在她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0.
杨绛纪事     
明红 《职业技术》2006,(5):20-22
杨绛先生的家在北京西城南沙沟。杨绛先生是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最令人感佩的是她的淡泊宁静,她对名利及其他身外之物的超然心绪,始终与纸笔和书本相依,活了一辈子,读了一辈子,写了一辈子。她立身处世很"特殊"──从不在任何会议上露面,杜门谢客,蜗居书斋,专心治学,过着出世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杨绛先生的这篇《老王》争议最大的是对"愧怍"一词的理解。尽管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了很多自己独特的见解,但笔者始终认为还是没能真正抓住"愧怍"一词的内核。要证明这一点,还是有必要再厘清一下杨绛先生和老王交往的几个片断。片段一:乘客一般不愿坐老王的车,而杨绛先生是"常坐",而且,一路上都能"说着闲话"。老王能在与杨绛先生的闲聊中,把自己的身世遭遇都告诉杨绛先生。  相似文献   

12.
散文的创作与发展无法离开对美的追求,身为当代散文大家,杨绛先生以其独有的笔法营造出散文的美,本文以其近年出版的长篇回忆性散文《我们仨》为依托,从美学角度来评析其散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读<老王>,要跟着杨绛先生读老王. 杨绛为什么写<老王>?是因为"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这份"不安",不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或者"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杨绛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都不是."--所以我们不要去计算"杨绛和老王谁亏欠谁"这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云南教育》2013,(23):43-45
102岁的著名作家杨绛先生又出新作,《文汇报》副刊“笔会”近日发表了她的新作《忆孩时(五则)溉这5篇短文分别为《回忆我的母亲》、《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太先生》、《五四运动燃张勋复辟》,文中重温了自己孩时的记忆。杨绛说:“人生四苦:生、老、病、死,可是‘生’有什么可怕呢?我至今该说我还没懂呢。”  相似文献   

15.
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教读课文。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在想,杨先生因什么而对老王感到愧疚?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每个读者都试图解读杨先生的这份情感。笔者觉得杨绛先生写作《老王》之前,应该曾多次回顾自己与老王交往的点滴。几年之后,她觉察到了自己感到愧疚的原因,这就是:她没有真正地理解老王的内心需求,因而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他对她、她对他付出的情感是不平衡的。情感的天平在老王那头重,在自己这头轻。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相似文献   

16.
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一篇深受学生欢迎的散文。杨绛先生以饱含深情的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组她一家人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断,表现了这位被社会冷落的普通劳动者的不幸遭遇和善良品格,唤起读者对老王的同情和敬重,谱写了一曲凄凉的人性美赞歌。阅读《老王》,必须注意杨绛先生对老王不幸遭遇的叙述。文章开篇就介绍“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两句看似简单的叙述,不仅交代了老王的身份,而且深刻地  相似文献   

17.
古往今来,名人大家中夫妇间同甘共苦、相濡以沫者不乏其人。以近代中国而言,孙中山与宋庆龄、周恩来与邓颖超、鲁迅与许广平,都是史书有名的。吾生也晚,无缘接近这些先贤。然而,我却因工作关系,结识了同是文坛大家的钱钟书、杨绛二位前辈老人,感受到了他们夫妇间的殷殷挚情。 今年春天,我为编辑出版《钱钟书杨绛散文》的事去拜访钱钟书、杨绛先生。初登位于北京三里河的钱宅,心中不免惴惴,因为关于钱先生经常闭门谢客的说法早已先入为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先生生前极爱并亲自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暮年时写下的小诗《生与死》,成了她的自我写照:"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走过105载的风风雨雨,先生写完了人生这部大书,她的睿智博学、文字思考,她  相似文献   

19.
熟读了杨绛先生的文章后,再回过头来看《老王》,"愧怍"之意油然而生.居然,我很想替杨绛先生把《老王》最末句——"几年过去了,我才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给删了,至少把"愧怍"二字给抹去! 真是个太大胆又怪异的想法,更是一句易让人感觉"故作惊人语"的矫情之语!毕竟,"解读最后一句话是解读《老王》全文的关键,而解读‘愧怍’的原因,又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①,已然是中学语文界的共识.围绕着"愧怍",大多数语文教师,尤其是语文名师,在颠覆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浅读,甚至误读"的基础上,得出了众多"细读、深读"的结论,费力之多,挖掘之深,颇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20.
正杨绛先生百岁诞辰之际,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做了一期专题节目。现场嘉宾一共有两位,三联书店的总编辑李昕是其中一位。节目中,李昕谈到了杨绛夫妇的精神境界和高风亮节,他们三十多年不换房,不装修,不买家具,但是他们捐出两人全部的版税超过1000万元,在清华大学设立了一个"好读书基金会",扶助贫困学生。节目播出后,帮杨绛先生料理版权的友人吴学昭,特意给李昕打来电话:"你们这期节目做得不错,杨先生看了很高兴。但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