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长宏 《江苏教育》2014,(19):38-42
<正>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太守吴秀开溶城濠,积土为岭,种植梅花,因名梅花岭,岭前建崇雅书院。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著名徽商、藏书家马曰琯捐资在岭东重建书院,命名为"梅花书院",后声名远播,其"入礼门,树仁心,走义路"的核心教育思想历经400年风雨洗礼仍熠熠生辉。明末史可法领兵抗清,誓守城池,生前遗言,死后葬梅花岭。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于梅花岭修建史公祠,英烈忠魂与清芬之岭交相辉映。1947年,史公后裔史鉴先生倾  相似文献   

2.
《梅花岭记》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从记事开始,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写史可法殉难的原因和决心。“知势不可为”,是史殉难的原因。“誓与城为殉”,说明史的决心。“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和“喜曰”,表现史的高风亮节。第二自然段接着写史可法殉难的经过和在梅花岭上埋衣冠的原因,点明梅花岭本题。史先是“拔刀自裁”,然后是“大呼德威”,最后是“大骂而死”。史的光辉形象跃然纸上。以上自然两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一个有水无山的地方。然而,在其市区北护城河北岸却有一处高阜土丘,丘上植有数千株梅花,那就是著名的梅岭了。从市区辕门桥北去,经过史可法路,通过一座小石桥,来到梅岭脚下,这儿就是流芳千古的民族英雄史可法的祠堂(今称“史公祠”或“史可法纪念馆”)。  相似文献   

4.
《教育科学论坛》2010,(11):F0002-F0002,I0001,I0002,F0003,F0004
成都市新都区谕亭小学前身是清代新都县的最高学府始建于清乾隆侣年(公元1753年)的“龙门书院”。1904年,“龙门书院”改为“新都县立高等小学堂”,成为新都县第一所公立小学校。学校现有40个教学班,  相似文献   

5.
王敬元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A):F0004-F0004
河北省巨鹿县育红小学始建于1838年(清道光十七年),更名“广泽书院”,后校名多次变更,1979年,学校定名为“巨鹿县育红小学”。1988年,迁于现址(县城东关街乐段路北),校园环境宜人,  相似文献   

6.
关于清末安徽教育的几个问题吴毅安一、敬敷书院的性质与沿革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兴办时间最长的一所书院,设于清安徽省城安庆,创建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停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前后250年间曾三迁其址,数易其名。敬敷书院的前身是“培原”书院...  相似文献   

7.
古城扬州令人留连忘返的风物很多,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史可法纪念馆中那藤蔓丛生、梅花吐艳的梅花岭,以及岭畔一个异乡人的松柏气节、云水襟怀……   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来到了史可法纪念馆。   跨入大门,有石铺甬道正对飨堂,植于清乾隆三十七年的两株银杏,虬枝劲干,傲然挺立,至今已有 228个春秋。堂内正中,立有麻胎漆制史可法雕像,纱帽官袍,凛然端坐,双眼凝视远方。雕像后翼垂护屏,上刻寒梅数枝,疏影横斜,清气朗朗;护屏上面悬挂“气壮山河”横匾,笔力苍劲,生气勃勃;屏下铺方砖数块,模糊古旧;两边陈列史公遗…  相似文献   

8.
2014年国庆期间,我和几个同事有幸获得了一次赴香港考察的机会。在香港华富邨宝血小学(以下称华宝小学)、新会商会学校、英皇书院同学会小学(以下称英皇小学)以及圣文德天主教小学,我们聆听了学校负责人的专题讲座,观摩了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其“全人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教育史(含书院史)研究有许多新成果、新见解。文章仅以若干个“三”为例:如书院教学是三体现象的典型模式;中国学校发展有三个阶段;具有学校性质书院有三个要件;教育史可划分为思想、制度、实际活动三个方面;中国古代的三种教育;唐末书院产生的三个原因;书院讲会有三种活动方式;历史上出现讲会式,宣讲式,聚徒式三种类型的书院;对北宋四大书院三类不同的概括;有北宋三大书院的说法;北宋三次兴学与书院的关系密切……等十余项,以供学者一笑。  相似文献   

10.
李一栋 《江苏教育》2022,(86):74-76
<正>江苏省兴化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实小”)创办于1899年,原名昭阳书院,因建校已超百年,因此全校师生更喜爱称呼其为“世纪书院”。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提倡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并明确定义“大先生”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自那时起,实小人人立志,争做“世纪书院”的“大先生”。那如何才能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大先生”呢?要成为“大先生”,笃诚的理想信念是导航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定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1.
《梅花岭记》(高中语文第三册)是一篇追怀史公、赞颂忠烈之作。文章截取史可法督守扬州这一悲壮史实,歌颂了史可法等人梅花般冰清玉洁的高尚情操和忠贞爱国的民族气节,是一曲大义凛然、虽死犹生的赞歌。因而,它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电脑》2011,(7):F0004-F0004
学校简介 重庆市丰都县实验小学校源于明朝天顺年间(1459年)杨大荣私塾,后经“平山书院”、“鹿鸣书院”、“五云书院”变迁和“废科举、办新学”运动的推进,1909年正式建校。迄今已有550年的办学历程,100余年的建校历史。1993年冠名为“丰都县实验小学校”。  相似文献   

13.
人称“邓书院”的邓洪波先生,孜孜求索二十载而铸就的力作——《中国书院史》,已由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于2004年7月出版发行。这是邓书院继《岳麓书院史略》、《中国书院辞典》、《中国书院制度研究》、《中国书院史资料》(全三册)、“中国书院化丛书”、《中国书院》(画册)之后的又一部规模恢弘的学术作。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学研究》2009,(3):F0003-F0003
屠甸镇小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南宋末的“白莲书院”,近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南宋末“白莲书院”到清中期的“崇道堂”,经清末废科举兴新学,1905年正式改办“公立石泾两等小学堂”,1912年更名“崇道小学”,解放后正式命名为“屠甸镇小学”。  相似文献   

15.
“比值”与“简比”的区别和联系马鞍山市师范附小胡岭梅“比值”和“简比”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小节中容易被忽视的两个概念。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学生容易混淆不清,往往将“简比”误为“比值”,或将“比值”误为“简比”,影响着许多习题解答的...  相似文献   

16.
《浙江教学研究》2010,(2):F0002-F0002
武义县壶山小学,座落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城,前身为乾隆三年(1738)武义知县张人嵩创办的“近思堂”,后易名壶山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  相似文献   

17.
[学校档案]浙江省奉化中学,是浙东地区最早创办的学校之一。南宋乾道年间宋代大儒朱熹提举浙东,“奉使循行”,从水路来到奉化,“泊舟龙津”至学宫讲学。嘉定四年(1211年),县令冯多福在朱熹泊舟之地建起“龙津馆”,史称“龙津书院”。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9月,知县李前沣为办新学,将龙津书院改为龙津学堂。从学校创办至今,校名几度更改,校址几度更换,经历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重重困难。尤其在抗日战争时,学校辗转敌后,四次大迁,师生栉风沐雨,含辛茹苦,终使教坛常青,弦歌不辍。2000年在奉化城县江之畔,龙津书院遗址新建奉化中学新校舍,“龙津”从起点回到了终点,历史与现实在“龙津”的发源地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18.
溧阳市实验小学坐落在美丽的国家4A级风詈旅游区天日湖畔,前身是创建于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平陵书院”,是溧阳历史上的第一所学校。风雨沧桑,薪火相传,溧阳实小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大气、厚重、求变、创新的优良校风,散发着独立自由的精神气质,并日益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陆丰城东南,有座龙山。陆丰县令王之正在《金龙山种树记》中曰:“山不甚高,而地脉隆降然.蜿蜒磅礴,势若连城复避.——诚学者之藏修游息之善地受!”早在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陆丰知县陈冠世于龙山南麓建龙山书院,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龙山书院改为“龙山高等小学堂”.  相似文献   

20.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4,(15):74-76
要论上海中小学的历史,敬业中学及前身敬业书院是最为悠久的。如果从书院时代算起,学校发端的历史可远溯到清代乾隆年间。1748年,负责管理上海地区的最高长官苏松太道翁藻和上海知县王侹仿照各地通例倡建申江书院,作为.“举贡生童,月课文会之所”,不久之后的1770年,扩建后的申江书院改名为“敬业书院”。至近代的1902年,敬业书院改组为敬业学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