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变异性“V成”结构的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异性“V成”结构是指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V成”将所叙述的甲和乙联系在一起而构成的结构。其语义情况很复杂 ,本文主要介绍了五种变异情况 :V的语义变异 ;甲的语义变异 ;乙的语义变异 ;整个结构组合异常 ,语义发生变异 ;整个结构组合正常 ,语义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2.
从动词的语义特征比较日语的“V-終わる”和汉语的“V完”式的异同。首先,从两种表达方式都可以使用、两种表达方式都不能使用以及汉语动词有“V完”式而日语动词没有“V-終わる”这三种情况,考察了两种表达方式的构词在动词的语义特征上具有的共同点和差异。然后,以此为基础,从句法、语义考察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从整体上看,动词的语义特征对日语的“V-終わる”的实现更多地在构词层面上进行制约,而对于汉语的“V完”式的使用更多地在句法、语义上进行制约。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得到一定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不V了”是个多义格式,分别表达“谢绝”、“打算”和“变化”的格式义,但它们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句法和语义特点。笔者分析了“不V了”结构的语义差异及“不V了”结构的句法差异,最后总结了“不V了”结构在句子运用中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分析了“到家”的句法功能。和典型的形容词相比,“到家”表现出功能上的差异,应归为性状范畴的非典型成员。“到家”形式常出现在“V到家”和“A到家”两个结构相似、语义相同的句法环境中,但二者无论是在句法切分,还是语义特征上都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两个结构在否定形式上也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我们认为种种不对称是由结构中的“V”和“A”各自的词性特点导致的。从历时的角度考察,“V到家”先于“A到家”产生,二者有先后的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5.
“不为……”和“为……不”两种否定性“为”字句在构成、语义、功能层面都存在差别。构成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为”字宾语“O”和中心项“V/VP”充当的成分上;语义层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句式义上;功能层面的差别表现在造句功能、预设、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运用语义语法最基本的原则“词语组合的双向选择性原则”,对“大+V”一类结构的语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进入该结构的大部分V在语义上都是不自足的,并提供了一些对语义自足进行补救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不能简单地依据语义来判断魏晋六朝时期的两种完成貌句法格式的语法属性;文章倾向于将“V1+O+V”格式及大部分“V1+V完”格式看作主谓结构;同时认为“V+已”此期应该可以视为动结式。  相似文献   

8.
“V以”类形式动词是语法学界尚缺乏系统研究的一类动词,文章通过选择研究对象的语义、句法及语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考察。语义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的语义特征及深层语义结构特征;甸法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在句式结构、加宾语及带体貌助词等方面的共性,同时揭示了它们在搭配能力和搭配范围方面的区别;语用功能方面,探讨了“V以”类词具有标记焦点、变陈述为指称、填补谓语的缺失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递系式中的四个基本成分N1、V1、N2和V2从形式上可以形成NN、NV和VV三种类型,通过对递系式的语义关系进行分析,证明了NN不能形成语义组合关系,只能形成语义角色对应关系。NV分为三种组合方式。N1V1可以构成语义组合关系;N2V2不能直接构成语义组合关系,N2作控制语形成的空语类与V2能构成语义组合关系;N1N2V2也不能构成语义组合关系,通过V1的作用,N1N2作控制语的空语类与V2形成复杂的语义组合关系。VV只有句法结构关系,V1V2不在同一层面,根据它们的关系,可以把V2看成V1的补语。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不同时期“下”的历时演变,“V下”短语的语义经历了从单一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语义衍生过程与心理认知密不可分。本文在对“V下”短语语义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语义发展演变历程,构建“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网络模型。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对“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过程中的空间隐喻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V下”的发展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1.
“N的V”短语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定心短语,其语义结构具有双重性,分显层和隐层两个层面。“N的V”短语的显层语义结构是名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的V”的定心句法结构形式对语义结构的制约作用和中心语V已经名物化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领属关系和限制关系两类。“N的V”短语的隐层语义结构是动核结构,这是考虑到N与V之间的确还保留有施事、受事与动核的语义联系以及“N的V”短语是由上文中的主谓句转化来的这两个原因而确定的,可分为施动关系、准施动关系、受动关系、成动关系、使动关系、系动关系、状动关系等7类。  相似文献   

12.
“一点点”和“一点儿”,与一般的量词重叠相比,具有特殊性。通过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出二者的具有三大组合能力,均以与名词搭配为主,但在各类中各有侧重;二者组合能力的差异引起语义的差异,均可形容量少或程度轻,但前者程度更深,且含有“许多”义和“逐一”义;语用上,陈述句中“一点点”主要表现为主观陈述:正陈述1和逆陈述2,“一点儿”侧重于客观陈述;祈使句中前者的语气更为柔和,后者也可在命令句中使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表短时义的“V—V”、“VV”和“V一下”都应看作“动+量”组合。历时考察表明,表短时义的“VV”和“V一下”格式都是由表短时义的“V—V”格式演化而来的,三者在共时平面上能够并存。是因为其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各有区别。在共时层面上.当主语为生物且动作为来然态时.这三种格式可表达尝试义。“VV”式与尝试义之间的匹配关系规约化后就会形成一种构式意义.构式意义又反过来对进入句中的成分施加影响。经由类推机制,使得能够用于该句式的成分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认为,表短时义的“V—V”、“VV”和“V一下”都应看作“动+量”组合。历时考察表明,表短时义的“VV”和“V一下”格式都是由表短时义的“V—V”格式演化而来的,三者在共时平面上能够并存。是因为其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各有区别。在共时层面上.当主语为生物且动作为来然态时.这三种格式可表达尝试义。“VV”式与尝试义之间的匹配关系规约化后就会形成一种构式意义.构式意义又反过来对进入句中的成分施加影响。经由类推机制,使得能够用于该句式的成分日益丰富。  相似文献   

15.
“一头词语”非常丰富。本对“一头词语”的组合理据、组合方式、以及语义关联和表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V+你的+N+吧!”句式是一种具有双重表义功能的特殊祈使句,语义成分“你的”义值已经虚化。该句式有其存在的特殊语境,动词“V”必须能形成“你+V+N”的语义结构,“N”在此句式中隐含着被主观肯定的语义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来+V(P)”句存在两种不同的语义,其一表示连动义,成分间关系松散;其二取整体义,框架中不宜插入其他成分,“来”语义虚化(学界称“来2”),重音在“人称代词”。本文认为,“人称代词+来2+V(P)”具有构式地位,构式义与“责任”义有关。本文以人称代词“我”为例,考察了“我来1V(P)”句大量真实语料,认为“我来2V(P)”的典型构式义为言者主动承担责任,非典型语义表示言者对行为/话语权的宣示。其中,V(P)的语义特征受到构式整体义的制约。在构式整体语义中,“来2”是起关键作用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的“(N)+V得+NP+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V得+NP+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V得+VP+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V得+NT+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法分布、时态表现、语义特征、语气差异等四个方面研究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咖”、“哒”、“咖哒”。文章认为:(1)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具有单用、复合和分离性的特点;(2)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表兼容态,并且具有融汇语法和语义的功能;(3)长沙方言中主、宾的存现,定语的性质等因素可影响动态助词的选择;(4)长沙方言中的动态助词可影响话语的语气,并造成细微的语用差异。  相似文献   

20.
“到+L”的不同语义指向使“把”字句“S+把0+V+到+L”位移模式呈现了多样性,也使位移动词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理解这类“把”字句的两个变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