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如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包括以微博内容为由头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选题来源更加多样化,还有新闻评论形式上的许多变化,如微博体评论的盛行。与此同时,微博对新闻评论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孙雪雨 《视听》2022,(2):126-128
学者达尔格伦的"结构、再现、互动"三维度理论为分析微博评论区的公共性提供了框架.微博评论区的嵌套式传播在结构上颠覆了传统媒体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媒体再现公共议题的权利被分化,普通用户在评论区的讨论可能会倒逼新闻生产,从而设置新议题.微博评论区的技术手段既是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互动的基础设施,又是建构意见交互场域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3.
叶宽 《新闻前哨》2013,(10):40-41
在web2.0时代,网络新闻媒体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主要生产者,更应成为公共舆论的引导者。本文以网络新闻评论为观察对象,从网民的即时评论、微博对评论的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闻评论在新媒体语境下面临的问题和日益发挥对舆情的引导作用,进而更清晰地认识网络新闻媒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4.
李伊莎 《视听》2016,(11):112-113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特别是微博这种自媒体的发展,其及时性、共享性、互动性为互联网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微博在给社会文化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网络极化现象的"温床"。本文从微博传播机制出发,探讨微博舆论极化现象与微博评论转发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选取2016年热议的王宝强离婚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微博用户评论转发行为对群体极化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蓁 《东南传播》2015,(8):166-168
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频繁,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低门槛、便捷性,以及裂变式传播特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意见表达和分享平台,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使得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评论主体、文本样式和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微评论娱乐化、段子化;评论中情绪化现象严重,缺乏理性;网络谣言传播使得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到考验;篇幅的局限削弱了新闻评论的说理性等新问题,本文将以围绕微博展开对新闻评论新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微博新闻评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大量新闻的方式。微博新闻评论打破传统新闻评论的局限性,将各种信息资源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网络舆论场并能完善舆论监督。本文先后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重要意义作了简单介绍,并分析了微博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开启了全民记者的时代,微博新闻评论借助多媒体传播,展示出不同于以往任何新闻评论的特性.评论者的全民化,新闻评论的自主性、交互性、微博评论的海量资讯和实时更新也对微博评论的权威提出了挑战.微博新闻评论的撰写和发布不能停留在简单的痛斥、呵责式的义愤填膺、短短几行字的“泄愤”和极端个案的上纲上线,每一句评论都需要一定的理性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传统报纸微博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江华  张殊 《现代传播》2015,(4):141-143
本文以18家传统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关注数、粉丝数、日均发博数、平均每条转发数、平均每条评论数和平均每条点赞数为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传统报纸微博影响力进行评价和比较。主成分分析提取了报纸微博影响力评价的两个主成分,即"粉丝互动"和"官微发布"。根据这两个主成分,18家传统报纸媒体的官方微博可划分为强势领先型、官微主导型、粉丝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全面落后型五类。研究发现,传统报纸微博的影响力水平分布不均衡,影响力偏低的报纸微博较多,影响力较高的报纸微博偏少。  相似文献   

9.
当前,"玩微博"成为一种时尚,微博开启了一种新的传播体验。传统媒体紧随时代,纷纷上线微博,在微博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纵观诸多网络热点事件,媒体在微博舆论中有着强大的引导作用,具有一定的"意见领袖"的功能。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试图探究热点事件中,媒体微博的评论特征及其影响,以期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能够更好的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国内有关公益传播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新浪微博公益传播主体的角度出发,以国际公益组织绿色和平为例,分析从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的一年间,在新浪微博中提及、转发、评论绿色和平组织的网友的特证,通过对新浪微博中参与绿色和平公益组织的传播主体特征的研究,对如何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传播公益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发展,纸媒纷纷寻求与新媒体更好的结合,以求在愈发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存活。如果说数字报纸的出现是纸媒与网络的美丽邂逅,那么评论类微博的出现则是纸媒与网络的又一次深情相拥。本文就都市报时评微博的发展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吴昊 《新闻前哨》2013,(12):84-87
媒体机构的微博作为公共平台,与读者和公众产生广泛联系,其运作过程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媒体的线索掌控力、舆论引导力、读者凝聚力及品牌号召力。加强媒体官方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普及和运用公关思维十分必要。本文以作者运营@湖北日报微博的经历为基础进行梳理与总结,试图探究媒体微博运营与公关思维结合的范式与路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为了解传统媒体微博与新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的差异,识别各类型媒体微博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以促进媒体微博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及新媒体微博各50个作为研究样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两者的信息传播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微博和新媒体微博网络整体均较为紧密,且传统媒体微博高于新媒体微博;信息在传统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较新媒体微博更为便利,信息转移效率更高,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更强;传统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在地位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新媒体微博中各类型媒体微博则相对发展均衡;新媒体微博权利更为集中,呈现两极分化状态,而传统媒体微博则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14.
孔灵 《新闻世界》2013,(1):67-68
微博评论改变了传统新闻评论的话语模式,拓宽了新闻评论的表达形式,呈现出全民“狂欢”的倾向。本文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为依据,分别从参与形式、言语表达和思想内容三个层面揭示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  相似文献   

15.
王勃 《东南传播》2011,(11):37-40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博的横空出世,在Web3.0语境下,网络评论的形式与传播效果均发生深刻变化,过往以留言板跟帖、网络论坛评论与博客评论为主导的网络评论格局受到相当程度冲击。依托微博个性化、迅捷化、多载体的传播特色,微博评论的特点分析、传播效果分析以及与传统网络评论的关系问题被学界与业界给予更多关注,正基于此...  相似文献   

16.
苏燕 《出版广角》2016,(22):69-71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作为社交化媒体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明星微博被众多商家看好,成为一个全新的广告推广平台.文章从微博、微博广告、明星微博等相关概念入手,分析明星微博的广告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自媒体时代明星微博广告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图片为研究对象,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平台,分析《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图片的使用现状、特色及存在问题,并针对图片应用的不足提出几点相关建议,促进其更好地发展,也希望通过《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个案的研究,为纸质媒体合理运用微博图片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如今,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开设了微博账号,发布消息与评论。本文通过对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及独立的官方评论微博的研究,分析认为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的新闻评论以其"短、平、快"的特点让评论更具时效性,符合当前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微博评论与传统的评论形成互补,能够保持和扩大传统媒体原有的影响力。并针对官方微博表现出来的优势及不足进行讨论,提出发展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媒体特征及传统媒体的应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黄艳 《东南传播》2011,(1):84-86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新生事物,微博以其便捷的发布、广泛的互动传播性,成为各大传统媒体争相抢占的另一信息发布平台.本文将选择新浪微博上的媒体用户为蓝本,从微博的媒体特征、传统媒体的微博推广以及媒体在微博发布的规范等问题,观察传统媒体在微博平台上的推广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丽珠 《新闻世界》2014,(4):111-112
微博评论占据网络评论的重要部分,借助于微博平台和移动设备随时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在时效性方面有极大优势,但微博新闻评论也有其缺陷,如评论言辞情绪化、易起谣言等。本文对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弊端以及如何兼顾微博新闻评论的速度和深度等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