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中"集体失语",而外国媒体利用自身掌握的信息"倒逼反证"。本文从信息获取、信息呈现、信息分析、社交媒体的信息利用这四个方面,分析中外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借以呈现二者"存在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马航MH370客机3月8日起“失联”,至今已经一个多月。关于马航失联客机的报道,包括网络和社交媒体在内的中国媒体,与国际媒体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相似文献   

3.
李辉  ;苏晓龙 《新闻世界》2014,(7):172-173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重要代表在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以腾讯新闻信息推送和朋友圈信息发布与转载等方式,在展现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优势的同时,也折射出社交媒体的一些弊端。马航事件中微信传播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对于促进社交媒体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主流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的报道中,频频被国人质疑只会转发、煽情,而无实质上的信息,与国外媒体的逼问马来西亚政府获取重要信息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本文将马航失联事件发生一个月内的中外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在搜集信息的专业程度、访问专家的方式、新闻报道的侧重点、社交媒体信息利用及新闻真实性把关力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和距离。  相似文献   

5.
乔瑞 《新闻世界》2014,(9):258-260
"马航失联事件"一发生立刻引起了媒体的关注,网上关于"马航失联事件"的消息满天飞,形成了一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角逐赛。本文就新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的角逐中表现出来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4——2016年,"女大学生失联"事件一度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本文对百度新闻中"女大学生失联"报道的样本进行统计,从报道总量和样本内容两方面建构,分析发现"女大学生失联"报道时间持久且集中,以"事件性"短消息为主,内容煽情.因此,报道应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为落脚点,将事件准确地呈现给受众.  相似文献   

7.
"马航失联事件"让亿万人揪心不已,但与此同时,有关飞机的位置、失联原因等各种不实信息可谓满天飞。对于牵挂这件事的人们来说,一会儿一个新消息,再一会儿又是辟谣,越来越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真相无疑值得追寻,但在未有明确结果之前,信息发布者和媒体该如何又快又权威地发声,值得大家深思。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4,(10)
本文在马航失联事件的媒介建构中梳理出了中外媒体的新闻报道景观,技术解密景观以及自媒体参与下的事件消解景观,并以此三项景观表象为依据重新细化了流言传播模型假设,提出了新媒体赋权视角下的国际政治传播的霸权趋势。  相似文献   

9.
2014年3月8日,一架载有239人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客机从吉隆坡飞往北京,从雷达屏幕上消失了,这一消息随后占据了各国媒体的头条要闻。在接下来17天里,这一消息持续性地引发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竞相报道。直到3月24日晚10点,马来西亚总理宣布失联客机终结,媒体的报道焦点才慢慢转移。然而,相对于国外媒体“倒逼反证”的表现,中国媒体在马航失联事件中的“集体失语”现象让国内网民们大加鞭挞。部分国外媒体挖掘出不少此事件中的关键信息,而国内媒体则相对表现欠佳,国内民众真正要了解事件进展,多数时候只能“据外媒报道”。  相似文献   

10.
2014年8月"少女失联"事件成为社会舆论的中心,制造出社会治安环境堪忧、人人自危的氛围。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将有助于认识"少女失联"现象。媒介的培养分析功能、议程设置功能和拟态环境功能推动了"少女失联"舆论场的形成。为更好地应对这一舆论热点,公众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大众传媒的媒介自律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1.
“马航失联事件”作为2014年影响巨大的突发事件。给公众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和心理的冲击。由于该事件的重要性、突发性和复杂性,使得该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与众多其他突发舆情危机事件不同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laysia Airlines)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MH370航班失去联络。失联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事件牵动人心。围绕着有关马航失联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产生了很多新问题与争议。其中,有的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传统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中的特殊发酵,也有一些话题是马航失联这一事件所特有的政治、地理、技术环境所带来的。这些问题与争议,注定都将成为中外新闻传  相似文献   

13.
黄礼福 《新闻世界》2014,(8):403-404
自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曝光以来,包括各国政府、媒体、公众各方都对该事件给予高度关注,此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各个新媒体平台都成为媒体和公众参与事件讨论的交流平台,其中又以微博最盛。然而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却出现诸多问题,如谣言的肆意传播、以煽情代替信息传播、信息趋同等。相对而言,传统媒体因为有成熟的编辑理念,并未成为谣言的传声筒,并且多角度、深入地为公众呈现信息。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了传统媒体的编辑理念对新媒体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6)
<正>3月8日,是令亿万人揪心的一天,一架载着239人的波音777客机,于子夜时分离开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飞往6000公里之外的北京,却在茫茫夜色中失联于温润的南海上空。截至笔者发稿前止(3月16日),这家客机仍然不知所踪。马航客机失联这一重大事件,也是对新闻媒体采写报道的严峻考验。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天里,这一事件拷问出了国内媒体许多薄弱。  相似文献   

15.
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客机失联事件"令全球瞩目。事件发生后,有优先调查权的马来西亚政府召开多次新闻发布会通报飞机搜索情况,然而这些消息却自相矛盾,错漏百出。因为缺少官方的说法和可靠的新闻源,各家媒体为了抢占"新闻的第一落点"和"定义新闻事件",纷纷原创发布或转载一些未经核实的信息,使得信息传播陷入极度混乱。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新闻失实现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马航飞机失联事件发生后约两周时间内《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的报道作为内容分析的样本,在基于时间线的基础上,对相关报道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媒体应在重大事件中快速响应,紧贴事实,避免情绪化报道,在客观公正理性的角度上提供受众迫切需要的信息动向,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秀凤 《新闻世界》2014,(9):245-246
近年来,突发事件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公众开始主动介入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但是,由于我国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呈现着模式化的现象,由此而严重制约了公众的知情权,使媒体的公信力下降,造成了公众和媒体双双被动的局面,这在马航失联事件中显现尤为突出。为了突破这种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模式化思维,我国媒体在汲取外媒有益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结合自身条件加强与政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肖飞 《新闻前哨》2014,(6):58-60
马航客机失联事件是整个三月全世界媒体都在关注的一个热点议题,作为现代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渠道,微博在这个突发事件的传播中扮演了相对此前的热点事件中,更为明确的角色,由此也起到了更为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平台中,受到民众较多关注的微博,在此次事件中的言论进行观察和分析,试图从更为明确的角度去阐释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与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位美国来的媒体记者爆着粗口冲电话那头的编辑大喊:“我没有,我这里什么都没打。”在马航370飞机失联事件后,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我国灾害频仍,灾难性的报道也受到了新闻媒体的重视。灾难性的新闻往往都是事件比较震撼的,同时灾难性的新闻报道都是负面性的消息,所以记者运用什么样的语言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至关重要。如果记者不能将报道做得恰如其分,就很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反感。马航失联事件是近期我国最大的灾难性事件,从马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