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竹 《成才之路》2022,(3):40-42
红色革命文化是我国独特的文化,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红色革命文化,可以更好地传承红色精神,实现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文章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进行解读,分析红色革命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革命文化时要设置红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充分挖掘教材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创设...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厚植红色基因的重要课程。文章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题材选文编排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在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教学策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推进“红色经典”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以传承我国革命先辈精神、发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红色文化为例,从分析红色文化内涵出发,以红色文化的教学价值为主要依据,着重探讨在幼儿园中播撒红色教育,培养红色传人的课程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将红色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在校学生铭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能够赋予红色教育内容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拓宽红色教育途径,使红色革命精神更加长远地传承下去!一、在教学中融入红色精神音乐教育形式丰富多样,如声乐、器乐、舞蹈等。把红歌作品融入音乐教学的课堂,在声乐、器乐、舞蹈等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群体进行红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演绎红色经典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将红色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红色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思想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有关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优秀文章,这些课文对开展红色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给学生传授知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红色教育指教育主体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为党、国家和人民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先进人物、事迹、纪念物、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先进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客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将红色教育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红色经典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中形成的经典性艺术,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精神品格、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提升有着显著意义。本文试图以文化传承的视角对高校红色经典教育的实现形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现场教学、激励学生研读红色原典、开设红色经典课程、开展红色经典实践活动等红色经典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要坚持不懈地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挖掘、提炼、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并将其科学地融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一、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优良革命传统及其载体。红色文化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层面上包括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红色经典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深厚的爱国情怀、锤炼良好的个人品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倡导和积极鼓励学生开展红色经典阅读,以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红色教育。其主要包括提高内涵,加强对红色经典阅读的内容指导;扩展外延,举办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积极践行,重视红色文化实践和红色精神传承。  相似文献   

10.
秦琰 《中国教育学刊》2023,(S1):195-196+199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随着我国德育改革的深入,红色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红色文化所承载的革命年代独有的精神特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来源。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努力帮助学生塑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思想价值观,并与德育教育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共同促进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政治思想引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办好高等教育,争创一流大学,就必须在高校育人体系中高效融合红色文化,有效提高在校学生政治素养,加强红色文化教育,重温红色革命精神,传承和弘扬好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斗争史,是中华民族从站起到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而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有机渗透红色党史教育,让革命传统教育入脑入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为此,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梳理红色革命题材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党的百年征程、品读人物传记、瞻望重大事件、领略战争风云、沐浴思想文化,让学生接受红色革命启蒙教育。这样,学生才能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3.
红色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形成的文献文物、革命遗址中的精神和物质。传承红色文化逐渐成为各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供了载体。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职责。红色校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校史文化教育无论在研究生自我教育还是在传承红色基因中都起重要作用,要重视充分发挥红色校史文化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中的优势,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教育作用。高校理工科专业既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也不能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两手抓,利用"红色经典"文化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对传统文化愈加重视,国内教育文化界也在不断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的研究,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甚至一度成为传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也加强了在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希望能够共同促进语文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发展。本文就是从传统文化对语文教育的作用入手,对传统文化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途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希望能够真正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我国经典文学。  相似文献   

17.
红色基因是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凝练的成果,是民族发展精神力量的传承,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共同价值的体现。红色基因是增强文化自信的精神动力,也是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思想支撑,还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伟力。红色基因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思想防线、培养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是在坚苦卓绝的历史进程中积累和凝聚的浸透革命先辈鲜血的精神文化,是优质卓效的思政教育资源.基于红色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分析,剖析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困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拓展育人阵地,丰富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内容和路径,以传承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为载...  相似文献   

19.
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优秀的革命传统文化,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重视并教好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白洋淀纪事》为例,立足整本书阅读,以学生的素养提升为导向,设计“初读、再读、外化输出”三个环节,从情节、人物、语言入手,探讨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红色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革命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劳动教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红色精神融入高职生劳动教育,使青年学生通过劳动播种希望、磨练坚强的意志;通过劳动,继承和弘扬红色精神。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