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调频电视、广播覆盖区的测量能真实检验开路调频电视、广播发射台设备运行状态和播出效果。通过调频电视、广播覆盖测量的意义和国家对调频电视、广播频段的可用场强规定标准,介绍了调频电视、广播覆盖实地测量时注意事项和测量方法,总结出测量场强值与收测点距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期的首篇文章是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聂大江撰写的《谈谈广播电影电视的立法工作》。立法工作是广播电影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较为薄弱、亟待加强的一个环节。广播电影电视的立法问题,也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聂文对广播电影电视系统的立法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广播电影电视法学研究也很有启发,值得读者,特别是广播影视系统的各级领导干部以及立法、执法和法学研究人员认真研读。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音义统一的全民交际工具,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为了充分发挥广播传播声音、电视传播声音和图像的特殊功能,学习和运用广播、电视的话言,对提高宣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广播、电视工作者要尽快提高自己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必须不断丰富词汇,扩大知识视野。对广播、电视语言的要求是:一、词汇丰富,选用精当。语言是文章的血肉,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对于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不掌握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有线电视的数据广播应运而生,成为继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广电系统业务。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电视数据广播的基本内涵,并要深刻把握电视数据广播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要根据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以及电视市场的发展,全面分析电视数据广播的发展趋势,基于此,主要从电视数据广播的技术、市场和网络三个方面分析其基本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会给广播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早就引起一些国家广播电视工作者的重视。有一种说法认为电视发展了,会取代广播。现在让我们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看这个问题。据近年来访问过西欧的广播界的同志说,现在瑞典和法国广播界的人们谈起广播的前景,有一种兴奋的心情,他们认为现在广播“面临着复兴时期”。英国广播公司的领导人谈到他对电视和广播的看法时说,电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电视不能代替广播,广播同样应该大力发展。英国广播公司所属的电台现有二十座,他们正计划发展到六十五座。电视为什么不能代替广播?西欧广播界的共同看法是:一、欣赏音乐节目,广播要比电视的  相似文献   

6.
广电媒体通常包括广播和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大致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广播和电视)、地面有线传输(电视)、卫星传输(广播和电视);按照终端大致可分为传统收音机、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包括手机电视等)、传统电视、高清电视、立体电视等,按照业务模式可分为传统的音视频业务以及数据、点播、游戏等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7.
电视的兴起,引起文化系统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的表现是,电视对传统的大众传播系统的冲击。本文着重探讨报纸、广播在电视出现以后面临的问题,揭示电视、报纸、广播的结构关系,阐明报纸、广播内在的文化优势,提出大众传播体系的建构原则等。植物群落式的传播文化结构电视的崛起和迅猛发展,使报纸、广播  相似文献   

8.
广电媒体通常包括广播和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大致可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广播和电视)、地面有线传输(电视)、卫星传输(广播和电视);按照终端大致可分为传统收音机、移动多媒体广播终端(包括手机电视等)、传统电视、高清电视、立体电视等,按照业务模式可分为传统的音视频业务以及数据、点播、游戏等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9.
报纸、广播、电视这媒体“三兄弟”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报纸白纸黑字,电视形象再现,惟独广播稍纵即逝。实事求是地说,随着报纸、电视的发展发达,广播听众相对过去是减少了。因此,有人以为广播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也小了,甚至连一些被监督对象对广播媒体也抱无所谓的态度。笔者以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在舆论监督中更有着报纸、电视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这就是——快捷迅速、即时滚动、音响传神、传播面广。  相似文献   

10.
移动媒体的受众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经的弱势媒体-广播因为移动受众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春".移动电视的出现,把电视以前成功冲击广播的声画兼备的优势和广播的移动优势结合起来,似乎要再一次形成对广播的冲击.本文试图探求车载移动电视能不能对广播受众的收听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分析受众在移动环境中选择移动电视还是广播的主要原因,找出到底是哪些因素决定受众对移动媒体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非常重视宣传报道的语法、修辞、逻辑。广播、电视因其声音、屏幕(字幕)传播具有线性传播的特性而稍纵即逝,受众对其很难做到反复揣摩,因而,社会上对广播、电视报道的篇章结构、遣词造句、语意表达的评说不多,但这并不等于广播、电视可以忽视语法、修辞、逻辑。  相似文献   

12.
进入80年代的我国电视事业,发展很快,广播却步履维艰。电视夺走了大量的广播听众;电台的新闻、文艺和技术人才纷纷转入电视;上级拨款大量用于电视;地方自筹经费愿意投放到电视转播台;如此种种,人们不禁惊呼:“广播怎么办?广播走向何处?”回顾世界广播发展史,这情景同美国50年代后期广播受电视压力的情形相似。当时美国广播电台有二条对策:一是在1961  相似文献   

13.
经常有人议论,晚上宁愿守着逗闹哄哄的电视,不听单调干说的广播。这种有一定代表性的大众选择倾向,与其说是对电视的盲爱,不如说它暗示着相当多的受众对夜晚广播节目的要求:丰富、贴近、流动。笔者做广播夜间节目编导3年,每天的心理都承受来自电视和广播的压迫性挑战。纵观广播夜间节目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广电报是广播、电视事业的延伸、补充、发展和深化,刊载与广播、电视有关的新闻、评论、影视剧、文艺节目,刊登一周节目表,传播信息。其性质与广播、电视一样,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人民的喉舌。她担负着传  相似文献   

15.
屠芳芳 《声屏世界》2010,(11):55-55
杭州广播电视台包括六个电视频道和三个广播频率,1999年依据电视和广播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了电视与广播的广告编排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全台广告销售业务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十年来该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包含了丰富的客户、  相似文献   

16.
姚烨 《河北广播》2007,(4):49-51
广播产生之初,最大的市场是广大农村,对农节目一直是广播节目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民也对广播有着强烈的诉求和情感依赖,是广播最重要的受众群体。根据相关的调查,在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我国农村受众接触、使用大众媒介还呈现广播最高,其次是电视、报纸的状况;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电视得到迅猛发展,出现电视最高,其次是广播、报纸的状况。而当前,则是电视一枝独秀、广播、报纸不相上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号称四大传媒。在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传媒的角逐中,广播相对处于劣势。如何走出困境,迎接各方的挑战,是广播人需要面对和探讨的一个问题,这关系到广播的走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广播受到电视巨大冲击,影响力渐弱。调查显示,80年代受众最先获得新闻的顺序是:广播、报纸、电视。90年代是电视、报纸、广播。进入21世纪,互联网又异军突起,成为时代的宠儿,受众的蛋糕进一步被瓜分。有人说广播已经边缘化,沦为辅助媒体。在媒体竞争日前激烈的今天,广播认清自身优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通过对济宁市谭岗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来管窥蠡测中国农村居民媒介接触状况.据调查,近年来谭岗村居民对大众传媒的接触明显增多,更多的人选择看手机、上网、听广播、看电视来打发闲暇时光;广播、电视在农村仍有一定的市场,报纸在农村市场很狭窄,智能手机在农村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中,谭岗村居...  相似文献   

20.
电视是传播界的“哪吒”,它一出世就横冲直撞,不知道什么“后不僭先”的老例,毫不客气地抢占着大众传播园地里老大哥们的地盘。广播工作者对电视的冲击有两种片面性态度:有的同志只看到了电视的强大冲击,于是感到广播大势已去,精神不振;有的同志只看到了广播仍然在发展,于是便无视电视的冲击,掉以轻心。应当承认,广播和电视都有大的发展,广播并没有呈现出“大势已去”的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