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瑞霞 《邢台学院学报》2014,(1):139-140,147
艺术素养教育具有教育、认知、审美三大社会功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创新能力、积极的生活态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信息文化拓展了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方法和领域,因此作为信息时代的高校教育者应充分认识信息文化的特征并合理利用其优势,有效促进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信息社会的到来对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文章对当前我国高校艺术教师的信息素养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信息素养教育之研究及信息素养教育之实践三方面,对中外信息素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以此寻找中国信息素养教育今后的发展之路,促进中国信息素养教育的进一步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培养艺术素养是高校艺术专业学风建设的主渠道。在研究艺术专业的特点、学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艺术素养在艺术专业学风建设的价值意义,探讨艺术专业以艺术素养为主线开展学风建设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指标等分析,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条件,从九个方面探讨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加强信息素养的理论研究,不断探索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思路,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向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应华 《考试周刊》2014,(91):165-165
国内信息素养的教育研究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的,这一研究的重点是对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进行反复论证。研究认为信息素养的课程与教学论是最集中和最具体的,培养信息素养人才的方法是,尽可能多地开展本科教育,使得信息素养课程的设计多层次、多元化,贯穿高效信息素养课程的全过程。只有真正保证信息素养教育和高校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融合,才能使人才的信息素养真正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信息素养课程在高校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肖新祥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8):116-121,128
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时代人的核心素养和基本素质,是衡量人才素质及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信息素养的培养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研究系统梳理了信息素养的理论缘起与内涵,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伦理四个维度阐述了信息素养的构成,同时对信息素养、媒介素养、数据素养等相近或相似概念进行辨析.在深入、细致地考察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欧美发达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和研究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为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特别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信息素养教育顶层设计;二是改革信息素养教育系统谋划;三是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师资建设;四是创设信息素养教育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8.
信息素养自1989年引入我国,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体系,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日趋系统化,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群体也不断专业化,且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信息素养研究生培养制度。根据1989—2011年中国期刊网关于信息素养的论文所建立的信息素养期刊论文数据库,通过对信息素养17年发展阶段和特征的分析、研究和梳理,试图探寻我国信息素养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这对于认识我国信息素养研究的历史脉络、推进信息素养研究的发展、提高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影视资源的泛媒介化传播语境,影视公共教育应走出“艺术素养教育”的单向维度,而走向更具包容性的“媒介素养普及教育”,它包括基本的影视艺术审美素养、影视信息甄别素养和影视文化批评素养。影视公共教育要立足于感性审美和理性批评的融合视阈,探索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体系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互动性及公共教育平台的延伸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艺术素养测试问卷(学生版)为调查工具,对长沙市岳麓区7所中小学学生的艺术素养状况进行测评,以期探索健康生活教育对学生艺术素养的作用与影响。结果发现,该地区施行的健康生活教育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信息素养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普遍关注。本文对信息素养的概念、构成、培养以及评价等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发现近年来有关信息素养的研究呈全面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信息素养相关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信息素养的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实践研究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国内图书馆学界公开发表的信息素养论文作为基础,梳理国内图书馆学界信息素养研究的三大动向。一是信息素养定义的研究,提出信息素养定义的共同特征及其内涵外延变化;二是图书馆开展的用户信息素养教育,包括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三是信息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启蒙与培育的关键时期,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素养测评模型是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与提升的重要基础。研究以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调研对象,从信息素养内涵界定入手,综合采用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数理验证等方法,构建了小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我国西部N省开展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估实践,发现小学生信息素养整体水平处于中等,但各维度发展并不均衡。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显著差异,乡村学校学生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基于此,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依据对小学艺术教师教学素养的相关要求,设计了对兰州市小学艺术教师教学素养的问卷调查。从小学艺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能力、艺术教学反思能力、课堂教学的研究能力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小学艺术教师教学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对初中生进行音乐学业水平测评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发展学生艺术特长的重要举措。实施初中生音乐学业水平测评,可以改变艺术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素养、人文素养和整体素质。鹤岗市属于黑龙江省东北边境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对偏远,与大中城市相比,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理念和信息相对滞后,整体艺术基础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16.
美国信息素养标准化评价项目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养评价是信息素养研究的重要内容,美国在该领域已做了深入研究并拥有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我国也非常重视信息素养评价研究,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本文首先评介了美国信息素养标准化评价项目(Project SAILS)的评价内容、方法和特点,再结合我国的信息素养评价研究现状,为我国开展更加客观、科学的信息素养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西部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为研究主题,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与信息素养的关系,分析了当前信息素养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构建了师范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提出了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策略、方法及课程教学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闽 《考试周刊》2012,(10):140-141
本文结合网络媒体的特征,详细分析了网络媒体在艺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并围绕其所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开展艺术素养培育工作的对策,希望能为艺术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直 《数字教育》2019,(5):14-17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做出了全面的要求,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访谈研究,探讨了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中小学班主任信息素养构成和基本能力的要求。本文着重从班主任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层面,对班主任新时代信息素养进行论述,尤其是针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对班主任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现有的信息化应用与班主任信息素养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已经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对于中国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分析总结了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提出了中国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