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熟语及惯用语是语言中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分析其中动物词汇的使用,对比中法两种语言所赋予的比喻或象征意义,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求证: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交流必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而借词正是文化交流中最好的见证,并凭借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借入国的文化产生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汉语与法语之间的借词,来考查借词在中法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
马锐 《科教文汇》2010,(13):117-11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交流必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而借词正是文化交流中最好的见证,并凭借它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对借入国的文化产生影响。本文将通过分析汉语与法语之间的借词,来考查借词在中法跨文化交流中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李炜 《科教文汇》2008,(16):164-164
18世纪的中法两国,是亚欧尤为重要的两个封建国家。同一时期。针对各自国内反政府新思潮的出现。两国政府在文化领域实施了一项极为相似的行为——禁书。但是,在禁书过程中,由于两国的国情不同,打击强度的差异。从而使两国的文化朝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对社会产生了相差极为悬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文章通过对汉英文化差异在语言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的探讨,提出英美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6.
樊霏 《科教文汇》2008,(28):147-148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人们生活在社会文化环境中,一切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化模式的制约,语言交际行为也不例外。因此,语言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注重文化知识的渗透。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赵琳 《科教文汇》2007,(2):21-21,30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文章通过对汉英文化差异在语言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异的探讨,提出英美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秦丽萍 《科教文汇》2009,(10):146-146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的。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着不尽的文化内涵。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文化知识背景的传授,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这门语言。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无处不在无处不见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早在 1 90 4年 Jes-persen就曾说过 :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 the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古德诺夫( H.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Linguistics)是这样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的 ;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特殊作用表现在 :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 ,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张文捷 《科教文汇》2012,(13):149-150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使其所使用的语言具有各自的特点。独特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特征也塑造了男女用语的不同特色。日语中女性用语是日本社会人文文化与语言文化的双重反映。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日本女性用语的特点及语言性别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而语言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技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语言文化特性分为五类:1.Ecology生态学;2.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3.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4.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5.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  相似文献   

13.
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是传统文化的沉淀和呈现,文化对语言又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说,语言与文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关联。我们从社会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角度分析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及语言文化教学的实施和文化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折射,那么,语言中的委婉表达便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及语言文化内涵。交际活动中恰当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从多方面体现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本文将从社会语言的文化内涵角度探讨委婉语的表达,旨在促进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更能准确、得体地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15.
陶玉康 《科教文汇》2008,(26):237-237
如果说语言是社会生活的折射,那么,语言中的委婉表达便是社会心理的一面镜子。多种形式的委婉语折射出形形色色的社会心理状态及语言文化内涵。交际活动中恰当委婉语,在一定程度从多方面体现说话人的文化修养。本文将从社会语言的文化内涵角度探讨委婉语的表达,旨在促进人们在学习外语时更能准确、得体地使用外语。  相似文献   

16.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每一种语言都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国家和民族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要想掌握和运用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产生这种语言的社会,学习这个社会的文化。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 种语言。  相似文献   

17.
袁景丽 《科教文汇》2008,(31):243-243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习语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8.
熊欣欢  张成文 《科教文汇》2013,(29):106-109
语言是反映社会文化的符号,同时社会文化背景在语言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旨在有机结合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三大要素,以便立体地阐述《鸡舍华人》华裔身份的社会性构成,发现语言受社会文化和使用者社会地位的制约和限制,并形成其所特有的语义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9.
袁景丽 《科教文汇》2008,(11):243-243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的,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习语又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对英汉习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语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涵义对比分析,即文化内涵重合,文化内涵碰撞,文化内涵空缺,并揭示形成这三种语言现象的社会文化心理。通过两种语言中的动物词文化内涵对比分析,我们力图归纳出共性与个性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