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赖特与排除归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除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归纳方法;如何用逻辑的手段刻画因果关系是哲学家、逻辑学家和人工智能科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培根奠定了排除归纳法的基础,穆勒将这种方法系统化并整理出它的推理模式,布罗德用条件概念分析因果关系。冯.赖特以现代符号逻辑的眼光审视排除归纳法,在一阶逻辑的层次上讨论它,用全称条件句表达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出这种方法的逻辑性质。  相似文献   

2.
从亚里士多德论述归纳法开始,关于归纳法是不是一种科学方法的问题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斯多葛学派是方法论上的演绎派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归纳法是科学方法之一,伊壁鸠鲁学派、培根和穆勒都强调归纳法是唯一的科学方法。在休谟的"归纳问题"的拷问下,归纳逻辑由古典阶段发展到现代阶段,归纳的作用从科学发现和科学证明的方法退缩为科学确认的方法。归纳逻辑的历史表明,归纳法与科学方法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归纳法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被提出并加以发展的,科学方法论是归纳法本源。  相似文献   

3.
自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归纳逻辑的理论开始,归纳逻辑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发表《新工具》,归纳逻辑进入了古典时代。休谟提出"归纳法问题"后,归纳逻辑面临种种疑难和阻碍。到逻辑贝叶斯派创立概率逻辑理论,归纳逻辑走出困境,进入了现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基础目前有三种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基础是归纳法,一部分学者认为是演绎法,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归纳法和演绎法二者结合是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基础。对于此可以从数学归纳法的由来和美中逻辑基础的代表思想及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在逻辑史上,归纳与演绎的关系很早就涉及到了。但是,它一直未得到科学地解决。逻辑之父亚里士多德就萌发了重演绎轻归纳的思想。但他尚未把归纳与演绎割裂开来。近代则出现了归纳派和演绎派。英国的经验论者一般都抬高归纳贬低演绎,逻辑史上称之为归纳派。弗·培根详细地探讨了归纳法问题。但他的学说流露了重归纳轻演绎的端倪。他认为三段论的前提有可能使用含混的概念且它无法考证其本身的确实性,所以,三段论不能用于认  相似文献   

6.
现代归纳逻辑探讨刘敦正(呼和浩特市管理干部学院)在逻辑史上,亚里士多德创立了演绎逻辑,虽然亚里士多德在《分析前篇》中研究了归纳法,主要是完全归纳法,但在他看来,归纳法也只是三段论的一种,他是从三段论的角度研究归纳法的,没有归纳就不能获得一般,就不能为...  相似文献   

7.
古典归纳逻辑思想是现代归纳逻辑的渊源。西方古典归纳逻辑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最后的建立与完善三个阶段。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先哲们对归纳方法的运用,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进入萌芽阶段。从亚氏开始,古典归纳逻辑思想由运用阶段进入对归纳理论问题的讨论阶段,使古典归纳逻辑思想初步形成。中世纪归纳逻辑的发展从未间断,如司各脱的求同法、奥肯的求异法以及其它一些科学方法。近代的培根和穆勒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归纳法的目的和步骤,把古典归纳逻辑推向高峰,从而建立和完善了归纳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历史中,归纳法是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亚里士多德第一次较系统地说明了归纳法在科学活动中的意义。到近代,在培根、弥尔等人那里,归纳法成为唯一的科学方法,并形成了一个方法论体系。但是,自从休谟对归纳法提出责难以后,归纳方法的理论一直不甚景气。那么,现代科学哲学如何重建归纳主义?归纳主义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呢?本文试图对此予以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9.
培根(1561—1626),是西欧近代史上第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勇敢地挣脱了经院哲学的羁绊,鼓吹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定会到来。他论证了归纳法对于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培根是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是科学技术的伟大倡导者。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几  相似文献   

10.
四假象说是培根哲学中最著名的部分之一。在四假象说中,培根分析了阻碍人们正确认识的四种假象或者说是偏见,提出要将感觉与理性结合起来解决偏见与正确认识之间的矛盾问题。具体说就是运用他的经验归纳法。偏见属于我们现在所谈的主体认识结构问题,培根看到了偏见对人们观察认识事物的消极作用,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系统、深刻地探讨和解释主体认识结构问题的第一人。培根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具有局限性,是否定性的,没能看到主体认识结构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原理及其在图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数学归纳法的逻辑原理、图论证明中运用数学归纳法的类型问题,使读者对数学归纳法及数学归纳法在图论中的应用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英国现代实验科学始祖、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也曾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相似文献   

13.
教学中的归纳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走向一般概念和结论的思维方法,通过归纳得出结论用以指导实践,并且演绎出个别结论,进一步论证结论的可靠性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常用于科学的各个领域。归纳法用于课堂教学也是很多教师常采用的方法,它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既是从个别到一般、从无序到有序、从零碎到整体、从概念到理论。归纳法的思想是著名科学家培根首先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这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主要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将归纳法思维分成四个阶段,即概念形成、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有很多种,从课堂教学的逻辑结构来看,可以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最近听了一节教学公开课,教师以归纳法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却把概念演绎得严密而有条理,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归纳法在西方科学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休谟提出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后,哲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有关归纳的辩护与批判。波普尔对归纳法持全盘否定态度,他对归纳法的批判正是建立在其对休谟归纳问题的分析和反对逻辑经验主义对归纳法的拯救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7.
归纳法在西方科学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休谟提出归纳的合理性问题后,哲学家们展开了一系列有关归纳的辩护与批判。波普尔对归纳法持全盘否定态度,他对归纳法的批判正是建立在其对休谟归纳问题的分析和反对逻辑经验主义对归纳法的拯救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8.
穆勒发现的五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简称穆勒五法。他是在弗·培根的归纳逻辑,特别是培根三表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科学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方法提出来的。本文对穆勒五法及其理论依据作一简要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9.
归纳法这一逻辑思维方法,既是科学认识方法,也是说明方法.归纳法的这两种职能,在说明文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被广泛运用的.归纳法是从个别性认识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而说明文不论解说事物还是剖析事理,也常常是从个别性认识概括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过程.由于二者的思维过程一致,归纳法在说明文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因而掌握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对说明文的写作与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归纳法主要包括完全归纳法,简单枚举归纳法,求因果联系法以及比较、分类、分析与综合、下定义等逻辑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并且是在比较法的基础上综合在一起运用的.比较法作为科学认识的基本方法,在综合运用中往往是其它逻辑思维方法的基础.这是因为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多半是从区别事物开始的.要区别事物,就要比较,在比较中识同和辩异.说明文在运用归纳法解说事物特征、剖析事理时,往往也要从区别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异同开始.因而比较这一逻辑思维方法在说明文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说明文用到了这种思维方法.下面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说明文来阐述比较与下定义、分类、简单枚举法、因果联系法综合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正>形式逻辑(普通逻辑)自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始之时,他就把它作为论证、探求真理的工具,至培根补充以归纳法之时乃视为科学发现的工具。至马列主义哲学诞生,经典作家将它视之为初级的但不失为“探寻新结果的方法,由已知进到未知的方法。”(恩格斯《反杜林论》第132页)形式逻辑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有用的工具,它确也是人类认识史上不断完善起来的重要思想工具,是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重大成果,在人类文化科学发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