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决定欧洲历史发展进程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就资产阶级革命的类型来说,程度虽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欧洲的规模和世界的意义。“欧洲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的过渡之所以能够实现,基本上是由于两次胜利的资产阶级革命即英国和法国的革命开始的”马克思在总结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时写道:“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他指出:“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州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资产阶级所有制对封建所有制的胜利……”因而,它们不仅为欧州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而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英法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尽管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这两次革命发生的地点、时间和条件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它们还有许多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拟就此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2.
一、三次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影响及局限性英国、美国、法国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生是以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推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制度的暴力行动和斗争。这三次革命是人类历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重要里程碑。马克思曾经对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作出评价说:“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度的胜利,……这两次革命不仅仅三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已在…  相似文献   

3.
一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我们可以看出,马、恩关于无产阶级对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策略方针的论述,其主要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无产阶级应当赞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历史的进步。马克思指出:“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在这两次革命中获得了胜利;然而当时资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新社会制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各国所经历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最彻底;资产阶级在革命前所作的舆论准备,也以法国为最充分.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在革命前为反对宗教神学权威,反对封建专制,做了许多工作,从而在法国兴起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这一运动不仅在法国,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曾经指出,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起过非常重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就不能有革命形势的到来;农民如果不积极参加革命,革命的胜利也就难以想象。因此,在讲授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时,除了阐明城市人民运动外,也要分析农民运动及其在革命中的作用,否则,就不能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史。革命前的法国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已经成熟,可是它还没有成为法国社会生  相似文献   

7.
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在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权,使它适合于已经产生并且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是这个革命的领导者;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这个革命的主力。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保证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是革命的领导者?为什么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是革命的主力?这就要看一看革命前英国的阶级关系和透过这阶级关系反映出来的斗争形势。英国资产阶级的起源英国的资产阶级起源很  相似文献   

8.
词典云:“我国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当代史学界普遍把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认同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观点,笔者甚疑之。现不揣浅薄,就此发表一点拙见,与通家共商榷。 一、关于社会革命性质标志的辨析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足以影响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社会革命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资产阶级革命,一类是社会主义革命。所谓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结果是国家政权由封建地主阶级手中转到资产阶级手中,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所谓社会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的革命。”试比较资产阶级革命同社会主义革命在概念内涵上质的区别,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阶级不同,前为资产阶级,后为无产阶级;二是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不同,前者革命对象为地主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后者革命对象为资产阶级,革命任务是推翻资本主义和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末叶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继十七世纪英国革命和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的一次最深刻、最彻底、影响最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本章教材重点是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法国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派专政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1.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教材着重叙述了革命前夕法国的经济状况和阶级关系。讲清楚它不仅可以说明法国革命的根本原因,而且有助于理解以后革命一直沿着上升路线进行和最终战胜封建主阶级的这一革命发展的基本线索。革命前,法国是欧州大陆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例如:在工业中,资本主义手工工场遍布沿海的城市和农村,一些工业部门已经开始使用机器生产;商业发展更快,十八世纪进出口贸易增加了两倍,对殖民地贸易增加了四倍;农业中也出现了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因素。但是,当时法国还是典型的封  相似文献   

10.
主题内容认知  本主题包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国民党的统治”和“国共关系与统一战线”两大内容。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政党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及统治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内容。而国共关系和统一战线 ,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统一战线 ,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主题内容范围 :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大革命、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统治、国共两次合作与两次对抗、中共领导的四次统一战线。主题复习目标 :把握国民党的发展概况和性质演变 ;总结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规律 ;掌握国共关系发展的脉络 ;分析国共合…  相似文献   

11.
十六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上发生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封建革命,这就是冠以马丁·路德名字的宗教改革和德国农民战争。两大事件紧密相连,构成一场革命运动;采取了当时“唯一可能的通俗表现形式”,是世界史上“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  相似文献   

12.
主题内容认知:本主题包含“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国民党的统治”和“国共关系与统一战线”两大内容。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政党以及资产阶级政权及统冶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内容。而国共关系和统一战线,是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  相似文献   

13.
英法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一直是我们初学世界近代史者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确,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搞清这两次革命的区别,就难以深刻理解这两次革命的实质。因为“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所以,搞清这两次革命的区别,对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英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规律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当然,英法两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是异常复杂而曲折的。要想彻底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容易。在这方面我的学习也不够,只是提出个人的粗浅看法,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近代以来最重大的历史事件。纵观这一历史进程,我们不难看出,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最后胜利是通过两种基本革命运动完成的,即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如果说,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的政治统治,使资产阶级上升为整个社会的统治阶级,那么,工业革命则是将其所有的基础全部摧毁,使资产阶级获得了完全的经济解放。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完善正是在这样  相似文献   

15.
史学界对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土地问题处理的不同方式问题,一直存在较大分歧。笔者不同意英国方式是革命保守而法国方式是革命彻底的标志的观点。文章指出:两种不同方式是两国各自经济、政治关系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英国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法国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却极大地阻碍了农业的资本主义改造,延缓了社会经济的进步;资产阶级代表着先进的生产方式,从历史的阶段性看问题,他们的阶级利益体现了当时社会前进的方向,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只能以资产阶级而不是以农民的利益得到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因此,只能以资产阶级而不是以农民的利益得到多大程度的满足来作为衡量英法革命是否彻底的尺度;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保守性和彻底性,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  相似文献   

16.
边海长 《历史学习》2003,(11):13-14
有这样一道习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的到来,主要在于它(答案:C)A.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第一次胜利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D.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进步我们知道,尼德兰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使荷兰在17世纪成为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那么,为什么要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为资本主义历史时期到来的标志呢,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都有广泛的影响”又…  相似文献   

17.
六、十八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实现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是要有大批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和巨额的货币资本。英国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在十八世纪已经成熟。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又经过半个世纪曲折斗争,英国终于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  相似文献   

18.
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与法的著作有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还有1887年的“法的社会主义”。首先简短的讲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在写“德意志意识形态”时的历史情况。10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取得胜利,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在进行,当时是欧洲政治经济情况转变的时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胜利的时期,是无产阶级出现,发展壮大及与资产阶级矛盾渐趋于尖锐化的时期。在英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19.
资产阶级革命,发端於十六世纪尼德兰的革命。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则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二次胜利,虽然它也和尼德兰革命的结果同样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形或妥协并未完企彻底摧毁封建制度,但是它在各方面却超越了德尼兰革命的成就。正如叶菲莫夫同志在论述十七世纪英国革命的意义中说:“十七世纪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史上的一椿重要事件。它造成了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胜利,并揭开了新时代历史、即近代史的序幕。”就是说,十七世纪的英国革命,不仅是英国社会政治的一个重要转变点,而且开始了世界史上的新时期,由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中世史开始过渡到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近代史,换一句话说,就是近代史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十八世纪后半期从英国发生的产业革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两大事件,引起了整个欧洲在政治、经济上的巨大变化,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并不是一个“理性”的“乐园”,而是贫富之间更加尖锐的对立。产业革命的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