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贾毅 《编辑之友》2016,(2):35-43
1980年至2015年,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富,量、质并进的35年.文章以时间为纵坐标,以发展规律为横坐标,对这35年间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作出总结性回顾,重点讨论有重大创新和发展的八个方面,即:节目题材与舆论监督、报道与评论深度、评论时效、评论员制、多元互动、节目形态、大数据变革、节目主持人.这八个方面勾勒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全貌.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评论须做到“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舆论监督是其重要职能,如果没有评论,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反映舆论、影响舆论和引导舆论的作用,没有评论,我们电台新闻宣传就失去了灵魂。但是,如何高质量地写好广播评论呢?本人觉得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解决好这个问题。一、好选题是做好广播评论的关键写广播评论,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广播受传播方式制约,选题必须从下列要求入手:1.选择牵动民心、一碰就响的题材。广播电台是党、  相似文献   

3.
张木亭 《传媒》2006,(10):70-71
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功能是舆论监督 新闻评论节目因受众面广、实证性强,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揭露就有更重要的分量和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视新闻评论,是引导社会舆论,实行舆论监督,指导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体裁。在广播电视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分析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创新显得愈发重要。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改版后的《新闻启示录》为例,结合当下媒体的环境和受众的需求,对提升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出了四点见解:一、重视节目选题的策划;二、深入挖掘新闻事实;三、注重动漫元素在节目中的应用;四、强化节目评论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是民主监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闻媒体不是执法部门,舆论监督不是执法监督,所以最终目的只能是一个:化解矛盾,解决矛盾。 我是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节目《今日话题》的编导,在过去7年的电视  相似文献   

6.
每一家报社,都有它的立场,最能体现或者代表其立场的莫过于社论。近几年来,国内电视台为适应改革的需要,纷纷加大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份量,尝试从更深层次上,从更广阔的空间里直接、鲜明、及时实施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电视台自身的权威性和在观众心目中的可信赖程度。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使电视新闻导向由事实说话,向事理相融发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影响力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呢?本文试图从理性方面,结合笔者几年的实践谈谈个人的浅见。 电视新闻评论既然是评论,理所当然就应该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7.
1994年10月1日,《新闻纵横》节目的开播,标志着新时期中国广播界新闻评论性节目的开端。《新闻纵横》定位广播新闻评论节目,行使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职能,突出舆论监督职能,以记兼主持人的播报形式,以新闻事实为依托,融新闻、评论为一体,夹叙夹议,配合《新闻和报纸要》、《全国新闻联播》进行深度拓展和延伸报道。  相似文献   

8.
张燕 《新闻三昧》2006,(8):42-43
同报纸、广播新闻评论相比,电视新闻评论起步较晚,其运作方式、步骤、手段等尚处在探索和发展之中,难免存在一些弊端,这在市(地)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中表现尤为突出,有待进一步改进。一、评论环节的薄弱及对策目前,各地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大多仿照央视《焦点访谈》“以事实说话”,内容上多以舆论监督为主,形式上多以人物访谈为主。这样容易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批评报道加访谈就  相似文献   

9.
《新闻麻辣烫》栏目创建于1998年,是一档以舆论监督为主的新闻评论节目。节目开创辽沈地区"说新闻"的先河,夹叙夹议、形  相似文献   

10.
评论是新闻的灵魂和旗帜。这些年,各大传统媒体纷纷加强了评论的力量。广电节目中主持人的时评、短评、编者按等各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与结构。主持人新闻评论在舆论监督、和受众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主持人新闻评论也不可避免要发生变化,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看电视新闻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调查》是山西电视台卫视频道惟一一档有权威性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开办这类节目,能更深刻、更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加强舆论监督、具有新闻特征和政论色彩,并逐渐培养了电视观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新闻评论节目更有看头。  相似文献   

12.
黄明 《声屏世界》2003,(11):46-46
对于地方台电视评论节目来说,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应该定位于两个强化上,即强化监督职能,强化服务功能。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整体工作的大思路上,发挥舆论监督的威力,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营造出有利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关于地方台电视评论的再创新,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题材的选择要从狭义走向广义从事地方台电视评论的编辑记者,近两年有一种同感:评论节目越来越不好做了,选题似乎也越来越少了。这有两种因素:一是选题上的重复、老化,了无新意;二是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凭惯性工作,未能及时调整评论节目的经营方向。近十年…  相似文献   

13.
《新闻1+1》是央视媒体开办的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纸媒的新闻评论相比,《新闻1+1》对政府和广告商的依赖更小,对社会问题监督力度更大。与网络媒体相比,《新闻1+1》的评论更权威、更客观。本文主要从《新闻1+1》的选题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进一步发挥新闻专业媒体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闻1+1》是央视媒体开办的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与纸媒的新闻评论相比,《新闻1+1》对政府和广告商的依赖更小,对社会问题监督力度更大。与网络媒体相比,《新闻1+1》的评论更权威、更客观。本文主要从《新闻1+1》的选题来探讨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作用,以进一步发挥新闻专业媒体的优势,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宁 《中国广播》2011,(6):63-65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频率要想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就必须走“新闻立台”之路。,本文认为,“新闻立台”之于地方新闻广播,整合联动全天覆盖是其突破口,本土新闻、评论节目和舆论监督节目是其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6.
评论类节目历来被称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承担着政策解读、社会现象分析、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的功能,不仅关系到是否能够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和电视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然而近年来却一度呈现出日渐式微的发展态势.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独特的风格特征和内容特点的基础上,明确其重要功能与核心价值,并针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当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与传播发挥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1+1》重视媒介的公共价值,开播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关于热点话题的节目评论都要被各大网站转载引用,作为此事件的权威意见。《新闻1+1》构建公共话语空间,传递出新闻评论节目所蕴涵的人文关怀,与倡导公共理性、传播公共精神,舆论监督、维护公共利益的作为,是传媒公共性的最大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张永 《新闻传播》2013,(12):181
新闻评论性节目,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为代表,以追踪热点、焦点,大众话题评说为出发点,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评论节目逐步被广大电视观众所熟知和接受,许多地市电视台也相继开办了这类节目。而作为地市电视台,如何才能做好这类节目,这类节目的编导、记者,在做新闻评论节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笔者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新闻评论节目要本着"聚焦不散光、帮忙不添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评论属于电视媒介的旗帜,是电视传播媒介就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通过新闻报道和节目评论发表见解,对社会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监督;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评论角度的选择对于公众的信息获取和舆论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评论角度成为了新闻机构和评论人士的关注焦点。本文旨在分析电视新闻评论角度的选择对公众信息传播和舆论形成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探讨电视新闻评论角度选择的有效方法,以促进公正、客观以及多元的新闻评论。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录音述评节目在内容与表述形式的创新中得到最佳的结合,记者型在自身的角色、语言、风格、情感的定位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这一新型评论节目在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上,发挥了让人重新看广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