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豸 《初中生之友》2012,(Z2):50-55
1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自尊心特别强,敏感,自负,却也脆弱。我当然知道,父母下岗后到市场摆摊卖菜,没什么丢人的,他们只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但由于年少虚荣,我还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事。开始,我根本不愿意到市场帮忙,害怕遇见同学。但天天看着父母早出晚归,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心里倍受煎熬。于是,有空时,我会硬着头皮去市场替换一下父母,让他们歇一会。我心疼  相似文献   

2.
冠豸 《初中生学习》2015,(Z1):20-21
1我十三四岁的时候,自尊心特别强,敏感、自负,却也脆弱。我知道父母下岗后到市场摆摊卖菜没什么丢人的,他们只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但由于年少虚荣,我还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件事。开始,我根本不愿意到市场帮忙,害怕遇见同学,但天天看着父母早出晚归,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我心里备受煎熬。有空时,我就会去市场帮忙,让他们歇一小会儿。  相似文献   

3.
1. 我十三岁的时候.自尊心特别强,敏感、自负,却也脆弱。 我当然知道,父母下岗后到市场摆摊卖菜没什么丢人的,他们只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养家。但由于年少虚荣,我还是不希望同学知道这件事。  相似文献   

4.
心理信箱:陈老师:进入中学后,我发现父母越来越不可理喻。我想和同学出去玩,他们会说:“不许去!在家写作业。”平时他们不许我听音乐、看闲书,甚至不许我看报纸;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知道后,肯定会大发雷霆;每次我和同学打电话,他们会借故在一旁不走。我已经14岁了,可他们还把我当小孩。现在,我和他们几乎无话可说,有时听到父母的唠叨和责备,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甚至有离家出走的念头。真不知道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小芳心理解码:首先我非常理解你的苦恼,因为我在你这个年龄的时候,也曾经盼着快点长大,快点离开管头管脚、爱唠叨的爸爸妈妈。不…  相似文献   

5.
汪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中二年级学生。在校生活最让我懊恼的是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小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从没有关心过我,使我对他们的一些做法很不理解和信任。比如我明明在自己房间里看书,他们却总是找种种借口看我到底在自己屋里干什么。同学的一些做法也不能让人信任。  相似文献   

6.
[小引] 我常常问同学们父母爱不爱你一类的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说非常地爱。我说那你们就把父母对你们的爱写出来,可这些同学一下子又傻眼了,“我怎么就想不出几件父母爱我的事呢?”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认为父母并不爱他,母亲只知道唠唠叨叨,一回到家就是努力学习呀,听话  相似文献   

7.
亲子邮件     
主题:我很惭愧收件人:水冰发件人:一贝自从我懂事以来,说实在的,我并不快乐。因为爸爸妈妈给我的压力太大了。我的父母似乎和别人的父母不一样。我知道有很多同学的父母一天到晚就对着自己的孩子唠叨,提醒他们要好好学习。如果成绩考差了,说不定还会挨个“男女混合双打”。我的父母从不骂我,更别说打我。他们都是知识分子,爸爸妈妈都很优秀,多才多艺。而我,简直就是他们缺点的集合体,我太平庸了,连长相都是,别人看到我都会吃惊,说我长得不像爸爸妈妈。所以,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很失望。看到我永远都波澜不惊的成绩,他们的脸就阴阴的,也不说什么。和他们的同事、朋友的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也觉得自己远远比不上那些同龄的孩子, 我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我试图去做个优秀的人,但我做不到,真的,面对我有很多光环的父母,我时常陷入深深的惭愧之中。  相似文献   

8.
Q群的震撼力     
开学一个星期了,我刚接手初三8班,就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厌恶学习,根本谈不上主动学习,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不少同学在上课时还打瞌睡,课堂气氛沉闷,布置了几次作业,缺交的倒是不少,有两个同学甚至有时逃学,我打电话询问他父母,才知道他们的父母都到了外地工作。  相似文献   

9.
田星 《今日中学生》2004,(10):27-29
石棉县城北中学郑茂:上初一住校以来,我总是想家想父母。到了初二,我就有了辍学的念头。加上成绩不太好,老师不喜欢我,我学习也就不认真,经常违纪,辍学的念头就更加强烈了。可是,父母死活不肯。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但我实在不想读书,想回家搞养殖,求您帮助我说服他们。  相似文献   

10.
主诉与个人陈述刘娜(代名),女,初中学生。刘娜自述内容有三个要点:1)班上总有不少同学说自己的坏话;2)老师总挑自己的毛病;3)父母不关心自己,嫌弃自己是个女孩。个人陈述:我觉得学习没意思,整天忙忙碌碌的,很累,也不知道学习到底有什么用,真的没意思。我的成绩不好,同学都瞧不起我,我觉得他们鄙视我。他们还总是凑在一起说我的坏话,但是他们说我坏话总能被我发现。原本我想也许他们是在说别人坏话的,可是他们看见我就不说话了,鬼鬼祟祟的,像是故意不让我知道些什么。那么,这说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中学生》2009,(7):50-53
在别人眼里.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只能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特别是我上了初中,父母外出打工,虽然远隔千里,但是他们也无微不至地遥控着我。在学校.也总是有老师把我管着。我知道父母的希望,我想努力学习,但是下课看见同学们去玩,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跟在同学身后往外跑。我管不住自己,可是也不愿意成天有一双眼睛盯着我,那会让我很不自在。  相似文献   

12.
有一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同学要抄我的作业怎么办?”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一时感到很难回答。于是,我反问女儿:“老师知道同学抄作业的事吗?”“不知道”。“那他们父母知道吗?”“我哪儿知道?”孩子还告诉我,如果不让同学抄作业,有些同学就会不和自己玩儿;如果让他们抄作业又怕老师发现挨批评。看到孩子进退两难,本着“两弊相比取其轻”的态度,我教给女儿这样一个办法:别人抄作业你可以不管(不是这样的问题不该管,而是小孩子还不具备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你自己绝对不能抄同学的作业,因为抄作业就像…  相似文献   

13.
冰冷的石窟     
卓玛:我是一个内向的女孩,不擅长和别人交流,每次看到同学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甚至害怕看见同学,这也许是家庭的缘故吧。我的父母是很传统、很封建的人,他们只希望我的学习成绩好,只看重最后的分数。我怕回家,怕回那个——冰冷的石窟,怕听到爸爸的训斥。你不知道我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在学校里,我样子傻傻的,胆  相似文献   

14.
安琪信箱     
安琪姐姐: 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因为我心中有太多的痛苦。我静不下来,我想等待有谁给我答案。为什么父母要离婚!为什么母亲要离开,到遥远的南方!为什么同学家是幸福的!到底是什么地方搞错了!我不知道,我什么也不知道! 现在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已经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连听课都是半懂不懂的。安琪能帮帮我吗? ——吴戈  相似文献   

15.
旋舞的泪     
[THE.1]今天我换学校了。我一直以为,坚持就可以得到所有,但是还是错了。干什么事,都会遭到别人的批评。搞不好还会被嘲笑。在大家的眼里,我就是一块碍事的石头。既不会说话,又不会做事,总等着别人骂。就在同学的误会下,我再也不愿意说话了,更糟糕的是也不写日记了,根本没人接近我,了解我,甚至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我内心深处的秘密。结果,他们就给我换了所学校,让我离开了那里。我不知道这是否有用处,但我再也不想见到他们了。  相似文献   

16.
常感慨身边的同学好友每天费尽心机地去编织谎言,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向父母隐瞒每一次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或是偷溜出去玩耍的情况。我也是一个学生,作为他们的同龄人,我完全理解他们的心理。因为我知道,如果他们不用这些伎俩,他们所得到的极有可能是一顿臭骂,或是一通冷嘲热讽,甚至是更可怕的皮肉折磨。  相似文献   

17.
留守女生小雯的来信: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一个在南京做装修工人,一个在福建的一家制衣厂做缝纫工,每年春节,他们才回家团聚一次。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很疼爱我,父母也总是尽量满足我的物质要求,可我总觉得自己少了些什么。每次放学突然下雨,看到别的同学幸福地接过父母送来的伞,每次老师要求家长在试卷上签字,我的心里就酸酸的。其实我知道爸爸妈妈都很爱我,也很关心我。他们挣钱不多,但为了和家里保持联系,都买了手机。每次打电话回家,他们问得最多的就是我的学习和生活。接到他们的电话是我最开心的事。有时爸爸会在电话里问…  相似文献   

18.
星星姐姐,我有几个很要好的同学,他们要求到我家来玩,可我告诉了我的父母,他们却不同意,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9.
春光 《师道》2008,(7):69-70
同学的话 有很多同学都羡慕我的家庭,有个做工程师的爸爸,一个做医生的妈妈。家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总是穿新衣服用最新式的文具。可是他们不知道这只是个表面现象,我无数次深夜从父母的争吵声中醒来,害怕得浑身发抖。这个时候,平时温和的父母像变了一个人,他们大声的争论,有时侯还摔东西。我很害怕这一时刻,拿被子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不想听下去。到了第二天,当着我的面,他们又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觉得很难过,好象他们是为了我才维系着这个家庭,或者是顾及着彼此的身份。马上就高三了,深夜这样的吵闹声没有停止反而更频繁了,  相似文献   

20.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据笔者所知,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大都不愿教师家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部分学习差的同学,不愿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他们既不愿教师到家里去,也不愿父母到学校来,害怕家长的指责。甚至认为自己的缺点让父母知道了是不光彩的事,平时对父母也不愿讲真话。2.贫富差别仍然存在,有的学生家庭条件很差,父母的工作的在他看来不是很体面。一般来说,这样家庭的学生是反对教师家访的。现代的学生很讲“面子”,伯教师知道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