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丰富想象力,增强语感。因此朗读教学,尤其是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爱上朗读,习惯正确的朗读方式,这应该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重点。本文主要探究低年级学生在朗读上的几种问题,针对这几种问题,笔者提出了四种新式读法——示范读、情境读、想象读、竞争读。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和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训练.导致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黄愉 《广西教育》2005,(1A):64-6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朗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知识积累少,学习经验缺乏,识字很少,语感较差。朗读课文对他们还只是刚起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产生读的愿望;有了愿望,便想去读、肯读、认真读;有了读的动力,朗读的效果当然也就提高,所以要提高朗读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4.
朗读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环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实际,应重视进行基础性的朗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朗读技巧,使学生"会读";把握朗读环境,让学生"美读";优化评价语言,促学生"乐读"。从小学低年级起抓好扎实的朗读基础,才能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低年级学生刚刚从拼音学习过渡到课文学习,朗读尚处在起步阶段,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热闹一片,在教室外很远就能听到他们响亮的朗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肖霞 《新教师》2019,(9):39-40
农村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朗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朗读字音不准;二是朗读时丢字、添字;三是读破词、顿读、拖着嗓子唱读;等等。因此,农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低年级阅读教材短小优美、充满趣味的特点,在语文常态课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朗读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快乐地读;激发读书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读;教给朗读方法,让学生明白地读。  相似文献   

8.
魏惠兰 《考试周刊》2014,(75):33-33
<正>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每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这样一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要抓好朗读教学,必须从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抓起。那么怎样才能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呢?通过实践,我觉得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一、精彩范读,让学生"想读"所谓范读,有教师范读与录音范读。这是教师常用的范读方法,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朗读形式。在教学中我们要发挥好  相似文献   

9.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朗读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对低年级的朗读训练进行指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反复的摸索、实践,我体会到,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问题、归因、对策三个层面探讨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指出当前低年级朗读教学"局部讲析多,整体感知少"、"任务频次多,学习发生少"、"教师预设多,学生体验少"3个弊端。进而提出3种策略:注重读;注重有目的的读;注重学生的读。以期为提高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教书育人》2014,(1):65-66
朗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线,语文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朗读教学注重让学生充分读,在读中培养语感。但在当前朗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读的时间很长,学生却毫无收获,依然无法体会作品中的感情。那么什么才是有效的朗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朗读是语文的教学基础。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引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形成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宋彩虹 《教师》2010,(10):86-86
朗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多读少讲,重朗读;运用多种手段,培养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低年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而有感情地朗读,会出现唱读甚至喊读的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明确训练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多读少讲,重朗读;运用多种手段,培养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学生朗读中往往存在发音不准、唱读、顿读等不良现象,我们应该着眼于读准和读好两方面训练学生的语感。下面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低年级朗读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重视朗读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低年级朗读是语文的教学基础。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引导学生在掌握方法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形成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邹延妮 《广西教育》2011,(22):52-52
朗读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丰富学生情感的有效途径。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同时也受到了情感上的感染和熏陶。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存在“拖调唱读”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我认为从小抓,从低年级抓。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感差,在教学中要想突破难点.我认为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