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业集成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内涵、构成、特征和竞争优势四方面进一步界定了产业集成的概念,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生命周期各阶段体现的特征,以竞争优势为度量指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规划出高技术产业集成路径.  相似文献   

2.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问题当中,提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用以解释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只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选择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3.
梅述恩  聂鸣  黄永明 《软科学》2006,20(5):99-102
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和集群理论,基于集成创新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模型。该模型以集成平台作为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载体,以集成创新作为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学Lotka-Volterra理论和产业集群生态位整合的Logistic模型基础上建立产业集群生态网络竞合模型。结合产业集群的竞合特征,通过调节竞合系数来讨论企业间的竞合模式,并针对企业不同生态位的表现提出"生态位确立——生态位拓展——生态位巩固——生态位整合——生态位分离"的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应对战略。最后对产业集群生态网络在竞争和合作的过程中提出注意点,使得生态网络生态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欧光军  杨青  雷霖 《科研管理》2018,39(8):63-71
集群无论是要素还是结构上都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目前基于资源观的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难以解析集群不同主体间通过协同走向创新生态的本质问题。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依据集群创新生态链属性要求,构建出由以产业链和知识链融合协同为内核的集群创新主体系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所组成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生态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56个国家高新区代表进行实证评价,找出影响高新区创新生态能力生成的集群产业创新种群结构效能度、集群知识创新群落协同度、集群开放持续创新度和集群创新链群合作度四个关键生态因子,发现高新区普遍创新生态能力不强,且在创新生态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据此制定出打造创新生态型高新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集群无论是要素还是结构上都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目前基于资源观的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难以解析集群不同主体间通过协同走向创新生态的本质问题。本文运用生态学理论,依据集群创新生态链属性要求,构建出由以产业链和知识链融合协同为内核的集群创新主体系统、创新环境和创新产出所组成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生态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选取的56个国家高新区代表进行实证评价,探析出影响高新区集群创新生态能力生成的集群产业创新种群结构效能度、集群知识创新群落协同度、集群开放持续创新度和集群创新链群合作度四个关键生态因子,发现高新区普遍创新生态能力不强,且在创新生态因子上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据此制定出打造创新生态型高新区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竞合理论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整合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产业集群能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根据竞合理论剖析集群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内在机制,进而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中的整合对象、整合主体、整合媒介、整合动力与整合绩效等整合过程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在竞合理论基础上的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整合机理模型,为提升集群企业技术能力提供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8.
许强  应翔君 《软科学》2012,26(6):10-15
从核心企业的视角出发,选择张江生物制药产业集群、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柳市低压电器产业集群、顺德家电产业集群等4个典型案例,研究传统产业集群和高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协同创新网络的异同。从网络成员、网络结构和互动行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核心企业主导下的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协同创新的范围与程度两方面存在差异,并揭示了造成两类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行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行为个体,并认为高技术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专业供应商、政府、金融投资机构等是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主要存在个体;然后分析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假设条件,主要包括集群个体的区域主动适应能力、区域多样性变异功能、区域核心优势能力和区域遗传性保存能力;最后分析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实现机理与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低碳经济发展特征,研究产业集群生态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分析基于环境-资源-创新-经济的生态创新系统;结合上述研究,提出我国产业集群的生态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集成系统中信息集成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芳 《科技广场》2006,(8):56-57
本文介绍了信息集成系统的含义,阐明了集成系统中信息集成的几项关键技术及特点,提出了一些把握和处理这些关键技术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知识整合能力、效果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战略观点研究知识整合如何影响技术创新能力,构建了知识整合能力、知识整合效果与技术创新各因素相互关系的模型,并以华南地区的219家企业为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知识整合能力中的合作能力需要以知识整合效果为中介,才能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整合效果也并不是企业产品创新的直接影响因素,而是需要工艺创新作为这一过程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3.
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大量企业调研,从内部整合、界面整合以及流程整合三个维度探讨企业在面向工业生产的技术整合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各种整合机制,继而对不同资源整合机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集成的数字信息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说明了知识集成和数字信息整合的涵义,进而论述了如何实现基于知识集成的数字信息整合过程,为网络时代对数字信息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立智慧社会涉及的关键概念及其技术特点,分析在音视频集成领域中技术策略、应用场景随之而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集成创新的要素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慕玲  路风 《中国软科学》2003,(11):105-111
目前许多学者对集成创新的理解和讨论都过多地集中在"集成"上,即技术知识的供给方面,而忽略了技术知识的需求方面。通过对产生集成创新概念的理论背景和一个中国企业集成创新实践的分析,本文说明,集成创新的关键并非是各种供给要素的集成或融合,而是以把握需求环节为起点,通过开放的产品建构和企业互动模式来集成各种各样的技术资源,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开发绩效和更快的生产率提高。因此,对集成创新的分析重点应该是技术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匹配,而不是创新的各个供给要素之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17.
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软件、网络、数据和应用等方面研究了适合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策略。Windows系列是比较理想的操作系统;网络集成要求有更高的带宽和安全性;数据仓库技术是解决异构数据的关键技术;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包括CORBA、中间件和代理等,本文给出了一种融合的集成模型。  相似文献   

18.
高新陵 《情报科学》2012,(10):1487-1491
将纸质文献和数字文献的整合按照加工的深度和广度分为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三个层次,并对这两种载体文献的三个整合层次理论、方法和特点逐一分述比较,进而比较两种载体资源整合体系的学科倾向和人文价值追求,分析研究它们的不足与互补。  相似文献   

19.
张璐 《情报探索》2006,(11):118-123
文章对信息系统集成,尤其是数据集成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两种不同的数据集成视角——信息资源规划和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数据集成,着重论述两者的不同和各自的应用范围,试图以此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企业与外部联系的信息系统集成问题。  相似文献   

20.
集成论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集成论是对集成这一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对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组织中集成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包括集成的内涵、集成单元、集成模式、集成界面、集成条件、集成环境等集成理论的基本范畴,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集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