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文人好游风潮是中国文人登峰造极的好游典型.晚明文人对山水的欣赏观呈现三大特点:其一,对山水的喜好上升为一种癖好;其二,晚明实学思潮激荡下,欣赏方式上出现了“因人而景”到“因景而人”的转变,不再简单地狎山水娱己,而是平等地与山水交流,以山水为主,我为宾,情随境迁,语因情发,或喜或悲,或歌或泣,任情而发,喜怒哀乐之情自然流露,甚至出现了以徐霞客为代表的以身许山水的新型山水科学考察观;其三,晚明佛教龙象的复兴与转向,使得晚明文人山水欣赏表现出典型的佛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谢灵运会稽时期山水诗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特色.把山水林泉、湖光山色中感受到的妙理玄趣写入笔底,将老庄玄理和山水清音融为一体.不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山水美景,且能够从平易中透出韵味,笔触特别细腻.以游踪为线索,将感情的变化贯穿其中,或隐或显多层次多角度刻画山水.  相似文献   

3.
文人与山水     
文人与山水,自古以来,都是紧紧相连,水乳交融.有了山水,才有了有意的人,有了文人,才有了有情的山水. 文人,是人类中最富雅韵的,而山水,是自然景物中最典雅的,二者有着共同的与生俱来的气质.文人,会以优雅、潇洒的辞藻来抒情,山水则以淳朴、淡雅的自然美与文人相适应.文人总是会散发出幽香,山水也始终氤氲着清香的气息.  相似文献   

4.
没有研究过佛学,但参禅的三重境界却让我在很多方面茅塞顿开.第一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重,看山不是那山,看水不是那水;第三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最初对这句话的理解源自年少时观赏风景的体验:初看山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山就是山,水就是水;走入山水,因为一丝清凉抑或感动,所以或雀跃或悲伤,于是会从一个新的视角感受山水、认识山水,山水也随着情感的变化而显得风格迥异,这时的山与水仿佛已经不是原来的那山那水;走出山水,恰如"千回百转之后,一切回归大地"一般,所有的色彩与情感回归到山水之间,再同首,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相似文献   

5.
王江鹏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4):48-50,54
山水写生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时代的不同,山水写生的表现特征也有所不同.本文旨在对现代山水写生的表现特征进行仔细的剖析,从审美取向、观察方法、表现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其与传统山水写生的异同,从而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山水写生的现代方法,以有益于新时期的山水创作.  相似文献   

6.
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谢万、孙绰等四十一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了一次恬然飘逸的雅聚.名士俊逸们在竞骋文才、挥毫泼墨之间成就了独具特色的<兰亭集>.诗人们或描绘山水,或借山水抒情,或以玄对山水,整个诗集如同一轴水墨山水长卷,情韵流淌,玄思幽远.  相似文献   

7.
阅读郁达夫的游记,常常有如在画中游的感觉,或简淡的水墨山水,或清幽的青绿山水,而这两者恰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两大分支.为此,笔者分析了郁达夫的散文,证实作家在写景时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布局、取景、色调以及意境.  相似文献   

8.
田园诗起源于魏晋,到唐为极盛,而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则以王雏为代表,其诗色彩清淡明丽,意境深远自然,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既概写雄奇壮丽的景物,又有细描自然的情态,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静的心态和闲适自足的情怀.王雏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一般的风景诗;二是以田园生活为背景的田园诗;三是以描绘祖国山河为题材的山水诗.艺术上色泽明快,意境清幽澹远.  相似文献   

9.
道教山水悟道诗是道教诗歌的一个重大题材,亦是中国古代山水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道教形成的一千八百多年历史中,道教山水悟道诗层出不穷。迨至唐代,道教山水悟道诗更臻繁荣,或隐或显地凸显出气韵清虚的道教审美心境。本文分析道教山水悟道诗的特定作者在特定的道教时空中的宗教体验与审美快乐,以探求其清虚意趣和独特的道教涵蕴。  相似文献   

10.
旅游是一项美的体验活动,在欣赏和感悟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过程中,旅游者作为主体,通过隐喻来欣赏作为客体的山水风景.以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似性为理据,始源域画的特征映射到目的域山水风景中,形成山水风景是一幅画这一隐喻.通过山水风景是一幅画隐喻来欣赏和感悟山水风景,使人更能体验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和悦志悦神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有名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用红装素裹的美丽女子比喻雪后晴日的北国风光,新巧绮丽,是语文课堂上重点赏析的经典语句之一. 这是用人来比喻山水.其实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用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的句子有很多,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满井游记>等词作均有这类比喻,且多成为名句.人喻山水或山水喻人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体现了古人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2.
孟浩然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一生基本上是在隐居与漫游中渡过的。他或隐居山村,或游历各地,纵情山水,写了不少山水田园诗。  相似文献   

13.
山水清音南北殊调——论《水经注》与南朝山水文之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山水描写和以南朝梁吴均“三书”等为代表的南朝山水散文作品,分别代表了北朝和南朝山水散文的发展成就。但二者在观察点的选择和材料的组织方式上,以及山水描写的表现手段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不同。这些差异或不同的产生,与二者对前代文学继承的侧重点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鲍照是刘宋时期的杰出诗人,其山水之作多有可观之处.由于深受当时以玄思关照的山水审美风气的影响,"以玄对山水"成为其山水诗背后的灵魂.具体表现在其山水诗的意境充满了栖遁之情,其山水诗的风格流溢着遨游无限的俊逸之气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自然山水作为审美对象,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他们登临胜境,或直抒胸臆,或寄情抒怀,创作了无数的文学作品,促成了表达美感体验的旅游山水文化的形成。作为其中最夺目的奇葩,历代诗人留下的千古绝句,更是以凝练的语言,传神地概括出自然山水的审美体验,丰富了中国自然山水所赋予的文化内涵,也赋予了这些名山胜水更高的观赏价值。本文以古诗名句为线索贯穿全文,借用这些诗句生动的描写,阐述了旅游中自然山水的审美,希望游者能以更加立体的角度去欣赏自然山水的天然美与文化美。  相似文献   

16.
北宋时期的洛阳士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在陪都洛阳山水风光和文化氛固的吸引和熏陶下,以留守官员、世家大族和知识阶层为主体的洛阳士人,或追慕先贤集会游乐,或放逸心情纵情山水,或挥毫泼墨潜心著述,在文、史、哲等学术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这部分人以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文彦博、程颐、程颢、邵雍等为代表,他们在成就其令世人瞩目的学术建树的同时,也缔造了繁盛的洛阳文化,洛阳也因此成为北宋时期的文化重心.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在永州写的山水游记,前贤在专著和论文中谈得很多了。我们在这里只想就谈得较少或尚未谈到或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的说有三十来篇,有的说有二十五篇,有的说只有十几篇,产生这种分歧意见的原因,也许与对山水游记体裁概念的理解有关。如果以广义的概念而言,凡记中涉及到山水者均列为山水游记,那就有柳集二十六卷一篇,二十七卷六篇,二十八卷六篇,二十九卷十一篇,总共有二十四篇。若以狭义的概念而言,则以记山水为主才能称为山水游记;柳集将十一篇收在二十九卷称“记山水”,大概就是出…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田园诗是传统诗歌中的重要诗类,在各个学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中多有涉及.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好、教懂山水田园诗,不仅有着应试选拔的眼前之需,更有籍此涵养性情、养成人格的文化之用.诗中对于"山水田园"的细致描绘是山水田园诗于名于实得以存身的根基所在.山水之形、田园之境,承担着描摹独特自然景象、反映别样生活情境的现实效用,同时又承载着涵咏诗人复杂情绪、寄托作者内心情志的写作目的.山水田园诗是复杂的,其复杂在于"山水田园"技术呈现的种种可能,以及此中深隐着的意义取向之差异.只有明确"山水田园"呈现可能,理清其中的写作意义取向,具体山水田园诗作的理解才有可能,由此生发的文化浸润、人的养成等教育诉求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9.
柳宗元是中唐时期的一位伟大作家,中国文学史上的"游记之祖",有"古代记山水手"的美誉.他"漱涤万物,牢笼百态"的文笔表达了永州柳州山水"旷如"和"奥如"的特色,但他并不是借山水来逃避,相反,以"利安元元为务"的他,以大智若愚的心态投迹山水,表现"浩乎沛然"的特异山水,创造出了泛发着勃勃生趣的山水游记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诗的发展至唐代可谓已臻登峰造极之胜境。由于唐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美的价值所特有的深刻认识与深切体验。故而使得唐代山水诗别具“畅神之山水”“感怀之山水”“人化之山水”三种自然生态的审美价值。诗人们凭借山水,或体现个性,或感怀身世,或畅神适性,或抨击黑暗,或避世隐居,或陶冶情操;它们既是诗人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又是诗人自由往来的精神家园。唐诗离不开山水,山水孕育了唐诗;山水由唐诗而妩媚,唐诗因山水而生辉。唐诗自然山水的丰富内涵,实即“天人合一”思想在唐代得到最为突出的体现,这对于增进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调节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皆不无启迪与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