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关于"教学对话",《语文》实验稿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2011年版课标改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了"教科书编  相似文献   

2.
1引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通过"过程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符合"过程教育"要求."过程教育"指导下的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5.4一次函数的图像(第2课时)——一次函数的性质"的教学应该怎样操作,笔者采用研究性变革实践的方式进行了探索.初步的理论求证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是指导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本文中笔者以青岛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七—九年级)为例,将教材编写的主要原则进行归纳介绍.1突出核心概念,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课标(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相似文献   

4.
一、高中区域地理教科书中案例的设置分析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教科书中案例的教学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了"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在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材料";"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在"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课标明确提出案例教学的要求: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并规定本部分至少选择3个中国案例,1个外国案例。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紧扣新课标(2011年版课标),便于学生学习,内容生活化,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课程的基本理念.新教材继承了原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但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1](以下简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教科书编写要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科书的多样化."可见,编写的教科书多样化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科书的一大特点.数学教科书是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落实《课标(2011版)》的具体要求.在新课程下,到底现行的数学教科书又具有什么样的新特点呢?我们很有必要掌握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参加李庾南老师的"自学·议论·引导"培训,"学材再建构"思想备受关注.以课标为基准,以教科书为参照,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依据,对学材加以重新建构,以实现学生的最大发展."学材再建构"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准知识的关联点.笔者尝试对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进行重新思考,本文先呈现该课的教学设计,并跟进阐述教学立意,提供分享.一、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其包含的具体要求如下:(1)根据"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够以示意图的形式,通过主要环节的相互联系,说出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2)"标准"不要求出现3种循环的概念,而是要求以海陆间循环为主;(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4)本标准把落脚点放在陆地  相似文献   

9.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之“行”与“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必须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研读《课标》.  相似文献   

10.
课标教材很好地体现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人本主义新理念,它具有如下特点:(1)重视数学知识的背景和应用,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提问;(3)加强过程与联系,数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育铺垫  相似文献   

12.
李文革 《数学教学》2012,(8):6-8,32
教育部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标志着始于2005年6月、历时6年半的课标修订工作终于尘埃落定,把数学课改向纵深推进的"集结号"已经吹响.2011版课标与实验稿课标比较,具有一些鲜明特点.1.对教师角色的表述更明确和全面1.1实验稿课标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不够实验稿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  相似文献   

13.
《考试周刊》2016,(46):132-133
<正>一、教学目标及立意有关"明治维新"的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显然,课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是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第八单元第四课,人教版教科书以"走向世界"为线索,从近代化角度将本课分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提出了五条"课程基本理念",并且对教材编写提出了"科学性、整体性、过程性、现实性、弹性和可读性"的具体建议.这些理念建议从宏观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是我们进行教材编写、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本文以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为例,就课程内容选取的主要原则介绍如下: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课标(2011年版)》针对"课程内容"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6,(4):49-51
<正>1教材及学情分析"动物的运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济南版)第2单元第2章第3节内容。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本节应落实的具体内容包括:(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动物的运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运动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再是"圣经",而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承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标》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看,面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问  相似文献   

17.
<正>新课程不仅仅是新教材,课标,理念,方法.我们在与课改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本.一、一个载体新的教学模式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先学老师后教.导学案通过设计:(一)知识链接、提出问题、唤醒思维;(二)自主乐学、探究新知、启动思维;(三)典例分析、规范新知、激活思维;(四)总结规律、内化新知、深化思维;(五)创学应用、巩固训  相似文献   

18.
1背景介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以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但调研发现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过程教育存在偏差,特别是存在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的认知过程短暂和获得数学结果(或解决问题)之后的反思过程缺失的问题,导致学生失去了发展能力与个性及感悟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基于过程教育的浙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节"二次根式"怎样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介绍"课标"(2011年版)倡导过程教育以全面发挥数学的育人功能.但在以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1节"二次根式"为载体的"多人同课异构"式的教研活动中发现,课堂教学普遍存在认知过程短暂(特别是内化过程缺失)的问题,导致学生失去了发展能力与个性及感悟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网上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高中数学课标理念及思想的有效载体。高中数学课标的理想课程,需要教科书为载体通过教学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内化为能力。由此可见教科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教学载体。目前我国实行一标多本,多种教材的使用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同时也打破了教材惟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