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Elementarc Reaction(基元反应)是化学动力学中一种特殊类型的反应形式,其在化学动力学上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笔者在文中对这三个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揭示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化学动力学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对单分子反应一级动力学作出解释.以Lindemann历程为基础,阐明单分子反应机理的动力学特征,并指出只有在整个反应是一级和三级混合在一起的降变过程,才是真正的Lindemann历程.  相似文献   

3.
从6个方面论述了动力学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反应机理、化学计量系数等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4.
初级物理化学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物质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不是孤立无关的。本文论述了物理化学中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以及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等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把握住这种辩证关系,有助于教师把哲学原理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耦合反应是化学热力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要正确理解这一概念,不能只考虑热力学因素。因为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改变值只能给出一种可能性,并不具有动力学意义。所以,耦合反应是否真能实现,即是否真正具有耦合作用,还需要结合化学反应动力学全面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6.
从中学化学的角度介绍了双烯合成反应和相关历史背景,从双烯合成反应、化学学科思想和理念以及化学学习潜能三个维度对双烯合成反应的命题价值进行了分析,解析、点评了相关的部分高考化学试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典型振荡反应的特点、机理、数学模型、动力学方程式及在化学和生物学中的某些应用.  相似文献   

8.
反应级数的确定在化学动力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现给出了利用计算机和用微分法确定反应级数的方法.为了使编程的程序简短、高效,采用MATLAB语言作为编程语言.  相似文献   

9.
反应级数是化学动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本文介绍了判断化学反应级数的几种方法:尝试法、微分法、图解法、半衰期法和反应速度常数单位法。  相似文献   

10.
从专业的角度,用化学热、动力学的观点,对“△”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指出符号“△”有改变反应方向和加快反应速度的双重含义,必须具体反应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发现对Coats Redfern积分式进行适当修改后,可用于MnO_2与KClO_3催化反应的动力学研究,并找出了MnO_2与KClO_3催化反应中MnO_2的最佳用量。  相似文献   

12.
用增重法研究了氨三乙酸钠(SAT)作为无磷催化剂,BTCA与棉纤维之间的反应动力学。通过测定三个不同焙烘温度下BTCA与棉纤维之间的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证明了BTCA/SAT系统在棉纤维上的反应规律与BTC/SHPA系统在棉纤维上的反应规律类似,符合假一级反应。而且系统的活化能顺序如下BTCA/SAT〈BTCA〈SHP.  相似文献   

13.
制备出了碳纳米管负载单(双)核硝基铁酞菁,采用电化学手段研究了碳纳米管与金属酞菁的最佳配比,最佳热处理温度以及它们催化氧还原反应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对于单核硝基铁酞菁而言,其与碳纳米管的最佳比例为2:3,而双核硝基铁酞菁与碳纳米管的最佳比例为1:4:样品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为500℃,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电极过程均受表面吸附所控制。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特性、萃取原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SFE溶剂萃取精油、油脂和色素及作为化学反应介质在日用化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化学动力学基本理论,从速率方程的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导出式: r_2=(C_1—C_3)/2△t和式: ln((k_1+k_2C_0-k_2C)/C)=ln(k_1/C_0)+(k_1+k_2C_0)t从而可由理论计算得到自动催化反应的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6.
用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是物理化学动力学部分的一个重要实验.电导率仪作为一种常用的电化学分析仪器有着广泛的用途,但使用中一般都需要手工绘制电导率——时间变化图,数据处理工作量大且准确度受到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导测定方法的普遍应用.本实验采用手持技术仪器,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具有定量、便携、实时、准确、直观、综合性强等特点,是实现改革扣发展的有效手段,也为深刻理解乙酸乙酯皂化反应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7.
Synthesis and kinetics of dichloro-methoxybenzenes were studied from 1,2,4-trichlorobenzene and sodium methoxide in a temperature range of 353—383 K. Effects of molar ratio of reactants, solvent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were investigated. Reaction products include three isomers. The order of selectivity for the three isomers was 1,4- dichloro-2-methoxybenzene2,4-dichloro-1-methoxybenzene1,2-dichloro-4-methoxybenzene. Kinetic equations for the parallel liquid-solid interface reaction between 1,2,4-trichlorobenzene and sodium methoxide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absence of catalyst. Kinetic parameters such as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s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were deter- mined with the Arrhenius eq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