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是目前每位教师面临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江苏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为例,展示移动应用开发专业移动游戏开发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开展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职《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实践教学中,使用蓝墨云班课信息化教学手段对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调整。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利用手机作为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技能,形成实践教学新模式,解决了高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3.
重点探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理念在课程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改革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开发、能力训练、项目设计、教学考核等方面实施。实践教学应用项目沙盘来提高学生专业动手技能,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黄蓓蓓 《科教文汇》2020,(11):89-91
当今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普及到各个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对于我国当前技术型人才短缺局面,高职院校应当做好应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尤其在微生物技术课程中,作为生物检测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并且其中很多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时理解较为困难,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当前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保守、信息化技术还未全面普及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师需要完善微生物技术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微生物课程教学整体质量,为社会培养专业化技能人才提供有效借鉴。本文针对信息化技术在微生物技术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以及微生物技术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信息化技术在微生物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深度融合起来,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高职市场调查课程中的市场信息数据的整理这项任务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刘勤侠 《科教文汇》2020,(4):101-102
互联网时代下,高职教师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深度融合起来,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以高职市场调查课程中的市场信息数据的整理这项任务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总结四个方面来分析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4)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课的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主要是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直观性较强,混合式教学模式适用于体育课程,它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技能的展现效果,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高职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检修课程是高职教育汽车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的质量关乎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贴近工作岗位的实践技能锻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按照来源于实际岗位的典型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该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9.
张园园 《中国科技信息》2009,(14):222-222,232
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利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以实践为主导,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黄瀚  杨琴  问思童 《科技风》2023,(24):93-95
MOOC因其知识化、富媒体化、学习流程控制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将MOOC引入课程的教学中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的流行趋势。高职学生数理基础相对薄弱,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理论知识杂、实践要求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为此研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在MOOC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基于MOOC模式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从“零”到“整”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及改良的课程考核办法,改进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单片机相关实践技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地方应用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定位为根本,提出了"课内专业案例学习、课外应用开发入手、实验综合项目验证、课程层次教学提升"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思路,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了突出的专业程序开发与设计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动云环境下微课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平台开发,采用混合云平台、WEB端及移动端模块组合构建模式,基于MOOC的SPOC混合方式,微课程与课堂教学融合,将基础教学与学生移动端"碎片化"学习有机结合,体现"微"与"整"的关系,达到"碎片化"与"整体化"的统一,适合高职技术传授的学习特点。实践表明,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就要求大学应该革新教育理念,利用大规模网络开发课程,将最前沿的科研融贯到教学中,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各种运用慕课、微课或进行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便应用而生了,但完全以基于慕课微课或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取代传统课堂也存在不足之处,本文则拟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来探索和构建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梁佩佩  邢倩倩  高剑萍 《科技风》2023,(14):108-1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课程,对高职学生有一定难度,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内容,使高数知识表现得更形象、更具体,同时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应用融入课堂教学,能够促进高数教学更加科学有效。通过探索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高等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创新发展,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实现深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艺术教学中的书籍装帧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通过课堂教学让同学们能理解书籍装帧的设计观念,掌握书籍装帧的基本的设计原则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通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书籍装帧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就如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进行了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21,(25)
目的: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提升外科护理实践技能教学效果以及优化考核程序的方法。方法:以2019级护理及助产专业共22个班级952名护生为实验组,建成在线课程《外科护理实践技能与实训》,基于信息化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腾讯文档在线编辑功能,完成外科护理实践技能的无纸化考核评分。2018级护理及助产专业共22个班级931名护生为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实验组护生外科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与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6%以上的护生对外科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表示满意。结论:基于信息化技术开展外科护理实践课程教学与考核,能有效提高护生的外科护理实践考核成绩;提升护生对外科护理实践技能课程教学的满意度;优化实践考核程序,提高考核效率;有助于实现外科护理实践课程教学质量的"同质化"。  相似文献   

17.
微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学习、教学资源和应用模式,在我国已得到广泛使用。文章针对高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及高职学生实际学情,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微课程的设计开发,探讨微课程在“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将"微课程"与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结合,通过实验把握"微课程"设计开发的可行性,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微课程"设计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罗文 《科技风》2024,(11):106-108
当代高职学生群体对于虚拟世界的探索欲望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学校和教师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专业教学的各个层面,尤其是长期缺乏信息化应用的实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利用虚仿手段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再通过系统性的全面评价,指导学生查缺补漏。以往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往往通过自身的操作演示,容易忽视学生的感官效果和学习兴趣。如何将信息化手段应用在实训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过程中人人参与、实时评价,达成教学目标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18)
"微课"以短小的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职业院校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将实践技能较强的课程制作成微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将实践技能规范的操作步骤展现给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视频的指导操作并形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本文以活塞环的测量为例,对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技能类微课制作的意义及开发制作过程等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微课程的选题、教学设计和微课制作等过程,为该类课程的开发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