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     
《华夏星火》2015,(1):5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2014年12月9—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定不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  相似文献   

2.
5月27日,由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规划》明确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中央多次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并强调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西藏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西藏现代农牧业发展进程,这是我们科技管理部门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摆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时期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上",这意味着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提高院校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高校将由外延的迅速扩张逐渐转变为内涵的发展,高校内涵建设特或为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曾说;“农业最终可能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如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引导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轨道上来,关键在于搞活农村技术市场。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成果诞生,如何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特别是转向渴望依靠科技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民,是摆在每一个关心、支持农业科技工作的中国人面前的课题。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唯一出路!搞活农村技术市场,把科技的恩惠洒向农村,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罗亦如、徐宏同志的文章提出了有益的思考,希望广大读者就这方面的问题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本将将陆续刊发讨论文章,以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8.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9个特征.会议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后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国家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必将给农业发展带来新变化.  相似文献   

9.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这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如何结合河南省农村发展实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道路,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一、农业科技的发展趋势今后十年,是我国农民从温饱走向小康生活目标的时期。今后十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对农村经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生产由传统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技术从传统的耕作技术向现代化生产技术转变;由传统的产品生产向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变,并向市场经济转变。因此,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为实现上述目标不断提供适应、配套的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大力发展以科技为支柱的商品经济服务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处理好应用推广和研究开发的关系,搞好科学研究的纵深配置,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促使农村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关键是要把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改革开放以来,枣庄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主要取决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到去年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5%,所辖6个区(市)均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其中滕州市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全国科技实  相似文献   

12.
农科教结合是运用系统工程原理,采取现代科技、教育手段,将农业、科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科教兴农的强大合力;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取得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最佳途径.它体现了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这一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农科教结合是科技、教育兴农的战略措施,要把农科教结合作为科教兴农的一件大事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要深化经济、科技、教育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中小城市是构筑科学、合理的城市体系的重要支撑。有关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城市集约发展路径十分必要。中小城市要实现科学发展,其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是依靠技术进步。为探索中小城市集约发展的技术进步路径,分别就技术进步与农业集约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和就业协同增长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突出强调了技术进步在中小城市集约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也空前巨大。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目前,我国的农业已经呈现出由依靠政策向依靠科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趋势。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改革、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跃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关于建设山东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增长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加快建立完善山东省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是加快山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正> 改革开放以来,泰安市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呈现了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泰安市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总量上,与先进市地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使我市发展进入快车道,赶上全省及先进地市的步伐,关键在于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出一条低投入、高  相似文献   

17.
1987年,淄博市委、市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要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总结建国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淄博实际出发,确立了科教兴市的战略方针。基本指导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  相似文献   

18.
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我国当前农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是进行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制度机制改革,以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生态高值农业。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的压力、动力和实力,使科技与经济更紧密的结合,我们在企业中开展了创建科技进步先进企业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在新时期、新环境、新形势下,IM CI集团立足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任务,结合发展现状做出新的发展战略选择,努力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文章对IMCI集团概况作了介绍,分析了其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