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飞 《情报科学》2021,39(12):179-186
【目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进行挖掘与共享利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振兴等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 【方法/过程】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数据库中2003-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文献为研究对象,从 研究现状、研究力量、研究热点以及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趋势。【结 果/结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研究成果的数量增长势头明显,研究主题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文 化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创新/局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表明 各研究机构间的合作频次较少,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联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高国伟  段佳琪  李永先 《情报科学》2018,36(12):162-167
【目的/意义】大数据意味着大知识,对于大知识的结构和特征研究越发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大知识具有 复杂的超网络结构,是知识的超网络。通过对知识超网络当前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综合述评,以进一步明晰当前研 究现状、确定未来研究方向。【方法/过程】以Emerald和CNKI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数量统计分 析,利用Bibexcel、Ucinet软件对国内文献进行分析。并对知识超网络的概念、模型及特征进行描述。【结果/结论】通 过分析探明知识超网络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研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且研究仍不够深入。并提出大知 识超网络及大智慧超网络有望能够成为知识超网络未来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3.
滕春娥  王萍 《情报科学》2018,36(4):160-163
【目的/意义】非遗资源蕴含着民族群体智慧和数辈人留存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财富, 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传统文化。【过程/方法】本文通过梳理和回顾已开展的知识组织本体构建案例,分析本体 理论在非遗知组织构建中的重要性和适用性;以黑龙江地区赫哲族为例,基于本体理论构建非遗知识组织体系。 【结果/结论】对其进行知识组织构建建立起赫哲族非遗资源体系,便于更好地保护赫哲族文化和传承民族记忆。  相似文献   

4.
谭必勇  陈艳 《情报科学》2018,36(3):20-25
【目的/意义】探索社交媒体环境下,相关文化机构如何实现对文化遗产最大程度的保护与开发。【方法/过 程】从社交媒体应用所带来的“长尾”群体入手,分析社交媒体五大特性对于开发全新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策略 的价值,并从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现实起点出发,探究资源客体可采取的对应措施。【结果/结论】本文认为,文化 遗产管理机构可通过参与主体与资源客体两个方面的优化来实现文化遗产的“长尾效应”。  相似文献   

5.
程琳 《情报科学》2017,35(7):170-176
【目的/意义】以基础教育为例,从国家政策和实际概况两个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进行了现 状分析。【方法/过程】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当前关于教育信息资源均衡 配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的概念研究、区域性研究、技术支持研究及配置的通识模式研究四 个方面。【结果/结论】从研究视角、研究机构分布、核心作者、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研究进 行述评,分析现有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以期促进我国教育信息资源均衡配置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的分析,从研究年代、文献分布、学科分析等方面梳理了3大文化机构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最后指出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急需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协同保护。  相似文献   

7.
黑浩源  裘鹏 《情报科学》2022,40(9):32-37
【目的/意义】从数字人文和智慧视角出发,构建北京双奥社会记忆,契合通过体育构建美好世界愿景,助 力打造北京双奥遗产。【方法/过程】梳理了社会记忆发展脉络,分析了社会记忆构建研究现状,对社会记忆实践应 用案例和场景进行了研判,明晰了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概念,阐释了数字人文与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逻辑关联。【结 果/结论】将数字人文理念、智慧数据理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北京双奥社会记忆项目构建,提出构建高维时 空智慧数据服务空间、数字记忆多重证据参照体系、多维人文价值协同合作机制、数智赋能社会记忆服务体系等四 个策略。【创新/局限】形成数字人文和智慧数据同社会记忆的三维融合,拓展了北京双奥社会记忆理论体系和方法 体系,存在相关理论分析不够透彻、社会记忆构建维度不够完善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水文化遗产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系统性保护水文化遗产显得尤其紧迫,全方面多维度传承水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因此从元宇宙视角探讨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推动水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多维度传承。【方法/过程】以水文化遗产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源组织理论与方法,从元宇宙视角融合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基于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求,通过欲组织水文化遗产资源、融合水文化遗产、资源组织关联、资源再生和资源融合应用五个方面来构建水文化遗产资源信息化、知识化、情景化、服务化虚拟仿真体系,提出元宇宙视角下都江堰水文化遗产元宇宙应用实例。【结果/结论】元宇宙视角组织水文化遗产,为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供新思路,同时有利于推动水文化研究。【创新/局限】元宇宙集成和融合多技术和方法,实际高效应用还需要从管理和实施层面进行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五千年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呈现的是一个民族从历史走来的痕迹。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令人堪忧,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从我们视线中消失。本文围绕额尔古纳市俄罗斯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展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为了探索未来信息集成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本文从文献计量视角出发,全面分析该 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研究热点。【方法/过程】本文通过检索式在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获取到 1969-2017年信息集 成领域相关文献 5725篇,通过利用文献计量、信息可视化等方法,借助于 CiteSpace、HistCite、Excel等分析工具,从 发文时序变化、研究主体分布、发文期刊分布以及研究主题演化等方面对信息集成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 与可视化展示。【结果/结论】本文结果揭示了目前信息集成领域研究的发展现状,探索并讨论了该领域的热点趋势 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为未来信息集成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资金来源单一、传承人减少、非遗保护机构力量薄弱的现状,能否以文化为纽带发展一种新兴保护模式,既解决非遗保护之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又能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带动城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发展,本论文将选取河北蔚县为研究个案,试图通过蔚县的成功探索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建国 《情报科学》2022,39(2):59-64
【目的/意义】传统文化保护一直以来都是难题,尤其是文物的保护和其价值的有效传播,数字博物馆的出 现给传统文化尤其是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拓宽保护路径,使传统文化通过技术手段重新焕发生机。 【方法/过程】从数字技术和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背景出发,梳理了文物数字化的现实情况,并对现阶段文物数字化 传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结论】传统文化数字化面临着技术壁垒,非共享、重复建档,有文化外泄风险, 商业冲击以及长期维护等问题,文化的数字化任重道远,需要钻研保护和传播的保障策略,克服主观客观困难,促 使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创新/局限】本文提出了打破技术壁垒、行业合作互联互通、避免文化外泄、商业合作共赢、 建立独立运行模式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实践应用等意见和建议,以保障文物在数字人文视角下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 传播。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17,(8)
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带来了科技的进步,但也对传统文化资源造成了冲击,蒙古族是古老的民族,其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对其进行相关保护,是需要探讨的。本文将从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现状入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立彬  柴会明 《情报科学》2017,35(12):152-161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图书馆MOOC相关问题研究的综述,分析讨论图书馆MOOC相关问题研究取 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方法/过程】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图书馆MOOC相关问题研 究进行述评,侧重主题内容分析。【结果/讨论】当前国内图书馆MOOC相关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MOOC环境下信 息素养教育、MOOC发展与图书馆职能转变研究和MOOC环境下中图书馆服务创新三个方面;存在问题包括缺 少基础理论视角分析、缺少跨学科研究、对研究对象理解的模糊、与学科内其他领域研究关联性较差以及研究方法 的单一和部分研究规范性欠缺;未来研究应拓宽研究视角,重视跨学科研究、研究方法及途径多元化、注重本土化 研究和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科技智库是驱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及时感知科技智库研究现状与动向,对于把握科技智库运作态势、发挥服务科技战略决策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文章基于文献调研的方法,围绕科技智库研究进行述评。从科技智库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数据信息保障、知识与情报服务、传播力与影响力、经验借鉴与建设探索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回顾,总结当前国内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科技智库研究作出建议及展望。【结果/结论】建议今后深化智库方法探索,重视数据信息资源建设,提升科技智库服务能力,并健全科技智库评价体系,同时推动理论研究成果的应用。【创新/局限】系统梳理了我国科技智库研究的脉络与现状,未来将跟进对国外科技智库研究的追踪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从施引文献出发,对国外从众行为研究进展进行探索,展现和揭示从众行为研究的应用现状和 发展动态。【方法/过程】首先,以提出从众行为理论的论文为种子论文,将SSCI/SCI数据库中引用了该论文的文献 为研究对象。其次,利用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和统计有效数据,展现从众行为理论应用研究的重点和热 点。最后,利用文献研究法,结合施引文献的具体内容,对从众行为理论应用研究进行述评。【结果/结论】研究结果 发现,目前国外从众行为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从众行为相似概念辨析、从众行为产生机制研究、从 众行为理论模型研究、不同情境下的从众行为影响研究。【创新/局限】从施引文献视角出发定量分析国外从众行为 研究现状,可以为从众行为研究综述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推动从众行为理论在图书情报领域研究中得到更好 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马赫  王阮 《情报科学》2019,37(10):170-176
【目的/意义】在当前社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的背景下,高校信息公开问题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 对相关研究进展的梳理与分析,有利于发现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不足,为高校信息公开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方法/过程】以2000-2017年间国内CNKI收录的524篇高校信息公开研究期刊论文为样本,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可 视化分析工具Gephi,对国内高校信息公开研究现状与热点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 究起步较晚,出现了少数的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财务信息公开、档案 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制度、信息公开网站平台建设、信息与大学治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以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目的,阐述了保护传承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现状,分析了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图书馆参与保护燕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界和教学界着力研究的课题。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物质文化的理论探讨,缺少必要的调查分析,对英语教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研究极其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生命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通过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英语教学中的传播方式能有效地保护和普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阻碍。英语教师和学生应该加强文化意识,改变重功用轻文化的思想,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积极学习和传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王国华  石国良 《情报科学》2019,37(8):152-157
【目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舆情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舆 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近十年舆情研究文献为对象,利用CiteSpace可视化 分析软件,通过作者、机构、国家合作网络来分析国外舆情研究的时空分布,通过关键词聚类视图来阐释近十年 舆情研究热点,通过突变词分析来判断当前研究趋势。【结果/结论】通过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发现近十年国外舆 情研究以特殊专题、理论与传播、新方法应用为研究热点,呈现出聚焦国际时政、注重网络媒介、强调大数据分 析三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