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过去学习现代汉语时,曾经接触过“程度副词+名词”的短语格式,但是举出的例子不是为数不多,就是尚且有争议。如著名的“我的长相很中国”(语出台湾著名主持人凌峰)一例,存在表达是否规范的问题,同时也留下了什么样的名词可以进入这个短语格式等可以再探讨的问题,比如很桌子、很市场、很物质等一般不被接受。究竟是什么决定这种短语是否合法呢?  相似文献   

2.
柴彦莉 《文教资料》2010,(10):41-42
像“一个”、“一遍”等这样的数量短语用在动词后到底是宾语还是补语,容易混淆不清,向来是语法教学中的难点。对这种“动+数量短语”结构,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物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3.
1 “们”作为表复数的语缀,用在指人名词和人称、物称代词的后面,这是公认的用法。对物类名词后用“们”的现象,现在通行的看法是,物类名词后用“们”系拟人用法,这种观点的依据是;“们”是专用来指称人的复数的。  相似文献   

4.
宾语还是补语?——关于动词后的数量短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杯”、“一次”这样的量词短语用在动词后面时的定位,长期以来在汉语语法学界存在着不同意见,有的将它们处理成宾语,有的将它们处理成补语。对这种“动+量词(数量)短语”结构,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其中量词短语的性质而定。如果是名量短语,就是动词后的宾语;如果是动量短语,则是动词后的补语。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全面分析句式“NP+VP+AP”(NP为名词或名词短语,VP为动词或动词短语,AP为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中“VP”的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6.
北疆方言特色虚词"给"书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疆北疆方言虚词“给”虽已有学者研究,但一向缺少书证。书面材料证明:特色用法“给给”不是动词的重叠,后一个“给”是助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单音节动词+给”这种组合格式中单音节动词几乎没有限制。不能把“单音节动词+给+数量短语”这种格式中的数量短语都看作是补语,这里面实际有补语和宾语两种情况。对“‘把’字句末用‘给’,起第二人称祈使式作用”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句子的语气类型与“把”字句中用“给”这种语法结构无关。以语序来进行“给”的词性认定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英语语法家都十分重视对英语短语“have+-en”的研究。语法家称它为“完成时”,但局限一一个时间平面,受时态范畴的束缚。本论述英语动短语“have+-en”的语义实质,并指出“先联式”理论是解释英语动词短语“have+-en”语义实质的最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古代汉语的几种同形异构的“之于”结构中,本文只讨论从《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类的语段中抽象出来的那种“之于”结构。100多年前,《马氏文通》开始系统研究它。作者马建忠认为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它格式化为“主语+之+动宾短语”,并暗示它主要作主语,其次作宾语。至其结构类型,马氏认为:不加“之”字,它是表对待的主谓短语(其中,“于”+后续成分是谓语+宾语);加“之”以后,则转型为定中短语。马说绝大部分可从。参照马说,我们发现:王力先生等学者的“之于”结构研究进步与倒退并存。进步是:楚永安(1986)和许仰民(2001)完成了对其构素、构序的研究,楚永安(1986)还揭示了它的所有外部功能。倒退是:王力先生等许多学者都以其中的“于”字为介词,并说该结构无“之”时是主谓短语(或是其他异名,但实质一样),加“之”以后仍是主谓短语或转型为定中短语。此说之可商,在于“名词+之+介宾短语”不具备构成短语的基本条件。至于康瑞琮肢解“之于”结构,以由“于”字参与组成的“介宾短语”为全句状语,则是在马说基础上的全面倒退。  相似文献   

9.
定中短语中的定语或状中短语中的状语是否多层,并不取决于其数量的多少或结构的复杂与否,而是决定于其内部语法结构层次:只有一个层次的是单层定语或单层状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是多层定语或多层状语。“状+动+宾”式、“状+动+宾+宾”式动词短语的分析亦应着眼于其内部语法结构层次,而不能为了分析的方便而将一个层次当作两个层次或多个层次;对于其他复杂动词短语亦当作如是观。正是在这些关键性问题上,宣称放弃中心词分析法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的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却频频失误,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教材整个语法理论体系建构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X+透"结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透”结构是比较特殊的述补短语。文章主要研究“X+透”中“透”做补语的词性和意义、能带“透”做补语的词、带有“透”做补语的句子结构的特点、“透”做补语的语义指向等。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的全知叙述视角意指故事的观察者和叙述者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文章结合定中结构PP复数+N处所与全知叙述视角,探讨如何在把握PP复数+N处所在复杂句式甚至语篇中的认知方式的同时,满足译本全知叙述模式的要求。在《兄弟》英译本中,同一叙述语例“我们刘镇”会产生语际对应、完全隐去、部分隐去三种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的”字的短语不能作定语以外,其他短语都可以作定语,然而,在这些短语中,只有动宾短语作定语时,与其中心语的语义关系比较复杂,其他短语作定语与其中心语的语义关系都比较单一,本就围绕动宾短语作定语与其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探讨。“动宾+的+中心语”中的“中心语”的语义类型可以归为九类:施事中心语、系事中心语、间接中心语、直接中心语、工具中心语、质料中心语、处所中心语、时间中心语、同位中心语。  相似文献   

13.
对 现 代 汉 语 的“副 + 名”格 式 进 行 分 类 分 析 。“副 + 名”仅 仅 是 语 序 上的 排 列 , 不 存 在 修 饰 关 系  相似文献   

14.
“个”是现代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迁化量词。这种迁化现象袁现在现代汉语中就是经常用在“V+个+VP”这种格式中。本文主要从“V+个+VP”的构成、语义等几方面作一简要分析,认识到“个”在表现“V+个+VP”结构的深层语义方面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5.
“难怪”最早出现在元代。在元明时期,“难怪”多带体词宾语,作为动词短语使用。到清代,出现了大量“难怪+主谓短语”的用法,其中主谓短语表示消极意义。到清代晚期,“难怪”后面的主谓短语可以表示积极意义,这种用法的出现标志着“难怪”词汇化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短语动词是由“动词+名词+介词”、“动词+介词”、“动词+副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和“动词+副词+介词”构成的。纵观各省市近几年的中考英语试卷,笔者从中发现,考查短语动词的试题占了一定的比例。本文拟结合2008年的部分试题,将中考英语对短语动词的考查作一归纳和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人称代词复数的表达方式普通话人称代词以加后缀“们”的方式表示复数,鄂东北的黄冈市所辖十个区、县、市的方言则以下面五种方式表达这一意义:1、人称代词+指量名短语/指量短语黄冈市东南部的武穴市及其周边地方,地处“吴头楚尾”,南面与赣语区的湖北阳新县、江西瑞昌县隔江相望。这里的方言以上述方式表示人称代词的复数。如(小字为对前面词句的注音、解释):俺这几个/俺这些人我们你那几个/你那些人“你”音“那”音。你们渠那几个/渠那些人“渠”音。他们(离说话人较近时用)渠兀几个/渠兀些人“兀”音。他们(离说话人较远…  相似文献   

18.
本讨论了述语分别为“有、是“的存在句的不同语义关系,提出在存在句式“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有/是 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附加成分”中,当述语为“有”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部分充满关系;当述语为“是”时,方位处所词语表示的空间和事物名词表示的事物之间的语义关系为完全充满关系,并由此探讨了为这种语义关系所决定的“有”和“是”在具体句子中使用时的互换情况。同时本也考察了“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作为存在句式的真实性情况,指出用“是”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是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并非存在句,其实质是判断句;用“在”作述语的“事物名词或名词短语 在 方位词语或处所词语 附加成分”句式才是真正的存在句。  相似文献   

19.
这个没有归属、没有名称的短语,就是“形容词 补语”的语言现象。 现行初中语文第三册“语法·动补短语”一节,在说明动补短语的特点之后,接着这样表述:“和动补短语相类似的,还有由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补语对形容词表示的性质、状态,起补充说明作用。” 教材这种“相类似”“还有”之类的表述,表示“形容词 补语”是与动补短语并存的另一种短语类型。但教材又把它放在动补短语一节中,大有将它做为动补短语附类之嫌。这样,不仅前后矛盾,而且由于“形容词 补语”没有名称,没  相似文献   

20.
“With 名词(或代词) 分词(介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这一复合结构,在英语口语表达中相当灵活、生动,在句中往往用作状语,表示伴随状态,有时也可用作定语。这种复合结构中,名词是with的宾语,名词后面的部分为宾语补足语,名词与宾语补足语具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现行中学教材中较多体现了“With 名词(或代词) 分词(介词短语、形容词或副词)的用法。一、With 名词 分词短语(一)With 名词 现在分词短语1.作状语:“With 名词 现在分词短语”这个结构中,现在分词短语作宾语补足语,是名词的动作,现在分词表示主动含义,整个结构常用来作状语,表示条件、结果、原因及伴随状态等。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