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图书出版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产品供大于求、相对过剩的时代,图书的广告宣传便提上了议事日程。眼下,出版社对图书广告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但翻检报刊杂志,浏览订货会广告牌,我们所见到的书籍广告,要么是过于简单的书目,要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假、大、空、玄的毛病,也有的以书评代替书籍广告。如何让书籍广告更精彩、更有效,现代出版企业和出版家、编辑家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万有文库》的广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广告自近代起已广泛地在报纸、书刊上出现.随着近代新式出版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图书广告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多样,灵活多变,极大地促进了近代的图书销售.当时出现的书刊广告不只是刊登本书的推销广告,还出现在一本书刊上刊登多种书籍广告的形式,而且现代的传单广告、橱窗广告等形式在近代也很流行.  相似文献   

3.
论图书宣传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宣传跟其他商品的广告宣传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因为图书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文化品格”,和消费者一般也就是图书的购买者(大致也是读者)的“文化品格”有某种呼应关系,加之书籍作为著者个人独特的精神产品在某种意义上是不能复制和没有同类产品的,所以,图书的宣传往往较之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手表、自行车和化妆品之类商品的广告更让人少有防备.随着图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出版社之间除了在图书的选题策划上频出高招,也越来越注重图书的广告宣传.因为图书广告  相似文献   

4.
古代以书籍为传播媒介的书业广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流通领域和传播途径也更加宽阔和广泛。在书籍销售的不同阶段,还分别有通知型、说服型和加强型的多种广告营销艺术策略,来促进书籍销售和增强书坊品牌形象。这是古代书业经济的发展历程和古代书商经营意识及手段的重要反映,也是现代图书广告借鉴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5.
王海刚 《出版广角》2014,(14):80-82
宋元时期的书坊刻书具有较强的商业性。为了招徕读者,获取经济利益,宋元书商常常在书籍上刊登图书广告。文章从牌记广告、题跋广告、封面广告、书目广告及征稿广告等方面对图书促销术作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浅谈书籍艺术的“书卷气”和“广告味”刘苏斌随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的文化和商品属性也就体现得更为突出,书籍的形象特征和读者的审美需求也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为此,关于书籍艺术的“书卷气”和“广告味”就成了学术界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书籍艺术...  相似文献   

7.
谈谈广告书目白广明随着图书市场的繁荣,各种形式的图书广告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刊上,其中以书目形式出现的广告亦可称为广告书目,可视为书目的一个品种。广告书目不同于发行系统的征订书目,也不同于书商的可供书目。它除了具有直接间接的促销作用外,更富有鲜明的广...  相似文献   

8.
书籍作为人们化消费的一部分并列于影像传播和无线电台之列,人们的消费变得更加直接,书籍化如何能吸引大众,除了靠主体的创作质量外,外包装的广告意识应是封面设计的重要内容,封面的设计不能再只是图书内容的形式表现,而更应是在此基础上的视觉宣传。那么封面设计如何与平面广告相结合,发挥其自身的广告功能呢?本从美术的角度作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业,图书的装帧设计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因为书籍的装帧设计要以形象直观的艺术语言把图书的内容表达出来,所以其品位高低直接影响书籍的整体形象。设计中的一切图案、文字、色彩等都是为了这本书的内容,如果形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句老话:“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在古代是否完全行得通,且不去说;在市场化的今天,“酒香”已不能总是安然于“巷子深”了。图书也是如此。要使一本图书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除了本身的内容具有吸引力外,往往还须借助一些广告宣传手段。现在,各大出版社已认识到图书宣传策划的重要性,纷纷加大了图书广告宣传的投入。目前,使用较多的广告媒体有报纸、期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图书等,其中,把图书作为载体在其上做的广告为书载广告。它将简洁的广告语言或形象直观的图案印刷在书籍的封面、封底、护封、书带、勒口或书末空页等处,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4,(2):103-105,115
自宋代开始,中国古代图书出版业者就利用图书作为广告媒介发布启事式征稿广告。宋元时期这类广告不仅含蓄,而且颇具营销机巧;明清时期则商业性更突出,而且征稿方法更为细致。对于征稿广告而言,以图书自身为广告媒介,不仅针对性更强,而且更有效,有助于图书的生产和销售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清代书坊刻书具有很强的商业性.为了吸引读者,获取经济利益,书商常常在书籍上刊登图书广告.这些广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反映了清代书商的商业经营活动,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是中国版刻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3.
陈月梅 《出版经济》2003,(11):38-39
随着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版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向社会提供的书籍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图书出版行业处于买方市场的条件下,企业不得不采取各种手段扩大图书销售,除了依靠图书的品种、质量、价格、广告外,赊销同样是出版企业扩大销售发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应收账款,而控制应收账款的风险和坏账损失就成为出版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陈玉霖 《大观周刊》2012,(30):38-38,23
如今,插画变得越来越流行,各种插画已经遍布于儿童书籍、连环画、动画、图书、玩具、电子游戏到时装、广告、设计、广播媒体和互联网,现在插画在许多环境下显现出绚丽的光芒,甚至比照片更受青睐。广告业、时装业、音乐界、设计界和出版界现在都在寻找个性化、温暖、抽象和装饰性的插画来代表它们的产品和品牌。各种各样的主流或非主流的元素都被商家加以引用,插画成为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让广告走上图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悉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版商都主动与企业联系,在图书上刊登广告,在日本,图书的杂志化倾向愈益明显,甚至出现了“杂志图书”新品种,目的是变通地让广告走上图书。 让广告走上图书起码有三个益处:一是降低书价。眼下,书价又成了热门话题,读者的抱怨声、指责声不绝于媒体之上。出版社俨然成了众矢之的,社长们似乎也满肚子委屈。纸张、印制、宣传、工资及发行回扣等各类费用越来越高,书价又如何能居高不下?实践证明,让广告走上图书就可降低书价。二是扩大发行,随  相似文献   

16.
正广告有促进营销和传播的功能,图书广告也有这作用。随着全社会对于阅读危机的关注,以及社会对传播正能量力度的加大和数字生活的到来,图书广告有了更大范围、更新形式的投放选择。然而,范围的扩大、形式的选择说到底是数字时代的技术活儿,要让图书广告发挥它最大的价值,还是要在"说书"的话上下功夫。而着眼于图书本身的"说书"功夫,可能与数字没有多大关系,它在  相似文献   

17.
刘瑞兴 《编辑学报》1994,6(2):85-87
我国期刊广告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刊登广告的期刊种数越来越多,所载的广告数量也与日俱增。期刊广告已经引起编者、读者、图书情报服务部门的期刊管理者以及广告主的普遍关注。在《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十三条也明确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许多出版部门在不断提高图书质量、增加出书品种的同时,开始重视书籍的宣传推广工作。近年来,各地自编自印的图书宣传品逐渐增多,有各种书讯小报,各类印制精美的图书目录,以及海报广告等等,对于扩大书籍宣传,加强读者、作者和出版发行工作者之间的联系,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与好评。  相似文献   

19.
这几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多了。打开报纸的图书广告,林林总总,缤纷五彩。像《中国图书商报》等的图书广告,经常整版十几家竞相宣传,读者徜徉其间,如人书林,令人兴奋不已。遗憾的是,不少广告上的新书,只列书名而无作者名字,不免令读者失望。特别是看到有足够的版面空间可以列上作者名字的时候,更有替作者不平的感觉。有的图书广告有书名、开本、字数、定价和内容说明,唯独没有这本书的作者名字,就更使人大惑不解了。还有的图书广告赫然写着:为作者出好书,为读  相似文献   

20.
当日本读者欲购买图书的时候,首先以什么为参考呢?根据日本《每日新闻》的“读书舆论调查”统计:①报纸的图书广告栏目占23%;②报纸的读书栏目占18%;③杂志的读书栏目占6%;④出版社的出版指南、月报占6%;⑤杂志的书籍广告占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