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知识要点   几何初步知识包括线、角、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各部分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详见下表(图)   ……  相似文献   

2.
一、知识要点   几何初步知识包括线、角、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各部分的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详见下表(图)   ……  相似文献   

3.
要点回顾1.认识构成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元素:点、线、面.2.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立体图形的展开与折叠,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3.了解点、线(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性质.4.理解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5.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应用及与相关知识的综合.  相似文献   

4.
一、知识要点再回首 1.多姿多彩的图形 (1)常见的立体图形有 等;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可得到 ;将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可得到 ,也可将 折叠成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要点(请你仔细阅读并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 2.对于两个图形,如果____,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____. 3.角是____图形,对称轴是____,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的距离相等. 4.____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等腰三角形是____图形,对称轴是____,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有:(1)____,(2)____,(3)____.  相似文献   

6.
一、分层次,抓要点学习几何概念时,首先要弄清它是怎样叙述的,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剖析每个概念的层次要点.例如,剖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时,可以抓住这样几个要点:(1)它是一条直线;(2)这条直线过线段的中点;(3)这条直线垂直于这条线段.其中,(1)指出了它“是什么”图形,(2)(3)指出它是“怎样的”图形.  相似文献   

7.
崔娟  黄越 《辽宁教育》2004,(8):120-12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11册100~102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含义,能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相似文献   

8.
本章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利用轴对称性探索等腰三角形的T性质.一、知识梳理(一)知识结构(二)要点再现1.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对称的形式之一.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是图形与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一个图形的特征,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轴对称与轴对称的性质:(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相似文献   

9.
在立体几何复习中,面对诸多定理,点线面的各种位置关系,各式各样复杂的图形,往往理不出头绪,把握不住知识的要点和问题的关键,解题时既难以入手,又困于脱手.  相似文献   

10.
教学思维场的构建与小学数学教学(下)□陈梦璋小数教学中,为了实现认知结构的整体优化,应注意:(1)引导学生抓住知识要点,把最重要的知识放在核心位置,以它为核心建构知识网络。例如几何平面图形以平行四边形为核心组成知识系统(图形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11.
图解教学法能迅速抓住知识的要点,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图解的容量大.整体认读效益高。因此,图解教学法常被广大生物学教师所采用。但是,在有关生物学教学的文献资料中,关于图形教学的文章较多,而如何进行图形备课却很少见。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生物学图形备课的方式以及对图形的创设。一、图形备课的方式教科书中所列的图形,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授生物学知识是极其必要的。通过对这些图形的备课,可以简化知识·便于上课时对学生进行识图、绘图、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的训…  相似文献   

12.
一、整体感知人教版教材在“空间与图形”这一块的编排上很有特色,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过去的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主要侧重于计算,致使学生的空间观念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课标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是对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为此,新教材削弱了单纯的平面图形周长、面积、体积等的计算,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增加了图形变换、位置的确定等内容,加强了探究的过程.这样,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并与数学课程中各个分支进行整合,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空间与图形”的教育价值,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像能力.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前面“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下面试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的编写特点作简要分析.1.学生的知识基础从一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就系统安排了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到这一册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并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对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感受和体会,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认识了角,...  相似文献   

13.
圆是现实世界中常见的图形,是初中几何的最后一章,从整个初中几何的学习来看,它属于“提高阶段”.在知识方面,不仅需要学好本章的知识,而且还要能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在数学能力方面,不仅要掌握好以前学习过的折叠、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方法,还要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来继续研究圆的有关性质,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就中考中常见的一些要点作一点探讨.要点一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近年来中考的必考考点,同学们可以学习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1.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O,沿圆周将圆剪下,把这个圆对折,使圆下的两半部分重合.2.得到一条折…  相似文献   

14.
图形推理题考查的是抽象推理能力.由于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受知识的影响比较小,因而被称为“文化公平”测验.图形推理题一般要求从已知的图形排列中,找出某种规律,然后根据这种规律或与其相反的规律推导出题中未知的图形.一、图形大小的变化例1如图1,“?”处应填入的图形是()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25页“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相似文献   

16.
薛群 《天津教育》2020,(7):124-125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图形与几何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数学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空间想象力等。其中“理解型”实验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理解,“探究型”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的深入探究,“验证型”实验有助于深刻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知识猜想。作为教师,要找准“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与“数学实验”连接点,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数学实验,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空间与图形”是新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四大教学内容之一。把传统的“几何初步知识”改变为“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种国际趋势,这不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与编排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从下表的“几何初步知识”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对比及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看到新数学课程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融合,与数学课程中其它分支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拓展了“空间与图形”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内容“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1.长方…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有关图形变换的问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下的数学课程增加了图形这一部分知识的内容.课标中有关“空间与图形”这一版块中,安排了四部分内容,“图形与变换”是其中之一,而且一至三学段(即七至九年级)都安排有“图形与变换”.由此可见,图形变换在数学课程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课标下的“空间与图形”中的图形与变换主要有全等变换、相似变换和等积变换.教材重点介绍了利用全等变换和相似变换的方法来画空间图形,而用图形变换的性质来解决其他有关问题的内容却涉及较少.因此,本…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基本上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地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考查,并且考查的方式和重点转向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但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较多,部分同学容易混淆,为此,在复习时同学们可以用表格或图形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用要点记载的方式把知识归纳起来,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本文将分板块分析各专题的复习要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熟练而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轻松应对中考。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7页“图形的拼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对已学过的简单图形的感性认识,并初步认识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