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890年5月17日,文森特·凡高从法国南部来到巴黎。他的兄弟提奥多鲁斯(提奥)把他接到提奥在巴黎蒙马特尔高地脚下的新住所,多年以来凡高一直把自己所画的油画送到他的兄弟那里。当他来到提奥的房间时,只见屋里每个角落都摆上了他的画。也是头一次有这么多凡高的画在一个地方会合,这真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景象。那天,凡高看到他的画作,不禁欣喜若狂,内心充满了自信。提奥的新嫁娘乔,曾多次听别人讲起她的大伯兄,并且发现他“体格强壮,肩膀宽阔,肤色康健,脸上呈现出愉快的神情,给人一种坚毅果敢的印象”。但凡高一清二楚,这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愉快罢了。不久以后她就知道了这一实情。七年前他曾写信给提奥:“我不仅绘画生涯起步太迟,而且我也活  相似文献   

2.
1889年,年轻的美国艺术家柴德尔·哈桑姆搬进了巴黎的一间刚刚腾空的画室。据看管人讲,这里原先居住的是一个“疯子画家”。这个画家留下的几幅画使哈桑姆印象颇深,“其画风之文雅、流畅非常人可以想象”。他发现此人与他竟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多年后他才知道,这位画家就是雷诺阿。他俩的作品都有一种妙不可言的魅力:他们不仅仅画出日落或花朵,而是要把那瞬间的氛围,把日落及花朵在画家心中所引起的那种情感表现在画布上。哈桑姆曾说过他要用光感和气氛来渲染效果。他和雷诺阿同为印象派的杰出代表。尽管哈桑姆本人从来不这样认…  相似文献   

3.
如果大侦探波洛是个艺术迷,法国前印象派画家弗朗索瓦·米莱的杰作失而复得一定会使他沾沾自喜,情不自禁地捻起他那漂亮的胡须。最近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为举办盛大的米莱画展时,意外地发现了在一幅叫《牧羊女》的油画下面被复盖着另一幅米莱的杰作《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在 X 光透视下人们发现画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手臂,这些细节与《牧羊女》毫不相干。当时颜料中使用的铅粉使这些隐藏着的形象得以显示。有关人员将这些局部透视拼成整幅黑白画面参加了展出。X 光片还真实地揭示了画家在创作中的  相似文献   

4.
《红屋顶》     
尽管这幅画以其品质和规模,成为了巴黎派最重要的画作之一,但却与该派主题联系不大。只有在画作的左上角,我们可以瞥见塞纳河和桥,河岸上是巴黎圣母院,隐在开着花的树丛中,这一城市风景陷入阴暗之中。画作主要部分是红色区域,展现了一座俄国小镇,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称它为维捷布斯克(作者的家乡)。缩小的事物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小圆顶教堂前面的人物是黄色的,被钉在十字架上。巴黎和维捷布斯克同时出现在夏加尔的作品中,体现了他对灵感来源地的崇敬之情。画中较大的红色人物是画家本人,他弯下腰向他的家乡小镇表示深深的敬意,他在那里度过…  相似文献   

5.
大卫·麦克尼尔充满深情地回顾着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一天,父亲带他去巴黎一家小酒店的情形,工人们经常光顾这家酒店狼吞虎咽地吃午饭,尽情地喝酒。当时,父亲戴着贝雷帽,穿着破旧的夹克和粗布格子花纹衬衣,70多岁的他看上去与周围的环境非常协调。一个顾客看着父亲那颜料斑斑、肌肉发达的手问:“你在附近工作?”“是的,”麦克尼尔的父亲——艺术家夏加尔回答,“我在重修剧场的天花板。”出生于俄国的画家夏加尔擅长画幻想奇特的蓝色的牛、飞翔的爱人、圣经的先知和屋顶上绿色面孔的小提琴手,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要完成的使命,但是,对于秘而不…  相似文献   

6.
人力车发明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茵  姚平 《寻根》2001,(4):93-99
人力车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和斗笠、舢板、梯田等一样属于东方的特有物品,但事实上早在17、18世纪,巴黎街头就出现过一种被称为“vinaigrette”——“香料盒”的人拉的二轮“马车”。法国画家兼雕刻家Claude Gillot(1673年-1722年)的画里,曾经描绘过两辆“香料盒”的相遇:在他的画中,一辆“香料盒”在街道的拐角,遇上迎面而来的另一辆,两个车夫面对面,拉着豪华车的做着手势,让另一辆车让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绘画的“丑角大王”萨尔瓦多·达利实际上不是一个丑角……也许是?他一年中有七个月不分昼夜地作画,其余的时间就参加巡回游艺团做各种惊人的演出。在罗马,他从一个巨大的鸡蛋里走了出来,喊道:“我又出生了!”在巴黎,一辆满载菜花的黑黄色罗尔斯·罗伊斯牌轿车把他送到巴黎大学文学院。他在演讲时对听众说:“一切艺术都从这种不起眼的蔬菜开始。”达利对一位向他采访的记者提议:“咱们爬到那棵树上去吧,那儿舒服些。”在树枝间吊着两把软椅。  相似文献   

8.
雨果创作的崇拜者都知道,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在巴黎孚日广场的雨果博物馆里展出了这位作家的许多画。有些是他在旅行期间所作的钢笔画和水彩画的草图,也有为自己的《吕伊·布拉斯》、《街头与林间之歌》等作品作的插图。但在1921年开放的雨果博物馆里保存的画远非这位作家的全部画作。目前在巴黎小皇宫博物馆里展出国立图书馆收藏的雨果的画作。展出的有这位作家的三百多幅画。这些画不仅是他的作品的插图,而且仿佛是他表现在绘画形式中的思想。展览会的组织者筹备、出版了雨果的画册,内有三百六十二幅插图和内容丰富的说明部分。  相似文献   

9.
夏尔潘蒂埃夫人是一位优秀而且迷人的女人,在文学,艺术及政治领域都很有影响。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她开始对印象主义尤其是雷诺阿产生了兴趣。雷诺阿有幸为巴黎最有名的一位女人画一幅她同孩子的家居图,他抓住这个机会于1879年在沙龙将这幅画展出,并获得成功,从而也使他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从某种意义上说,画面中的盘子起到一种中和的作用,也体现了一种少有的混合形式,即:画面既要符合肖像画的特点,还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作者要运用自己的创作理念将其所珍视的家庭生活完美地展现出来。当然,这幅画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沙龙也得到认可,因…  相似文献   

10.
《伞》     
有人说,雷诺阿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神话,他赋予人类一种幸福感。这幅画自然、欢快,雷诺阿温柔并充满爱意地将日常生活记录下来。这种繁忙的日常景象吸引着他,在他的笔下,城市的生活画面得到了美化。雷诺阿为那些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场景涂上了一层欢快的色彩。这是巴黎一个有雨  相似文献   

11.
大约在1845年,5岁的莫奈跟随家人离开巴黎,来到了勒阿弗尔。他的叔叔在这里经营船用杂货兼杂货批发。《海边露台》是莫奈对其家人的珍贵记录。莫奈的家人强烈反对他从事绘画职业,也不理解他的生活方式。1920年,收藏家勒内的日记使这幅名作含义更加明了,他说:“莫奈给我看一幅油画,画中,他的父亲注视着大海,场景应该是美国……他指出两边各有一根旗杆,并说这种构图在当时极为大胆。”  相似文献   

12.
两位画家     
两位画家2300年前,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画家,名叫宙克西斯。有一次,他画了一串葡萄,画得非常逼真,连小鸟都从四面八方飞来啄食他画的葡萄。另一位画家帕拉西说:“我要画一幅更好的画。”很快,他给宙克西斯拿来了一幅画。宙克西斯一看到帕拉西的画,就迫不及待地大...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年轻尚未成名的时候曾在巴黎住过。这期间,西班牙出生的画家胡安·米罗也在巴黎。他整天画着卖不出去的画,比海明威还要穷。美国著名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赞扬米罗的绘画艺技超群并将其推荐给海明威。海明威去米罗的画室拜访时,看中了挂在画室里的一幅题为《农园》的画,便决定买下,可是当时他没有钱。海明威先取走画,去体育馆充当拳击教练赚些钱才一点点付清了5万法郎的画款。据说米罗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笔钱才免于挨饿。从那以后,过了40年,今天那幅《农园》的画标价已高达1.5亿法郎。米罗的画同瑞士画家库勒  相似文献   

14.
毕加索创立立体派而拉塞尔使色彩鲜明如果摩根·拉塞尔不是从事现代绘画,而是以电影为业的话,那他就有可能取得一项特殊成就,从而获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奥斯卡奖。他毕竟是两个最早的美国抽象派画家之一,另一位是斯坦顿·麦克唐纳-赖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他们在先锋派的巴黎四处游荡。正当毕加索还在构思如何将一把提琴的正面和反面画在同一张画面上时,他们创造出全色谱色彩的调和。在芝加哥特拉博物馆举行的“摩根·拉塞尔作品回顾展”是对一个已被  相似文献   

15.
毕加索需要一件特别式样和尺寸的红木衣柜以装饰他在埃克斯昂普罗旺斯附近的别墅的大房间。他来到当地一家木器家具店,为了使设计表达得更准确,他顺手抓起一张纸,铺在干活的长凳上开始确切地画出他心里想要的衣柜草图。当他画完后,问这件家具要多少钱。“什么也不要,先生,”这位手艺人说, “只要请您在草图上签个名。”  相似文献   

16.
宁静的夜幕笼罩着萨里农舍的果园,威廉·霍尔曼。亨特正在这座果园里,坐在他的画架前在烛光下专心地画着。突然,他惊恐地停下了笔,在附近一条据说有鬼的路上响起了脚步声。脚步声越来越近,象是有人绕过农舍向他走来。亨特看到100码外有一个阴影。“告诉我,你是谁!”亨特喊道。一束:光线从果园的另一边射了过来,来人是尤  相似文献   

17.
“左岸”,在中国大陆,现在属一个特别“小资”的词。左岸,来自法国。法国人爱把河岸分左右称呼,就像中国人爱把山坡分阴阳一样。“巴黎的左岸”,这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觉得充满异国风情的地方,广义上是指流经巴黎、把“艺术之都”一分两半的塞纳河以南的部分;狭义上是指靠近河南岸、圣·米歇尔大街和圣·日耳曼大街交汇的方圆数公里处。 提起“左岸”,人们马上联想到这样的背景或气氛:诗、哲学、贵族化、咖啡馆、艺术……当然,还有文化。 不错,巴黎的左岸非常文化。几乎所有的大媒体、大多数研究机构和政府机关都在左岸。这里还有数不清的画…  相似文献   

18.
《温室》     
这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马奈作品之一。作品描绘了阿尔封斯·都德时期巴黎社会的场景。画家成功地表现了谈话的氛围。画面中的女子像一朵美丽的小花绽放着青春的风采,而她旁边的人物,年龄稍长几岁,显得成熟、世故。令人佩服的是,马奈以对比的方式表现了玫瑰色的肌肤与吉耶梅夫人象牙色的衣领和帽子。画面中的吉耶梅夫妇是马奈的挚友。吉耶梅夫人是个很有品位的美国人。这对夫妇在巴黎郊外经营一家时装店。这幅画是马奈在罗森的温室中创作的。从1878年9月至1879年2月中旬,他在温室中连续工作了5个月。在这漫长的创作过程中,他的妻子来到这里同…  相似文献   

19.
约翰·海因里希·威廉·蒂施拜因六岁就坐在奶奶的怀里画他喜爱的红丽春花。十二岁时,他在屋里的墙上画鹿和公猪。父母和他的四个兄弟姐妹都管他叫“画家”。一  相似文献   

20.
年过六旬的谢耀承一生与闽西的客家土楼结下不解之缘。他出生在“土楼之乡”永定县的下洋,在土楼里度过童年的时光,一生以土楼为题材创作了四百多幅各种风格的“土楼画”,他的独树一帜的“土楼画”享誉海内外。中国一位名导演给他取一个别号“谢土楼”,从此朋友们干脆叫他“谢土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