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生活》2008,(6):29-29
6月5日:世界环境日1972年6月5日至16日,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出席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共同讨论当代环境问题,探讨保护全球环境战略的第一次会议,是人类环境保护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和发扬会议精神,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同时,确定了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相似文献   

2.
环保宾馆     
我应邀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纪念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举办方在会议期间特意安排我们住进了当地的一家环保宾馆。  相似文献   

3.
<正>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1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规定了人类对全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原则,并提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本次会议之后的四十多年里,人类一直没有停止,总在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与行动,呼声越来越高,而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能源荒"等危机已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生态危机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有113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的开幕日6月5日  相似文献   

5.
冯云 《百科知识》2009,(10):4-6
2009年5月31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22个世界无烟日。本次无烟日的口号是“拒绝二手烟,让肺自由呼吸”。 在这个无烟日到来之际,本刊编发一组与烟草有关的文章,旨在让公众了解烟草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以及戒烟对人类和环境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2000年6月5日,朱总理为世界环境日发表电话讲话。他指出“回首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生存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点任务”。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04,(6):35-36
6月5日,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每年这一时候,政府、传媒还有民间环保团体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普及公民环保的意识。其实,环境日岂止一天,天天不都应该是环境日吗?如果有一天,环保不再是一句时髦应景的口号,一项布置下来的任务,而是像穿衣,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人们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那才真是人类值得庆祝的节日。  相似文献   

8.
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人类环境会议,通过《联合国环境会议宣言》,并向联大建议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第27届联大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世界环境日”确定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世界人民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自觉地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事实上,人类把保护环境上升到如此高的地位,正基于自身家园的深刻危机。地球,这个宇宙中充满诗意的淡蓝色天体早已烟雾缭绕,垃圾遍布。人口的过快增长和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给地球环境带来了诸多严重问题,并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  相似文献   

9.
前言环境的主体是人。人类对周围环境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甚至是矛盾的。在把人类的各种需求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正是人类固有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在与环境关系方面必须遵守的原则,本文旨在就此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1,(7):89-89
2011年6月5日是第40个世界环境日,龙南七村绿主妇环保志愿者在小区里开展了世界环境日环保宣传活动,回收软包装换鲜花和低碳知识宣传,吸引了小区众多居民的参加。  相似文献   

11.
陈虎 《华夏星火》2005,(6):51-51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环境问题是一个复合而复杂的问题。环境问题的可变性也就决定了“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安利 《百科知识》2014,(11):28-29
正6月5日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国际环境日,大气环境、水环境、海洋环境、土壤环境、沙漠环境、湿地环境等等都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中,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切身感受到的恐怕就是空气污染问题了,雾霾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之多。我国国际环境日的主题更是与此契合:2013年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2014年则是"向污染宣战"。人们想出了一些消除雾霾的科学点子,当然,它们还有待于科学的论证或实践的检验。无论如何,这毕竟迈出了向雾霾宣战的一步。  相似文献   

13.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绿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签署新的协议。气候变化作为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环境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议题。它不仅事关人类生存环境、经济发展,更是各国争夺未来发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生活的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她有蔚蓝色的天空、绿色的大地和厚层大气的地球。众所周知,目前为止,据科学家所知地球是太阳系唯一有生物的星体,她孕育了多种多样的的生命,也孕育了人类,是全人类乃至现有地球所有生命共有的家园。然而,我们人类正在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也正成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5.
6月26日,环保法修正案草案再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会场内外近乎咬文嚼字的辩论,折射出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持续焦虑。而两天后的6月28日,北京出现严重污染天气,则再次佐证了这种焦虑的必要性。在“水污染”“PM2.5”等成为焦点热词之时,人们很容易轻视一个“隐形”的威胁——臭氧。  相似文献   

16.
人类的地质作用与环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类的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自然环境遵循它固有的规律缓慢地变化着。相对于漫长的地球发展史,人类社会史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可是,近几千年的时间,由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已经发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193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会议最终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 2012年6月以”新环境、新方向、新举措”为主题的2012百城论坛在北京开幕探讨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05,(11):20-20
最近几年.全球环境变化(GEC)研究愈加关注人类活动的作用。人类社会如何应对GEC的挑战如何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环境变化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变化的环境.即人类如何合理地管理“地球生命支撑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是GEC研究必须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樊志伟  邓小昭  韩毅 《情报科学》2002,20(11):1137-1139
基于信息交流的普遍性原则,对人类所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的不平衡与信息的不对称所引起的。进而从信息化与信息交流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出发,认为信息化建设对人类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可持续发展与ISO14000系列标准 进入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进一步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人类开始能真正地把自己当做自然界的一部分,来思考与自然的关系问题。1992年的联合国环发大会,是人类关注环境的一次里程碑性会议,这次会议奠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