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征 《科学.经济.社会》2012,30(3):136-139,144
美国、印度电影产业发展经验表明,电影产业集群是一种有力促进电影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变革、加快电影产业集聚、提高电影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方式.两国政府在电影产业政策体系中,均有意识地构筑了有利于电影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制体系,表现为强化电影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并以此为电影产业集群规制的主要依据.美国、印度两国虽然在电影产业集群规制的具体举措上各有具本国特色,但两国规制实施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值得发展中的我国电影产业集群借鉴.  相似文献   

2.
廉锋 《世界发明》2011,(4):13-15
“中国电影产业在去年已经迈人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在电影迈入百亿元大关之后,中国电影产业将会呈现给大家一个什么样的发展规律,什么样的魅力?对于产业投资人而言,有什么发展空间?我们怎么才能快速挖掘产业投资中的价值?”在2011年3月10日,新元文化产业俱乐部联合北京汇信合智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影视投资基金与影视产业发展论坛”上,新元文化产业俱乐部的秘书长刘德良的开场发言抛出一连串的疑问,引起众多与会者的共鸣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电影产业对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带动效果,在近两年尤为显著。用“井喷式”增长来形容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毫不夸张。本刊就中国电影产业近期的一些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博士后刘藩。刘藩是国内少数比较了解产业实践的电影专家之一,参与撰写了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年度《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其专著《电影产业导论》即将付梓。  相似文献   

4.
周婉京 《科教文汇》2014,(8):141-142
南韩奉俊昊导演过的许多电影均在本土和国外取得了票房上的卓越成绩,《汉江怪物》一片更是位居韩国大片榜单榜首至今。本文致力于透过分析电影《汉江怪物》的商业成功,结合南韩电影产业发展中推行的多元连锁院线模式和电影配额制度,检视南韩电影在运营上的成就与其带给中国电影产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任高亮 《科教文汇》2008,(19):285-285
电影,作为传媒产业的一脉分支,具有传媒产业的基本共性,这是它的本质,在本文,笔者将就传媒产业产品的一些共性,来分析一下电影产品的的经济特性,继而结合电影市场中成功运作的具体事例,对电影产品市场运作中利用软广告回收投资的方式进行分析,对电影产品的盈利模式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廉锋 《世界发明》2010,(5):22-24
2010年的春天,对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显得格外生机蓬勃和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电影产业中日渐增多的跨国合作拍摄现象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金融创新与制度创新造就了电影工业中的产业组织,合拍的出现则是它的延展。本文将电影金融作为风险分配机制的中心,依次讨论了合拍过程中政策支持、税收竞争增强、筹资与资金大量涌入等变化,是如何逐渐地提升电影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风靡世界几十年的星球大战系列影片,到目前电影历史上票房最高的《阿凡达》,再到2000年席卷全球的《黑客帝国》,以及改编自美国漫画的各种“侠”,西方国家层出不穷的科幻大片无不是赚足了票房的同时更也在电影历史里树立起一座座里程碑.反观国内,科幻类型电影在我国的产量十分稀少,近年来电影产业高速增长,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趋势下,顶尖团队,一流导演,当红明星们耗资巨大拍摄出来的电影大片,基本上都是以历史事件,武侠江湖,古代战争做为故事背景,与国外层出不穷的科幻大片恰恰相反,即使回顾中国电影发展历史,科幻片也是凤毛麟角,中国电影人们好像对拍摄制作科幻片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是何原因导致中国科幻类型电影如此难产呢?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罗杰斯创新扩散理论,发现新电影的创新过程和营销扩散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与罗杰斯的新产品需具备的五大属性以及市场对新产品的采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五个阶段极为相似。通过对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营销策略分析,试图找出影响新电影成功创新扩散的要素,为中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潘成敏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103-103,1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业进入全球化的竞争时代,好莱坞凭借其雄厚的产业实力和一系列成熟的运营机制,全速占领世界电影市场,而中国的电影产业实际上刚刚处于产业化阶段,直到2003年初,中央正式提出把中国电影作为产业来发展,标志着电影正式以商业形态进行经营发展。本文旨在对好莱坞电影营销策略的分析,以推荐到中国电影的产业运营中,并针对中国电影具体国情提出相应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动画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博 《科教文汇》2009,(25):267-267,276
美国的电影教科书奉行电影制作就是工业的理论,认为观众只是消费者,而不是艺术品收藏家。因此,美国动画电影不断尝试技术革命,正发展为一个利润丰厚的全新产业。现在,美国动画片早已风靡全球,通过对这些动画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动画片未来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从瑞典FiV电影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入手,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FiV电影产业竞争优势的四大要素进行分析,并且进一步探讨了影响FiV电影产业集群成长的体制性因素,提出了我国发展创意产业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1905年到现在,中国电影已 经走过了整整100个年头,拍摄了近 7000部电影。一部部影片记录了中 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也深刻地影响 着中国人民的生活。在中国电影百 年华诞之际,让我们抚今追昔,回 顾中国电影活动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在一片红火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每一天票房都在刷新着记录,每一次观影都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可以说这些年的中国电影在题材和技术上有了更多的看点。尤其国产动画电影,在多年的挣扎和努力后,逐渐的在类型片里占有了一席之地。中国动画大电影正在经历着一个艺术创作与商业市场融合的新时期,这个时期让人兴奋却也充满着焦虑。不管那一种情绪,最终我们的目的就是能让动画电影不再受控于商业或艺术的范畴划分,能够让每一个动画工作者骄傲的说出“我就是艺术家!”那才是中国动画崛起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电影产业流程主要集中在摄制、发行、放映这三个环节当中。在这一产业格局中,制片人所处的位置十分重要。通过调整投资人、制片人、导演的关系,给电影产业链中的制片人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克服当前“导演中心制”带给影坛的弊病;通过各种途径,强化制片人的市场观念、电影知识、法律意识,从而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制片人,这既是中国电影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产业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悦读     
《世界发明》2010,(2):18-18
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 《创意产业中的知识产权》侧重于对数字时代美国版权法和商标法的解读,专业性强。为各界人士详细介绍了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为教师、学生以及电影制片人,小说家,摄影师,媒体记者和编辑等需要熟知和运用版权商标法规的人士而创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越来越快,越是技术和产业的后发国家,越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和电影强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8.
崔佳萌 《科教文汇》2010,(25):75-76
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阵营中采取了"一边倒"的政策,苏联对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中国电影亦是如此。"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电影无论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还是题材创作上都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着重讲述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苏联电影与中国电影经历了一段短暂的甜蜜"婚姻"。虽然苏联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并不曾因中苏关系的破裂而消失,但是中国电影逐渐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电影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01年底,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院线制为核心的电影发行放映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可以说,院线的发展对中国电影票房破百亿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对中国电影市场爆发型增长和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居风 《今日科苑》2007,(24):121-122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利润的刺激下,大批商人和艺术工作者投入到了电影这门新兴艺术的经营和探索中,中国电影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电影产业逐渐兴蛊起来。由于作为商品和艺术的两种属性,电影发展之初,经营与艺术创作两种理念之间不断摩擦、碰撞,使这一时期的电影艺术具有明显的探索意味和时代特点。与此同时,当时的国民政府也看到了电影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电影产业的管理。本文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影产业的发展史入手,探讨早期商业电影的特点和政府管理思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